• 会员
    《千金方》全称《备急千金要方》,也称《千金要方》,是“药王”孙思邈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孙思邈崇信“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人道主义精神,故将此书冠以“千金”二字。书中许多科学易行的养生方法,时至今日仍在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图解千金方》对原著《千金方》进行了一系列的编辑创新,删除原书中配药繁杂的方剂,只保留实用易行的3175方,其中特选防治现代人胃病的多种方剂,力图既保存《千金
    药学41.3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中药材概论》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包括中药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及植物、动物、矿物、其他中药材等共19章,载药约300种,附有中药材汉语拼音索引和中药功效分类索引两种索引方式,并配有中药材图片及相关介绍便于读者扫描二维码学习理解。本书注重代表性中药材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植物形态、性状、化学成分、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现代研究及用法用量等内容的相关性,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本书适用
    药学27.5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本草纲目》是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巨著,也是中华医库中一部食物养生学和药物学大典,影响后世的食物养疗学,饮食烹饪学、医药学、动物学、种植学,以及400年来人们对日常食物品味的选择。影响中国人400年日常生活,中国药物学的著作!白话文译本,900张全彩手绘插图,一物一图,700多页内文!内附7000多条生活附方,涵盖吃穿住行,适宜男女老少,是居家常用的生活用书。
    中医75.8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霍乱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为传染病法规定报告管理的甲类传染病。霍乱在我国持续出现暴发流行。为促进我国霍乱防控的技术能力,自1962年开始,卫生部组织编写了霍乱防治方面的技术指导手册,至今已制订了五版《霍乱防治手册》(不同版曾命名《副霍乱防治手册》和《副霍乱、霍乱防治手册》),用以指导霍乱的预防、控制、治疗,普及防控知识,规范防控技术,提升防控能力,在我国数十年的霍乱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
    预防医学10.7万字
    5.6万人气
  • 为适应病理学教学发展的需要,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编写要求,在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指导下,由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病理学专家共同编写了《病理学》第5版教材。本教材供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在编写过程中,遵循教材编写的“三基五性”原则,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药教材34.7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以中医理论、经络理论为基础,以临床实践为纲,结合作者50年来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出针灸治疗筋骨疼痛八大法则,即祛风法、温经法、清热法、祛湿法、调气法、活血法、益气养血法、宁心安神法,和十种针灸治疗的具体方法,即循经取穴法、五输穴法、交叉取穴法、同经相应取穴法、夹脊穴法、阿是穴法、阻力刺法、运动止痛法、浅刺法、龙虎交战法,并且在中医理论上作了深入的探讨。本书详细介绍了针灸临床常见77种病症的诊断、
    中医25.1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的传统中华医学著作,对于后世中医学影响深远,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部分重点讲述中医理论。本书是对《黄帝内经·素问》的全文翻译和解读。参考的底本准确,译文及讲解通顺流畅,详尽全面。作者出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世医家庭,先后师从文字训诂大家钱超尘、内经研究大家王洪图,是传统文化及国医养生专家。本书不仅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讲义精华,更囊括了医学世家
    中医28.2万字
    5.6万人气
  • 本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的编写适应培养应用型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全国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的特色,,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医学知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临床思维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相结合,知识覆盖与国家医师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相结合。本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医学心理学概况及发展、心理学基础、心理发展与健康、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患者心理、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临
    医药教材24.5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作者在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对疾病有新的认识,认为每一种疾病,从其表现来说,均有表证、上焦、中焦、下焦、血分症,治疗疾病以和解少阳为主轴,充分考虑到各部分症状的实质及用药,合小柴胡汤、桂枝汤、瓜蒌薤白汤、平胃散、五苓散等为一方,称为全息汤,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均以此方为基础加减变化,用这种方法治疗一些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明显提高了疗效。
    中医15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国医大师”是我国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名家。本书以国医大师的临床经验为着眼点,系统整理了“国医大师”的一些名方验方。以疾病为纲要,涵盖了呼吸科、心脑血管科、消化科、泌尿科、内分泌科、男科、妇科、肿瘤科、皮肤科等常见病。从药物组成、使用方法、功效主治、方剂分析、加减运用等多方面整理总结“国医大师”的部分名方验方,挖掘其辨证思路、用药特点。本书适合中医专业人士学习、研究和临床参考应用。
    药学21.6万字
    5.6万人气
  • 本书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其在汲取既往有关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急诊、重症医学教材和教学经验的基础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突出中西医结合急救优势和特色,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学等专业急诊、重症医学教学使用,同时也是医学研究生、西医院校教学的重要参考书。本书分为二十一章,包括绪论、院前急救、急诊常见症状的病情评估及分层救治、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急诊危重症监测及管理、急诊检查与治疗技术等章。
    医药教材51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医学专著中重要的著作,也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书目。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灸论”,列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中篇为“灸赋”,以韵文形式阐述针和灸的关系,以及临床治疗的各项要点;下篇为“灸例”,是作者临床案例的总结,翔实描述病人的症状、艾灸的穴位及其选择该穴位配方的理由以及成效。
    中医30.1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黄帝内针(简称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易用难忘,其效则每能如拨刺、如雪污、如决闭、如解结。时下,多以疗效评品医学,黄帝内针之问世,当能为中医展现其鲜活的生命。作者简介:刘力红,广西首位中医博士,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
    中医6.6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本次修订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教材13种。本套教材将采用涵盖纸质教材、数字资源、平台功能融为一体的“融合教材”编写模式,坚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同时注重内容安排合理,深浅适宜,适应成人学历教育教学的需求。注重遵循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的特点。在继承和发扬上一版教材基本精神的同时,旨在提高全国高
    医药教材34.7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为蓝本,采用七字歌诀形式编著。概括了中医诊断学所学之精要。诀后又有具体要求的内容,对歌诀所述进行充分地解释说明,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适用于中医院校学生及自学中医者阅读,对临床工作者亦颇具参考价值。
    中医10.1万字
    5.6万人气
  • 会员
    中医名著临证解读丛书系医学博士、慈方中医馆创始人贾海忠教授根据平时授课录音整理而成。丛书共5本,包括《脾胃论》临证解读、《医林改错》临证解读、《医贯》临证解读、《伤寒论》临证解读、《金匮要略》临证解读。本书为《脾胃论》临证解读分册。该书系统讲解了《脾胃论》原文、临床应用方药,以及作者自己对原著的理解和临证感悟。力求让中医古籍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医生,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17.4万字
    5.6万人气
  • 你是不是被过敏、糖尿病、偏头痛、脂肪肝等慢性疾病困扰,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儿童经常牙齿不齐、视力不好,肥胖、多动症和自闭症的患病率一路飙升?其实,这些问题都和饮食脱不了干系!近年来营养学前沿研究结果揭示,现代人疾病丛生的根源就是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对基因表达的危害。至于有效缓解症状、重塑我们及后代强健体质的秘诀,就藏在我们身边的传统饮食中。这是一本带你深入了解饮食、基因与健康之
    预防医学29.5万字
    5.5万人气
  • 本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物理学》配套用书,由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从事《物理学》课程教学、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物理学研究的教师联合编写而成。全书共十六章,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五种题型。每道题都有参考答案,有的还有详细的分析和解题过程,解答过程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理论的阐述,既考虑解答习题的需要,又注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该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本
    医药教材8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4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医5.9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各分册针对相关疾病在用药咨询工作中常遇到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用药疗程、合理用药、相互作用、不良反应、饮食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梳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通过文献查阅结合工作实际,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了标准化、规范性的回答。
    药学3.6万字
    5.5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