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到来  恰逢花开在线阅读
会员

谁的到来 恰逢花开

八月安妮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评论与鉴赏8.6万字

更新时间:2016-08-18 17:19:43 最新章节:第20章 一梦归(4)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的作者精心选取了宋词中的精品之作,并从词中的用字、用典细致讲起,旁征博引,更结合了词人的生平经历阐述词作意境,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或豪放、或清丽、或幽怨,选材广泛,豪情壮志,吟花咏月,社会风情,无奇不有。
上架时间:2013-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八月安妮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该书是著名评论家谢有顺的文学论文集。他精心遴选近些年发表的文学研究论文,集中展示个人科研成果和对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化的近距离观察和深度思考。其中既有宏观论述,主要体现对潮流和趋势的把握,也有个案分析,包括对重点作品的深度分析和作家论。谢有顺的文学评论明白晓畅,有个人感悟,也有理论支撑,同时,也总是有严密的论述逻辑。他从不掉书袋,也很少有理论缠绕。他总是能在文化的视野和社会发展的律动中找到文学
    谢有顺文学27.4万字
  • 会员
    本书共计21篇网络文学评论类作品,内容包括流行文艺的现实表达与理想关怀、网文题材之变中的历史意识与时代精神、网络文学要增强文化责任感、在时代叙事中彰显文化身份,在寓教于乐中传递人文价值、网络文学的底脉是中华文化传统等。
    桫椤文学6.1万字
  • 会员
    《驿路唐诗边域书写研究》是国家社科项目结项成果,该书在界定边域内涵及书写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驿路唐诗走向安西、安北、安东和安南的边域书写内容;考察了驿路唐诗边域书写中写实与想象同在、历史与现实交融、内地与边域对比、对风物风情的陌生化书写等书写方式;认为驿路唐诗边域书写拥有风物描写的磅礴雄浑之美、文人的书剑精神给诗歌带来了阳刚劲健之美;指出驿路唐诗的书写意义在于超越了前代的边域书写,助力了驿路诗歌题
    吴淑玲文学42.2万字
  • 会员
    《作为方法的网络文学》是作者天下尘埃的一部网络文学方面的评论集,内容共包含四章:第一章,小历史:在国家地方之间;第二章,新时代:正在发生的现场;第三章,主体性:我手写我心我口;第四章,网文风:网络场与文学化。
    天下尘埃文学16.3万字
  • 会员
    所谓“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中许多“味”都从小物中来。著名红学家邓云乡从书中的小物说起,以小识大,汇释难懂之物、费解之事,涵盖经济、交通、民俗、物产等各方面,构筑起一座别致的博物馆,将《红楼梦》的物质世界细展于我们面前。
    邓云乡文学8.6万字
  • 会员
    在晚清救亡图存以“变”来寻求民族、国家新生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伦理文化的等级差序格局已不能激发国人的救国强国热情,也有悖于现代文明的自由、平等观念和权利与义务的双向性。晚清新小说伦理叙事不仅提高了小说的地位,还以“新民”历史使命积极参与到同时代伦理变革的时代大潮中,共同推动了中国伦理变革的发展。但在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晚清新小说无论叙事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表现出亦新亦旧,新旧杂糅的特点。本书以伦
    赵华文学26.3万字
  • 《诗歌的秘密花园》是一本关于20世纪现代诗名作的鉴赏读本。编著者雷格以诗人、译者、评论家三合一的身份,精心甄选叶芝、里尔克、艾略特、博尔赫斯、希尼、辛波斯卡等15位20世纪世界级伟大诗人,以文本精读的方式,独家原创15首名篇详解和45首佳作点评。专业的评论视角与鲜活易读的赏鉴文字相得益彰,讲透现代诗的读法,为读者开启领略现代诗非凡魅力的独有路径,借此也得以窥见20世纪西方现代诗的概貌。
    雷格文学8.1万字
  • 人到中年的作家丹比,带着“解决危机”的隐秘期待,在毕业30年后选择回到了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之上,重读那些伟大的人文经典。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黑格尔、尼采、波伏瓦、伍尔夫……近30位西方人文传统中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在他的讲述中次第出现,勾勒出一幅概览西方文学与思想、通读西方文明史的清晰地图。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丹比逐渐体会到,“回到纯粹的阅读”这件事本身,正在帮助他冲破二手信息
    (美)大卫·丹比文学35.6万字
  • 会员
    本书共计11篇网络文学评论作品,内容包含新时代以来网络文学发展观察、2021年网络文学发展状况综述、在精品化和经典化过程中创造新的文化可能性、在无限世界里展现人的丰富性、类型多元化兼容题材多样化,现实题材崛起形成新动能等。
    桫椤文学6.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特辑共分五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贵照片。辑一收入了木心先生的遗稿两篇,辑二、辑三刊载了海内外读者、学者的多篇文章与座谈会的文字实录,辑四选录了台湾文化界十余位知名作家、学者、艺术家关于木心的谈话录,以及《文学回忆录》出版一年来大陆读者的阅读反馈,辑五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友、学生的纪念文章,还有从未发表的木心先生晚年与青年读者的谈话实录。
    刘瑞琳主编 木心作品编辑部文学评论20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追本溯源”,通过呈现首次编选时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及文学的面貌,力图勾勒面貌背后的发生动因;“宏大叙事”刻画了当时各个出版社所编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的多元丰富面貌,并讨论教育思潮、课程文件等外部因素与教科书选文的互动关系;“洞幽知微”,是从选文内部观察其如何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研究教学”阐释社会文化如何通过教科书选文及研究最终介入学生的个人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的持续
    管贤强文学评论13.7万字
  • 会员
    本书结合历史时代背景,立足当下社会现实,从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视角研究运河文化精神。主要从运河文学的历史书写切入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系统梳理当代通州作家作品概况、对运河文化的文学书写;通过文本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厚重的运河文化精神内涵及其特征;探讨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文化价值、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机制策略,以及当代通州作家作品的保护和利用、当代通州作家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宋秋云文学评论16.5万字
  • 会员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
    朱良志文学评论3万字
  • 会员
    本书对自严复起的20位中国近现代翻译名家的名译和名论进行了剖析梳理,每位名家均包括名家简介、名译欣赏、名论细读等内容,通过赏析经典译作、研读经典译论,使读者了解翻译名家、名译以及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体现了开放性、全面性、完整性、双语性等特色。本书分共二十章。第一章:严复;第二章:林纾;第三章:胡适;第四章:鲁迅;第五章:周作人;第六章:林语堂;第七章:赵元任;第八章:郭沫若;第九章:朱生豪;第十章:
    李平等主编文学评论21.5万字
  • 会员
    《木心逝世三周年纪念专号》共分四辑,每一辑篇首,我们再次披露木心遗稿中的若干短句和段落,与专号中的众声喧哗构成有趣而富深意的对照。本专号选用的图片也大致是此前从未发表的。辑一,收入木心先生讲述的遗稿一篇《我的〈九月初九〉》。辑二,谈木心的家世和早年生活,与夏承焘、茅盾的关系,与读者的故事,寻访杰克逊高地木心故居,以及《再见木心》纪录片试映会实录。辑三,集录童明、巫鸿、李劼、杨泽、曹立伟诸文,李劼说
    刘瑞琳主编 木心作品编辑部文学评论1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