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楼兰啊,楼兰
更新时间:2018-10-24 14:49:17 最新章节:第84章 注释
书籍简介
本书通过对《异域志》《吐火罗考》《流沙坠简》《斯文·赫定在楼兰所得的中国文物与其他发现》《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汉书·西域传》等一百余部中外古籍的研究、甄别与整理,还原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古国——楼兰(后名鄯善)兴起、发展、迁徙、衰亡、消失的过程,既阐明楼兰在丝路南道文明传承中的重大作用,又通过对楼兰消失、周边地区环境恶化,特别是罗布泊干涸的反思。是一部集文学、文化和环境、地理为一体的作品。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1-30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宁波首当其冲,特别是被指定为“外国人通商居留地”的“老外滩”,90年间发生了历史性的沧桑巨变。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两种文明的碰撞交融,无论主动抑或被迫,双方都在接受和发展。本书设立了政局态势、口岸经济、治安市政、教会活动、名人轶事等五个专题,从大量的史料中精选细编,相当真实地展现了宁波的转型过历史32.1万字
- 会员省会作为一个区域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它的迁移将对迁出与迁入城市以及该区域整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河南省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八个迁移省会的省份之一。本书运用了大量的地方档案文献,真实再现了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的历史背景、迁移过程;深入探讨了省会迁移的历史动因以及对郑州、开封乃至河南整体发展的影响。最后本书对区域政治中心变迁对该区域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历史27.7万字
- 会员本书在阐述古代城镇起源、结构、鉴定方法,以及扼要介绍白山黑水之间辽金古城的基础上,从辽金行政机构设置出发,按其古城建筑时间、行政机构治所地望、行政机构设置沿革、古城历史地位及遗址保护利用等,展开专题研究。希望能为辽金史地研究者或对辽金史地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研究方法和技巧,以及启发辽金史地研究问题的思考。历史28.2万字
- 会员本书在充分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以集聚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对清代山西的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口集聚,以及由以上集聚现象最终带来的城镇集聚等问题进行考察并加以理论分析,在丰富清代山西城镇的研究成果的同时,对当代山西城镇体系形成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性特征,并使读者对清代中国中部地区城镇发展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为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一历史27万字
- 会员“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本书从丝绸之路的兴起写起,以泉州为视角,介绍了唐五代时期的泉州港交通、造船技术、对外贸易等情况,重点介绍贸易中流通的各个时期的货币情况,并配以精美图片,让我们重识这些海上丝路货币以及相关文化遗存的历史,追忆当年沿线各国在海上丝路贸易中和平共荣的盛景。历史7.6万字
- 会员晚清湖北现代化历史内容丰赡、气势宏阔,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不拘泥于现代化的理论诠释,尽可能地搜集相关史料,着重陈述晚清湖北与现代化相关的历史变相,兼及探讨此种变相产生与运动的内在机制。就具体框架而言,本文分为两部分,纵深面与横切面兼顾,第一部分以时间为轴,着重论述晚清湖北现代化的历史动态进程;第二部分横向剖析,主要探讨晚清湖北现代化的内在机制。历史22.7万字
- 会员哈尔滨是一座文化多元、交互与共生的城市,华洋杂处与中西交融。作为铁路枢纽的哈尔滨是一个依水而定、因路而兴的城市。城史纪元是哈尔滨城市史研究的一个关键性和节点性问题。俄侨等侨民是这座城市变迁的见证者与“建设者”。哈尔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条路径(法国、日本与俄国)的结合点。哈尔滨作为一个多元化城市,其自然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国史、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等的学术价值更历史27.3万字
- 会员本书利用清代南部县、巴县档案,对长期以来处于“失声”状态的清代下层女性群体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包括其生存环境与生活状态、亲属关系与人际往来、家庭地位与社会处境,以及地方习俗观念和不同的基层社会势力给下层女性的人生带来的影响。同时,本书从女性的视角审视清代的两性关系、家庭矛盾、阶层对立和司法公平等问题,力图生动、客观地呈现清代下层女性群体的历史形象,探讨清代社会阶层、性别观念、官方意识形态、经济历史18.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