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应用技术(第二版)在线阅读
会员

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应用技术(第二版)

史培甫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37.9万字

更新时间:2019-03-20 14:35:36 最新章节:附录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工业锅炉节能减排为主线,从各个侧面论述了节能减排有关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并举以生动实例。全书共分十一章,涵盖了工业锅炉安全与经济运行,燃煤锅炉强化燃烧技术,燃气锅炉节能,循环流化床锅炉洁净燃烧及洁净煤技术,水处理新技术,环保治理,供热系统节能减排先进实用技术,锅炉检验与修理以及工业锅炉自动控制技术。本书可供能源管理人员、锅炉工程技术人员、环保科技人员、锅炉安全与检验专业人员、锅炉设计与修理维护人员、水处理工作者以及城镇供热系统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和节能减排、环保与检验人员的培训教材。
上架时间:2016-03-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史培甫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将能源要素和环境目标引入技术进步偏向与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探讨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的环境影响,并对其政策驱动效果进行评估。具体来说:一是构建一体化研究模型进行理论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窥探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环境政策和环境目标3者间的联动机制;二是将STIRPAT模型扩展到空间面板形式,探究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的环境影响;三是基于动态面板和广义矩估计(GMM)分析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对能源技术
    屈放工业11.8万字
  • 会员
    本书汇集了近几年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涉及煤层气产业发展战略、煤层气储层研究、选区评价、钻完井技术、增产改造技术和生产技术,同时还包括煤炭地下气化与页岩气资源评价。书稿作者团队都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对煤炭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研究。本书适合于广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参考借鉴。
    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编工业21.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海上风电场多指水深10米左右的近海风电。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的优点主要是不占用土地资源,基本不受地形地貌影响,风速更高,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3~5兆瓦),年利用小时数更高。但是,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技术难度也较大,建设成本一般是陆上风电场的2~3倍。
    (马)Chong Ng (英)Li Ran能源工程28.7万字
  • 会员
    节能既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在中国,自上而下的节能目标分解和考核,是推动地方政府落实中央节能政策的必要手段,节能指标的选择是影响地方政府节能行为的重要因素。本书以节能市场失灵为理论基础,引入新政治经济学关于地方政府(或其主要官员)经济增长的激励结构,以地方政府节能考核指标为核心,从节能内涵、节能统计、节能资源配置三个视角,较为客观、深入地评估了万元GDP能耗下降率指标存在的不
    马本能源工程15.5万字
  • 会员
    本教材主要介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新能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发展前景;理解并掌握主要新能源转换利用的技术途径;认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了解世界各国对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
    杨世关主编能源工程8万字
  • 会员
    燃气轮机进排气系统是影响燃气轮机的功率、寿命、经济性和舰船的声防护、隐身性以及舰船平台设计的重要因素。本书共10章,主要介绍了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发展、进气装置防冰、进气消声器、进气滤清装置与部件、进气装置试验、进气系统空气动力学设计、舰船用燃气轮机进气系统相关标准、进气过滤材料等内容。本书可供从事燃气轮机系统集成和辅机设计与制造的科研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王建华 潘涛 付宇能源工程9.3万字
  • 会员
    《传热技术、设备与工业应用》是“过程设备与工业应用丛书”的一个分册,本书在系统介绍传热设备和传热过程机理的基础上,分别详细介绍了热风炉、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蒸发器与余热锅炉的工作特性、设计原理、用途及评价。《传热技术、设备与工业应用》不仅适合石油、化工、生物、制药、食品、医药、环境、机械等专业的高等学校的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阅读,同时对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廖传华 李海霞 尤靖辉能源工程30.2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上下册,共四篇十九章,在内容上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下册为第三篇以及第四篇:第三篇全面介绍各种能源形式的特点、开发利用原理、发展现状与展望,全方位传播新能源、电力能源的基本知识,不啻是能源行业的一次盛大巡礼,更是能源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次探寻之旅;第四篇阐释了智能电网、微电网、能源互联网以及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简述了世界重要互联电网及中国电网互联发展历
    罗军川编著能源工程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