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用心得集:伤寒温病讲稿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学用心得集:伤寒温病讲稿

王道瑞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7.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6-24 16:29:02 最新章节:第五部分 《医易义》释译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金方书院举办的中医学习班之讲稿,经整理而成,有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伤寒论》讲座”,第二部分为“谈谈清代名医叶桂与吴瑭”,第三部分为“发热论治三十法”,第四部分为“中医古代文化与中医药学”,第五部分为“《医易义》释译”。本书涉及不少中医古医籍原著内容,故不少古文字与今天所用有异,如“脏腑”二字,古为“藏府”;“硬”,古为“鞭”等,往往引用时仍保留古字。
上架时间:2016-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丛书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全书3卷。卷上论述脾胃学说的主要观点。卷中阐述脾胃病的具体治疗。卷下论述脾胃与天地阴阳、升降浮沉的密切关系,并结合病症提出治疗方法。全书列方61首,其中补中益
    (金)李东垣撰 文魁 丁国华整理医学5.7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作者师从路老十数载,整理并选取代表性跟师医案所得。选取路老临证验案百则,囊括内、外、妇、儿各科,涵心、肝、脾、肺、肾、脑等系统,集中体现了路老“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对于传承国医大师的临证经验,启迪中医临床思维大有裨益。主要内容为跟随国医大师路志正侍诊期间,记录、整理的路老诊治患者的典型案例一百则,主要包括心系疾病、内科杂病、妇科疾病、皮肤疾病及儿科疾病
    冯玲编著医学20.1万字
  • 会员
    该书为明代龚居中约撰于明崇祯末年。龚居中为明末著名医家,著述甚多。所撰《太医院手授经验百效内科全书》简称《内科百效全书》,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内科”为名的临床综合性医书。该书卷一为脉、药总论,其中“持脉节要”多采元张道中《玄白子西原正派脉诀》之说。“药性纂要”则袭取明龚廷贤《万病回春·药性歌》。卷2至卷8为全书主体,以病为纲,列常见病证69篇。自外感、内伤而至身形各部之病,末附养老、求嗣诸论。其
    (明)龚居中编辑 张志斌校点医学16.3万字
  • 会员
    妇科肿瘤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法治疗后,会出现轻、重、缓、急的不同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预后,当视为肿瘤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跟进处理。本书主编带领团队,运用中医特色疗法防治妇科肿瘤常见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全书共分两章。第一章为妇科肿瘤常见并发症的临床验案,包括围手术期并发症治疗实录(15例)和围放化疗期并发症治疗实录(10例)两节,以既往真实的病案为基础,介绍应用中医特色
    肖静 贺海霞 胡向丹主编医学13.5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是据余时雨校本整理而成。全书共16卷,其中《要诀》12卷,分诸中门、诸伤门、诸气门、诸血门、诸痛门、诸嗽门、寒热门、大小腑门、虚损门、拾遗门、疮毒门、妇人门等12门,主要论述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类方》四卷,是根据《要诀》中的各门分类处方,按汤、饮、丸、散、膏、丹剂型排列,主要阐述了各科病证的方药。全书全面反映了戴原礼治疗杂病的丰富
    (明)戴原礼撰 王英 江凌圳 竹剑平整理医学9.4万字
  • 会员
    用耳朵学中医经典卷于2010年出版第一版,由著名的朗诵家白云出岫先生朗读全文,以小64开的袖珍版本,配以全文音频文件,让读者能边听边看,边听边读,边听边背。让磁性的声音、优美的文笔、深邃的经义结合在一起,从多个角度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原汁原味的中医经典。本套丛书最多的重印了12次,36000余册,最少的重印了4次,12000余册。本次再版将原来的光盘改成以二维码扫码收听音频的形式。灵兰中医署名
    灵兰书院组织整理医学3.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孙良佐教授多年学习和运用《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全书侧重于《伤寒论》的整体辨证方法,而不拘泥于对一方一证的简单玩味。书中先列出《伤寒论》原文,再通过“读书笔记”进行详细解释,并精选历代名家注释加以佐证。部分条文后还附有典型医案及心得体会,力求贴近仲景原意,帮助读者提高临床水平。
    孙良佐医学21.1万字
  • 会员
    天圣铜人的铸造者王惟一本名王惟德,是宋初外戚王继勋之孙,后家道中落,流落江湖,成长为针灸名家,“素校禁方,尤工厉石”,“创铸铜人为式”,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以王惟德创制天圣铜人的传奇经历,力争用更宏大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北宋前中期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历史。
    吴蔚医学27.4万字
  • 会员
    《儿科醒》系清代医家芝屿樵客所撰,其姓名不详,据书中内容线索,当为清代中期在江南扬州一带行医的医家,尤擅儿科。受业于华阳山人,承师意撰《儿科醒》十二卷,成书年代不详。华阳山人为之作序,赐福题金缕曲。书名之意在于告诫习幼医者应扼儿科之要领,常醒而不惑。本次整理,以清嘉庆18年(1813)刻本(卷一至卷九)和清嘉庆甘棠博爱堂刻本(序及卷十至卷十二)为底本,以上海千顷堂书局刻本和珍本医书集成本为参校本,
    (清)芝屿樵客撰 赵琼 和中浚 林英校注医学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