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疗法在线阅读
会员

刃针疗法

田纪钧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2.8万字

更新时间:2020-02-28 02:21:39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资料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对针刀医学的理解和诠释,有西医和中医两种取向。本书尝试用中医理论为基础,探寻中西医沟通的契合点;以"中医微创"理念为指导,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认知和深化鉴别病理改变为主线,实践"辨证论治"的原则;以主针副刀的刃针形式,丰富"凡刺之要,官针最妙"的择针原则;以有机组合的综合治疗,体现"调之、通之、行之"的原则。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6-09-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田纪钧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应验的特点,因此目前国家倡导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大力推广。本书将小儿推拿、穴位敷贴、香佩疗法、药浴疗法、耳穴压豆疗法等五个适合应用于小儿的外治法,从作用机理、常用部位、药物选择、操作要点及其在各疾病治疗和保健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用词科学严谨,内容简明扼要,技术易于掌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合在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机构推广。
    张世琨 李敏主编医学4.6万字
  • 会员
    《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该书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本书以明·赵开美刻本为底本,全书共十卷,卷一为平脉、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卷七至卷
    (汉)张仲景述 (晋)王叔和撰次 钱超尘 郝万山整理医学9.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医骨伤为特色,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总结许鸿照教授的丰富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全书分为学术思想、手法特色、方药特点、临床经验,以及骨伤科教学经验总结五个部分进行阐述。本书书为对许老60余年临证经验的系统整理和总结,对于提高年轻骨伤临床医生提高骨伤临床水平有重要意义。本书主要分三部分,即成才之路、手法与方药特色、临床经验。成才之路主要介绍许老求学从医经历、治学精神、学术理念的形成过程;手法与方
    许鸿照 姚浩群主编医学35.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道术结合’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的课题成果。全书围绕6位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从医家简介、学术思想、临床特色、病案精选四方面展开系统整理与分析。医家简介部分聚焦医家基本信息与主要成就,以客观、数据化的形式简要呈现其概况。学术思想部分全方位展现医家独特观点及其形成渊源,深入探讨学术创见对肺癌治疗的影响,或从中医理论延伸至肺癌诊疗视角。临床特色部
    丁霞主编医学12.1万字
  • 会员
    本书所收清代《药品辨义》《药义明辨》两书,为辨义本草代表作,目前尚无校注本。《药品辨义》记载225则药物条目,《药义明辨》收录药物300种。两书均以探讨药物生效之理、临床用药之理为主,收药精而少,论说简而明,属临床实用简要药书。郑金生先生拨冗作序,并给予学术指导。校注者将历史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本草文献研究,多有与中医文献学者不同的视野与见解,得到郑老的肯定和赞许。辨义本草兴起于清代前期,以辨析
    周云逸校注医学16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是据余时雨校本整理而成。全书共16卷,其中《要诀》12卷,分诸中门、诸伤门、诸气门、诸血门、诸痛门、诸嗽门、寒热门、大小腑门、虚损门、拾遗门、疮毒门、妇人门等12门,主要论述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类方》四卷,是根据《要诀》中的各门分类处方,按汤、饮、丸、散、膏、丹剂型排列,主要阐述了各科病证的方药。全书全面反映了戴原礼治疗杂病的丰富
    (明)戴原礼撰 王英 江凌圳 竹剑平整理医学9.4万字
  • 会员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四大经典(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和四小经典(包括《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及针灸歌赋、名家名言选编等内容。四大经典条文以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为准,四小经典条文邀请多位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根据临床应用价值等要素遴选确定,确保所选条文的经典性和实用性。本书编写对文中晦涩难懂之处进行注音,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
    刘毅主编医学13.5万字
  • 会员
    李敬林教授临床工作近五十余年,具有深厚的中医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合并症、老年性疾病、失眠、情志病、头痛、胸痹、胃脘痛等疑难性疾病。善于从中医治疗及预防,善调膏方的角度出发,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改善整体机能,治养结合的目的。该书基于名老中医工作室团队原汁原味保存的名老中医李敬林的临证经验、临证医案、学术思想,传承名老中医李敬林的学术经验,为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研究工作,中医药的传承工作
    王莉 郑曙琴主编医学6.1万字
  • 会员
    盆骶源性病症临床以产后女性多见,女性高发的原因与孕产有关,其病理与产后骶髂关节错缝、骶尾椎陈旧性损伤复发直接相关。临床表现为腰骶痛,月事异常,痛经,经色、经量改变,产后漏尿等。作者本着“有症必有因”的循证原则,遵循“症因要相关”的诊断原则,贯穿“治因宜为先”的治疗原则,创新蛙式四步扳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肛指六步法治疗骶尾椎陈旧性损伤(脱位)技术,收到稳、准、巧、快的治疗效果。
    范炳华医学1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