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和收支稳定效应研究
更新时间:2020-05-13 15:28:07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研究立足于中央与民族地区财政分权背景,以民族地区县级财力均等化和收支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转移支付的关键性因素和对财政分权的影响,以及不同的转移支付类型对于实现民族地区财力均等化和收支稳定性与全国情况比较,围绕聚焦探讨全国或民族地区县级基层政府对转移支付结构的均等化效应和财政收支稳定效应。突出省级政府财力下移导向,形成合理的财政分权,发挥省级政府在促进财力下移中的主导作用,为省内县际间财力差异以及转移支付的省内财力均等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实现民族地区与全国共享发展提供财政转移支付视角的微观基础。本研究突出分析民族地区上述研究议题特点,即如果将民族地区置身于全国范围而不再将民族地区单独作为研究对象,很可能掩盖民族地区接受转移支付以及财政管理体制在民族地区的特征,相应地对于实现民族地区财力均等和收支稳定,以此推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有区别于全国的更加针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措施。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12-27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华春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系统回顾1978年以来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探究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逻辑,展望中国财政体制的未来。财政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定位于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并形成相应的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从“分灶吃饭”开始,定位于分税制;预算改革从恢复国家预算制度开始,定位于现代预算制度;税制改革从极简税制开始,定位于建立现代税收制度,重点阐述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本书还分析了宏观财政管经济21.5万字
- 会员本书从我国地方债务演化过程出发,从三种不同口径对我国地方政府及全国各省市隐性债务进行测算,并使用AHP、KMV模型等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预警分析;其中,融资平台是隐性债务的主要载体。在当前的形势下,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需要妥善处理好融资平台债务与融资平台转型问题。在此基础上,本书针对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隐性债务主要举债主体给出了路径建议。经济24万字
- 会员本书从税收征管效率、产业五联、增值税会计模式、重构增值税抵扣链条等多个作用机制入手,结合地区层面宏观因素、行业层面中观因素、企业层面微观因素,展现了“营改增”的会计信息效应。经济9.3万字
- 会员本书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分权状况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保障财政责任及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状况,总结分析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分权特色,科学测量和评估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分权程度,并对当前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项目结构、支出公平及支出分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以期对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分权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经济12.6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我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2014—2017年的债务余额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政府性基金收支等数据等,利用多种度量债务风险的方法或模型,首次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式分析,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深入到市级和县级政府,并且系统地对一般债务风险和专项债务风险进行了细化研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变动趋势等问题。同时,基于相关数据构造指标体系,计算了我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将促进地经济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