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理论与创作在线阅读
会员

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理论与创作

曾思艺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研究46.5万字

更新时间:2020-09-25 15:51:45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俄国19世纪唯美主义文学包括文学理论与诗歌创作两个方面,在19世纪后期的俄国文坛曾占有令人瞩目的地位,也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文学成就在20世纪又对俄国诗歌尤其是现代派诗歌、“静派”诗歌和形式主义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论在我国、西方还是俄罗斯,这一课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书首次梳理了纯艺术理论,研究了整个纯艺术派诗歌,并把唯美主义理论和诗歌这相互关联的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既指出其渊源,又论述其特点,更清理其影响,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上此方面研究的一个空白。本书是国内乃至国际第一部颇为全面、系统、深入的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文学研究专著,填补了国内外此方面研究的一个空白,在某种程度上推进、完善了我国对俄国文学发展史和俄国文艺理论史、美学发展史的研究。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9世纪俄国唯美主义研究:理论与创作的》(项目批准号:06BWW013)终期成果的增补本,2003年结项后作者又花了两年时间对它进行了一定的增补。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0-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曾思艺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区域文学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积十年之功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全国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人共享之重要研究平台。第9辑收文21篇,洪子诚先生特稿之外,设栏目6个。“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区域文化与抗战文艺研究”“区域文化与外国文学研究”是常设栏目,呈现南北学者新收获。作家专题研究栏目,特推“巴蜀作家研究·巴金”,刊发中坚新秀新成
    周晓风 凌孟华 杨华丽主编文化23万字
  • 会员
    本论文集以间文化、泛文学、全媒介为关键词,探讨当前文学和文化理论中的重大问题。“间文化”既承认文学的民族性,也认为民族性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概念,而是一个自我呈现旦呈现于他人的交流和对话的概念。“泛文学”要求回到文学的原初状态,承认其社会性、人民性和能动性,因为文学原本就流淌在生活的血脉之中。“全媒介”是媒介发展的当代现实,媒介无处不在,媒介无所不(替)代(如人工智能),其中的理论意义虽有待更深入的
    金惠敏 王福民主编文化30.6万字
  • 会员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既立足于空间以探究其文学文化书写,也立足于文学文化以思考其空间表达,这是传统而又历久弥新的研究。《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国内学界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主要平台。本辑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为主体,兼及抗战大后方的艺术研究,主要设置“区域文化与国别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海外华人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中外文学的译介
    周晓风 熊飞宇 凌孟华主编文化20.5万字
  • 会员
    作者采用阐释学思维与方法,以产生于不同时期的有关鲁迅的传记、论著、影像等为文本,梳理、考察鲁迅形象的复杂演变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是如何随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历程而发生微妙变化的。通过鲁迅形象演变史,思考现代国家意志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构成和文化取舍所产生的影响,探寻鲁迅形象演变的内在精神依据。通过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初产生的各种鲁迅传记和其他关于鲁迅的言说,勾勒出这一文化图景中鲁迅形象的演变过
    魏韶华 范阳阳 赵晓妮 丛晓梅文化17.4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文献、纸草、铭文等多种史料,以犹太观念为切入点和载体,探究了犹太文明在希腊化罗马时期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犹太文明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以及罗马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博弈,立体地展示了相关时期地中海世界各主要文明的犹太观念在长时段上的变化以及文明间的相互影响而造成的犹太观念的叠加与变异情况。全书详细探究了文明中心主义在古代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深入理解相关时期的犹太文明与地中海世界
    郑阳文化19.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民族文献遗产中的隐性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隐性信息的表现特征,在对其保存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制约其保存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从隐性信息提取方式、语言文字传承人的培养、内容存储再现形式、活态原生性传承保护的社会环境保障、显性化传播途径的创新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面的综合探索。本书可供政府部门、文化遗产机构、民族古籍文献保护机构从事文化遗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文献遗产保护机构从事遗产保护、
    仝艳锋文化18.2万字
  • 会员
    本书按照“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的理念、原则,以韩国古典散文作为论述对象,分高丽朝、朝鲜朝初期、朝鲜朝中期、朝鲜朝后期等时段,选取若干代表性作家,借助新材料、采用新视角、提炼新问题,考察韩国古典散文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变异,探究韩国古代文人是如何内化、发挥与改造中国文化、文学经典。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广度、深度,拓展了汉文化圈的散文研究领域,还可以为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有意义
    王成文化20.9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探讨唐代朝野政治与文化发展。全书分上、下编。上编涉及初唐时代重要人物尉迟敬德、武则天与狄仁杰、姚崇事迹,以及唐朝与武周政权交替时期朝野政治演变,永泰公主与懿德太子关联问题,新出土的武氏家族后裔石刻墓志探讨等。下编首先考察唐代饮食与官场政治,涉及唐代仕宦的饮食观、唐代的献食、政事堂食、廊下食、公厨、道教徒的养生饮食,相信对当今社会会有所启示。其次论考唐代帝王巡幸文化、唐代都市佛教文化的交融与
    拜根兴文化27.1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常设栏目有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
    张伟主编文化22.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是以文化研究学者刘岩教授的全新论著,以小说、评书、二人转、影视剧、喊麦、春晚小品、先锋艺术、城市改建等当代文化生产为主要媒介,结合长时段视野,探究“北方”历史经验的同时代性。在这一探究中,东北既是区域辩证的对象,也是尝试以经验克服景观、由记忆解放想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反思近年流行的“东北文艺复兴”话语和被遮蔽的社群真实经验,力图面向未来发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