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德业归方寸:杨慈湖思想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圣贤德业归方寸:杨慈湖思想研究

李丕洋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中国哲学37万字

更新时间:2021-02-08 14:41:16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杨慈湖心学思想探赜》(项目号:18FZX045)的最终成果。杨简(1141一1226年),号慈湖,是南宋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弟子,被后人誉为“象山弟子之冠”。杨简通过自己的思想探索,发展了陆九渊的哲学思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慈湖心学。经过他锲而不舍的弘扬,心学思潮在南宋中后期终于蔚为大观,成为能与程朱理学相颉颃的重要学派。由于近年来研究杨简的某些著作和论文存在不少误读慈湖心学的问题,有鉴于此,作者通过数年的潜心研究,以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了慈湖心学的基本思想,旨在使人正确理解杨简心学思想的原本内涵,了解慈湖心学在宋明理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丕洋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研究中国哲学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客观的、历史的、文本的取向,一种是主观的、现代的、创造的取向。本书无疑属于前者。书中异于前人之解,乃为疏通文本的需要,而非借题发挥的产物。本书作者坚持以经释经、训诂与义理相结合的诠释原则,在广泛研读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前人的诠释分歧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认真辨析,于前人旧说去粗存精,于己立新说详明其故,自成一家之言。
    于述胜哲学22.8万字
  • 会员
    《王学研究》由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围绕阳明学研究,征集国内外学者的论文,汇集阳明学最新研究成果。本辑有五个栏目:王阳明思想研究、海外阳明学研究、阳明学比较研究、阳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宋明心学思想研究。《王学研究》具有独特、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是中国阳明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赵平略 陆永胜主编哲学19.9万字
  • 会员
    作者在尊重先贤时哲和原文含义的基础上,采取意译的方式,对一些语句重新断句,对一些标点符号进行新的标注;运用阐释学的原理和方法,把孟子放在中国文化史和孔孟思想史中进行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和美学等视域进行多维研究,多角度挖掘孟子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多维价值。通过由果溯因,沿波讨源,为中国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薛永武哲学23.7万字
  • 会员
    中国思想史是中国古老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思想创新的重要精神养料。本书收录了国内多所大学中多位著名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侯外庐思想研究、先秦思想研究、秦汉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宗教思想研究等问题。本书的出版以期为中国思想史学科发展提供窗口和基地,供专业研究者交流参考。
    谢阳举主编哲学25.4万字
  • 会员
    以“天道”、“人性”为民主与科学的“超越根源”,强调天道、人性与政治的良性互动。良性的政治哲学与公共治理之道,应从天道、人性中汲取资源以建构、丰富和发展自己,并由之培养健全完善的立体人格,使人因此过上幸福的、人性繁盛的生活,而此种生活又反过来促进政治的理性、清明。本书探讨了牟宗三的政治哲学及其后的超越根据和人性基础,及道德的形上学和立体的主体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牟宗三政治哲学思想在公共治理方
    周恩荣哲学24.9万字
  • 会员
    “中华经典百句”和“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当代各领域名家、大家讲读中华经典的“大家小书”。“中华经典百句”,选取国人必知的经典金句,纵横古今、贯通中西地进行讲解和阐发,导引读者轻松自由地汲取中华经典的文化菁华,建构立身处世的精神世界。《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华经典中的经典,集中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质,型塑了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复旦大学王振复教授从《周易》中甄选精华百句,剔掘
    王振复哲学7.6万字
  • 跨越千年时光,回归经典本源!本套装以马王堆帛书版《老子》为蓝本,三卷互补,层层递进!全本全译,逐字破解古文玄机;导读解析,梳理思想脉络与历史背景;深度注读,还原最贴近原意的哲学真义。从入门到精通,从阅读到研究,一套读懂中华文明最高智慧,探寻“道法自然”的终极答案!
    秦波哲学52.2万字
  • 会员
    《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是麦大维先生积25年之力撰成的唐代儒学研究的代表作,将唐代儒学的演变与学者群体及学术机构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对学校与祭孔、经学、国家礼制、史学、文章观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每一领域独立成章,按照高祖及太宗朝、650-755年、安史乱后三个时段,依序梳理学术环境、学术活动和学术观点发生的变化,总结各领域及其子领域的学术发展轨迹,分析中央政府学术主导地位的渐趋弱化,以及学术与文学
    (英)麦大维哲学42.7万字
  • 会员
    生活于战国晚期的荀子,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调,批判吸收其他诸子各派(道家、法家、墨家、名家等)的思想资源,创造性构筑了以礼为宗的儒学思想系统。该书立足于《荀子》原典,秉持“史思相养”的研究方法,沿循礼之缘起、礼之本质、礼之道德功用、礼之政治功用这一总体思路,系统深入描画了荀子礼思想的逻辑脉络。在荀子看来,礼是人文世界的至高原理,以层级化的名分秩序(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为其本质内涵,既能修一己之身
    曹兴江哲学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