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战争的战争(1618—1648):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
更新时间:2021-01-19 16:05:42 最新章节:插图来源
书籍简介
好望角系列,独特的和平视角,以“和平”为红线串起了这部战争史,一部对解决当今种种冲突有着重要意义的警世书。为什么拒绝大战但并无和平?到底是谁在利用不确定性,给欧洲带来了一系列密集到可怕的毁灭性灾难?三十年战争,欧洲是如何发生了永远而彻底的改变?文明又是如何渡尽劫波,在一片荒芜中幸存下来的?约翰内斯·布克哈特从全新的视角,聚焦三十年战争期间一次次的和平尝试和一次次无限接近和平的时刻,以“和平”为红线串起了这部战争史。作者深入而透彻地剖析了一场本可避免的冲突背后的种种博弈,直指政治活动家们真正的利益所在。此外,作者重申三十年战争并非宗教战争,而是一场“建构国家之战”。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战争经历,并且追问文明是如何渡尽劫波,在一片荒芜中幸存下来的。本书也高度赞扬了当时成功概率很高的和平倡议,它们对解决当今的种种冲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品牌:浙江人民
译者:马绎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约翰内斯·布克哈特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把中亚放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上,从理论、方法、具体问题上讨论了中亚史研究。第一篇为“‘一带一路’与区域研究”,在“一带一路”的视野下,从世界大历史的角度,审视古代史上中亚地区的历史地位,强调中亚地区是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中心;第二篇“重思‘中亚’”,主要论述前近代18—19世纪的中亚历史;第三编“转型中的‘中亚’”,以学术史为主,讨论我国中亚史研究1949年以来相关的学科建设、范式与话语的转换。历史31.1万字
- 会员记录英语民族历史的辉煌之作,历史爱好者人手一部的经典读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丘吉尔全景式的史学名著。《英语民族史》是一部以英国历史为中心,从英语民族的起源、发展一直记述到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为止,既概述了英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发展情况;也完整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纽西兰等英语国家的诞生过程以及与英国的关系的书籍。本书作者温斯顿历史86.1万字
- 会员本书系作者由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部落社会理论视野下的印度现代早期农业社会研究”成果文稿修订而成。该书在当代国际学界印度史学转向的学术语境下,全面细致地考察了正统印度史学和新印度史学对印度现代早期农业社会和莫卧儿帝国的不同诠释,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空间理论。此外,作者还进一步深入考察了正统印度史学和新印度史学的历史性问题,从智识史的角度解析了正统印度史学和新印度史学产生的具体历史脉络。本历史23.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描述的是1917年至1921年的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充满尖锐矛盾的特殊时代。一方面,一战的阴云扩散到美国,带来了大量战争用品订单,而同盟国与协约国双方的间谍和政府势力都试图把美国拖入自己的阵营。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带来了劳资矛盾,工人罢工,左翼力量与和平主义者反对参战。于是,一场国内“战争”首先打响,交战双方泾渭分明。一方是美国总统、邮政局长、议员、财阀、工厂卧底,以及受到极端民粹主义煽动的暴力世界史22.7万字
- 会员本书对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战争以及景观、人文描写详致,精彩纷呈。英国在斯图亚特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安妮女王的统治下不仅参与了长达10余年的欧洲大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且取得了重大胜利,正式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国。本书既揭示了英国取得这些胜利的原因,包括革命后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日益发展的商业社会、财政—军事国家体系的逐步成型、政党政治的兴起、蓝色海洋战略与欧洲大陆战世界史3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