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医灾害医学
更新时间:2021-06-03 15:21:19 最新章节:附录3 甘肃省中医院灾害常用应急物资清单
书籍简介
本书分12篇43章,详细论述了灾害的分类,灾害医学的形成与发展、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灾害医学医疗救援、灾害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灾害创伤的中医救治、灾害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灾害伤员的中医药护理与营养、灾害伤员的中医药康复、灾害心理障碍的中医药救援、甘肃省中医院灾害救援及演练案例。本书内容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灾害应急医疗救援的理念、技术和方法,突出了中医救治的优越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可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机构、医院、医疗救援人员及临床医护工作者参考。作者简介:赵继荣,男,47岁,甘肃通渭人。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甘肃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业务副院长。甘肃省“555”创新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甘肃省卫生厅系统优秀青年;甘肃省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第十二届兰州市政协委员;2011全国中医医院医疗业务管理优秀工作者;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骨伤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甘肃省患者权益维护协会第一届理事;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为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2010-2015);1989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研究生学历,从事临床工作至今。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参与完成国家中管局科研课题1项本人排名第5。在研省部级课题3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甘肃省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黄甫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甘肃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参与完成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应力滑移率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中的诊断价值”达国际领先水平,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架时间:2016-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赵继荣
最新上架
- 会员本讲稿从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取和细化重要知识点;对重要知识点深入阐述,力求讲明讲透。此外,对重要知识点的讲解注重其科学性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和提高理论运用能力为导向,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为了明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本讲稿主要是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气医学16.6万字
- 会员韦氏微创针法风湿病诊疗学阐述了中医学经筋理论的概念、分布规律、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及其在痹证(风湿病)中的应用等内容。针对常见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建立的现代经筋微创疗法及其诊疗体系框架下,重点介绍了韦氏微创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军事训练伤及常见运动系统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医学18.7万字
- 会员本书是以任之堂讲课提纲为写作蓝本,以中医学子在任之堂求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作为重点叙述,把“由脉把出病机,由病机写出治法,由治法处方选药”这一系列完整辨证过程奉献给读者。并在听课笔录手稿和录音整理的基础上予以编排润色,故写作风格是原汁原味的讲课形式。本书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语言白话,通俗易懂,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医学19.6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三阴三阳理论,对六经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用《内经》等经典理论考证了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和寒温纷争的历史,并分析了寒温之争的原因以及对外感热病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辨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各种辨证方法可统一于六经辨证;系统论述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外感热病的发病;提出了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理论:外邪入侵,首先侵犯六经所属脏腑之虚处,故脏腑在表之营卫必应之,天人合一则病有寒化热医学44.5万字
- 会员《内外伤辨惑论》为李杲代表作之一,也是唯一一部其自序并生前定稿的著作,充分体现了其顾护脾胃、重在温补脾胃阳气的学术思想。全书共3卷26论,包括了辨证、方论、治法等内容。在李氏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思想指导下,作者对《内外伤辨惑论》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列举医案。作者的临证经验以及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思想也陈述其间,是一部值得广大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的著作。医学9.3万字
- 会员本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肿瘤30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见解,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宏观角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的学术观点、脉络及领悟;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及传承,从预防、治疗、情志、人文等多个方面总结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及优势;第三部分,医案精选,收集整理了蒋益兰教授对各个癌种的观点概论、诊疗思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遣方用药,使读者循其思路,层层剖析,掌握精髓,从而化为己用。本医学25.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结合医疗机构药事工作实际,依据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等有关规定和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编写而成。内容包含医院药事管理文件、药学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及人员岗位职责等,主要按照医院药事管理、药学部及各部门管理三个层次进行编排。中医37.3万字
- 会员该书是《中西医结合临床新进展系列》的一个分册。该套丛书由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吴伟康教授担任总主编,组织国内临床一线经验丰富的中西医结合专家编写。本书重点介绍中西医结合影像学难点疑点、国际研究动态与国内研究方向。将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研究工作提供指导中医25.5万字
- 会员该书从开展课堂设计的背景依据开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学教育标准》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课堂正在发生的变化、存在的问题,课堂设计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方式、方法与要素;形成性评价与期末考试的设计;学生学习理念更新与主动投入学习的重要性;国外进展与趋势等,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全面涉及了课堂(包括第二课堂)教与学的主要环节,对于普及推广课堂设计工作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简介:周桂桐,男,教授,全中医32.6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医学专著。书中介绍了冠心病的中西医认识、诊断和治疗的知识,有作者独到的病机认识和辨证治疗的见解、思路、经验和心得。继承和发扬结合,中医与西医互补。书中力求既按传统中医的思路,突出中医的特点、特色,同时又能反映西医最新诊治进展,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内容简明扼要、易学易用。中医21.9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紧密围绕中医药临床研究与评价方法学,介绍不同方法的起源、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选择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以及有代表性的重大疾病、疑难疾病、中医证候为示范,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系统、科学地诠释方法学在中医临床研究与评价中的应用。本书是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863”高新技术与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课题研究成果中医4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