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与实践在线阅读
会员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与实践

夏辉 杨伟吉 张瑾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电子通信9.1万字

更新时间:2021-09-17 17:53:57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示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阐述了Android开发的基础知识,同时介绍如何使用Android来解决科学计算问题和进行移动应用开发,还介绍了很多利用Android的应用技术。本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Android应用开发概述,Android开发组件,Android开发的Java基础知识,Android布局管理器,Android基本控件,菜单和对话框,数据库与存储技术,Android线程,Android网络通信开发,综合应用与案例—社交系统开发。本书示例采用AndroidStudio3.5.2开发工具进行开发,所有示例和案例都有详细说明,并且每章都配有课后练习。本书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适合学习Android的初学者使用。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2-25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夏辉 杨伟吉 张瑾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AIoT作为5G重要应用场景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AIoT、5G与MEC的相关知识,包括它们的发展背景、概念、体系结构、工作原理与关键技术,并展示了AIoT、5G与ME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历程;然后分析了基于EdgeGallery平台开发5G边缘应用的流程;展望了AIoT、6G与边缘AI的未来发展。本书可作为希望了解AIoT、5G或MEC技术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物联网工程
    吴英编著工业10.2万字
  • 会员
    在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中,eMBB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和mMTC、URLLC等物联网应用场景成为主要驱动力,在设备连接数、频谱效率、时延和可靠性等方面对未来无线通信网络提出了巨大挑战。NOMA技术能够在相同的时频资源内为更多设备提供连接,提升系统频谱效率、降低传输时延,成为支撑无线通信系统未来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本书从低时延通信场景特性和NOMA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分类、发端图样以及先进接收机设计等
    曾捷 肖驰洋工业9.3万字
  • 会员
    随着移动网络发展进入5G阶段,电信运营商共建共享5G网络成为大势所趋。本书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5G网络共建共享为切入点,围绕产业政策、机制原理、建设实践和前景展望,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共建共享5G网络的概念及原理、频谱划分及应用、共建共享原则和应用场景,详细描述了频段资源共享、共建共享结算和科创成果,同时列举了大量行业运用中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使读者能够系统性地了解
    黄伟程 廖尚金 李虓江 王建斌 王贞凯 蒋勇编著工业19万字
  • 会员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服务于全球、带动全社会相关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而网络服务是基于网络基础设施为各种网络业务提供共性支撑的信息服务化平台。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网络服务平台,本书介绍了网络服务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然后对网络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基础设施管理,以及组网控制、接入控制、会话控制、网络管理、网络融合通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介绍。本
    吴巍 刘刚 赵宾华 郭建立编著工业14.7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分析各代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升级内在动力的基础之上,阐述“人—机—物—灵”融合的6G网络形态,进而从容量分析、系统演进、网络自治等方面探讨6G组网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并对6G网络多域资源协同及边缘智能技术进行系统介绍。本书适合希望了解6G需求及潜在技术的人士阅读,不仅可作为移动通信行业从业人员和垂直行业相关人员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专业课教材。
    田辉 张平 范绍帅 聂高峰 喻鹏 孙军帅工业20.3万字
  • 会员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将会改变未来空间技术应用模式并深刻影响人类未来的生活。其具有高动态、多层以及异构多节点特性,统一时间基准的建立以及节点间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是实现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高效互联和协同的重要技术基础。本书站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工程角度,重点从天地一体化时间统一的角度进行阐述,特别是从时间基准的建立、到时间基准的维持、再到时间的广域播发和监测评估,层层递进描述网络化的时间及
    蔚保国等编著工业14.8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统地介绍光网络传输技术原理及典型设备。全书分为9章,具体内容包括光纤通信基础、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SDH技术、MSTP技术及设备、WDM技术及设备、OTN技术及设备、PTN技术及设备、IPRAN技术及设备。全书以培养实践技能为核心,概念阐述简明扼要,内容涵盖当前通信网络中常用的传输技术与设备,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本书主要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与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以及通信运营商的技术人员、
    杨一荔编著工业12.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任务分配、现场勘察、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以及审核出版,系统地介绍了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全过程。本书不局限于理论介绍,更注重于实际操作,增加了施工要求与安全生产要求等内容。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能够加深对技术标准的理解,对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勘察设计有一个系统化的认知,特别是对新入职的从业人员帮助很大,能够快速地掌握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勘察设计的方法和要求。本书适合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勘察设计的从业人
    李保庭王县平王炳刚韩丙寅刘瑞红段永征编著工业13.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5G无线网络优化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侧重于介绍5G无线网络优化实施中遇到的常见知识点和无线网络问题优化方法,涵盖了基本理论基础、信令流程、专网规划、参数规划、性能分析等内容。本书首先回顾了5G网络结构、频谱划分、物理信道、帧结构、组网方式等内容,使读者对5G的基本原理有进一步了解。然后,本书通过对信令流程的介绍,使读者对移动台和网络的寻呼过程、业务建立过程、切换过程、VoNR等信令过程有一个
    张守国 葛海平 吴 松 陈 君 王建斌 李曙海 沈保华等编著工业13.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5G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主要介绍了5G无线增强技术及相应的国际标准化内容。其中,包括5G车联网技术、5G非授权接入技术、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终端节能技术、超高可靠低时延(URLLC)技术、接入增强技术(包括非正交多址标准化过程的介绍)、多连接及载波聚合增强技术等。本书不仅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还对这些技术的标准化过程及标准化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本书适合从事移动通信研究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从事移
    刘晓峰 沈祖康 王欣晖 魏贵明 高秋彬 徐晓东电子通信20.8万字
  • 会员
    本书按照交换技术的演进过程,分10章介绍各种交换技术。第1章为绪论,第2章结合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分别分析其中的电路交换技术;第3章以固定电话通信为主,介绍C&C08型交换机;第4章介绍分组交换技术;第5章介绍7号信号系统;第6章介绍异步传输模式;第7~10章分别介绍多层交换、IP和ATM的融合与MPLS交换、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以及光交换技术等内容。本书提供配套的电子课件,可自华信教
    谭明新编著电子通信23.4万字
  • 会员
    本书针对整个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所用条件及工艺流程进行介绍,包括:光电器件封装规范、扩晶工艺、装架工艺、引线焊接工艺、器件封装工艺、产品的检测与包装6个项目,对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都做了说明,内容浅显易懂,注重实际操作工艺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陈振源总主编电子通信5.5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介绍如何利用AndroidStudio、Eclipse等工具开发Android项目。全书共分5章,主要内容涉及Android项目开发环境介绍、常用布局及布局组件、活动等几大组件、数据存储、网络XML和JSON数据存取等内容。大部分章节都配备了案例,边讲理论边通过案例介绍如何应用。本书面向的是Android开发初学者,大部分章节都配备了案例,主要是针对该章节的知识应用,代码不过多冗余,易于
    宋三华电子通信6.3万字
  • 会员
    如今,中国已全面进入建设数字经济的新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加速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需要平衡效率与安全两个要素。数字身份认证与管理、用户隐私保护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之一,认证效率的提高和信任成本的降低也将成为加速社会进步的重大推动力。本书以数字身份和隐私保护的理论、实现、应用及展望为主要内容,全面介绍了新一代去中心数字身份认证和隐私保护系统的设计理念与具体实现。本书中介绍的去中心数字
    汪德嘉电子通信10.6万字
  • 会员
    卫星移动信道传播特性分析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研究与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技术。本书系统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信道传播特性分析与建模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卫星移动通信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卫星移动信道衰落特性建模理论、卫星移动信道特性测试、卫星移动信道模型、卫星移动信道特性模拟和卫星移动MIMO信道模型等。本书收集并整理了国内外大量关于卫星移动信道特性分析与建模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分析了大量国内外
    杨明川 丁睿 郭庆 孟维晓电子通信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