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在线阅读
会员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白逸仙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教育17.8万字

更新时间:2022-05-30 18:39:41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基于实践知识的视角,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立分析框架,坚持社会需求逻辑,参照国外先进经验,设计出一个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模式以E-CDIO模型为背景环境、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主体化的教学方式为策略、以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为保障,突出技术创业特色,强化基于项目学习的全面工程创业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上架时间:2015-09-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白逸仙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主办的集刊,立足于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教育发展与减贫的时代主题,研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与减贫的科学理论和有益经验,探讨和剖析我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力求为促进我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积极建言献策。
    李兴洲 白晓 张琦主编社科10.4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我国教师资格新政策的时代背景,结合我国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发展路径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我国高师院校组织结构与教师资格新政策要求的适应性,论证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高师院校组织变革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寻求制约高师院校组织变革的瓶颈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与破解途径,进而提出变革的具体行动策略,以推动高师院校发展。
    侯小兵社科22.7万字
  • 会员
    本书分析了语文教材国家形象表征现状。以语文教材国家形象表征的本质为研究起点,归纳了国内外教材中国家形象的基础性理论,呈现了语文教材国家形象表征的总体情况、学段差异情况、年级差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语文教材国家形象建构提出了建议。
    耿希社科18.9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从事一线教学、文化传播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从多个视角审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转型的重要突破路径,综合实践活动孕育和承载着新时代新教育的新梦想。作者通过实证研究,调查了各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状况,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设策略,以期为新时代教育新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闻默主编社科11.3万字
  • 会员
    本研究选择中国高等院校的多民族文学教育进行考察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文学教育在文学理念、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等方面的设计是否符合多民族中国的文学实情,以及这样的文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对受教育者的国情认知、身份认同与民族凝聚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付海鸿社科20.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社会学的想象力和理论视角,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本书以探讨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学科功能和范畴、学科意识和性质为逻辑起点,进而阐述教育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即教育功能论、教育冲突论、教育互动论;从社会学角度对班级组织、教师、学生以及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社会流动、社会变迁、社会互动、社会分层、民主、阶层等社会不同组成要素与教育
    王国勇编著社科22.3万字
  • 本书基于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研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关于教学与学习大量重要、基本的研究成果、理念、概念和应用,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教学与学习,更轻松地掌握关键原则,更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本书从这些重要研究中提炼出了许多基于实证研究的优秀教学方法和理念,其中包括:提取练习、间隔学习、交错学习、认知负荷理论、罗森夏因教学原则、反馈、心理弹性、元认知……
    (英)布拉德利·布什 (英)爱德华·沃森 (英)卢德米拉·博加特切克社科3.3万字
  • 会员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看就业、挑大学、选专业(2024年版)》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针对院校[本科院校、高职(本科、专科)院校、独立学院、军事院校、港澳台高校等]和专业进行了“三维立体”的剖析。答疑解惑:以提要和问答形式阐述了高考志愿的政策动向、填报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疑难问题。针对专业:详细介绍所有本科和专科专业的特点、选科要求、就业前景、考研方向、推荐学校等信息。针对学校:分省市绘制院校的地理
    吴梅俏 周密 陈红雨编著社科63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力争讲好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故事。本书从《大学与学科》杂志总第5-10期中精选了9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制度,包括对经济学、交叉学科、智能学科等学科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特色实践等内容。
    范海林 方方主编社科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