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在线阅读
会员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

(美)尤金·W.霍兰德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哲学理论与流派13.1万字

更新时间:2023-11-28 14:20:52 最新章节:文后辅文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千高原》是一部非凡之作。按德勒兹与加塔利的话说,它是如根茎般写就的。《千高原》中的十五座高原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分解成五类:1.认识论问题,思想该如何运作才能与宇宙共思,而不是去思考宇宙,因而就能加速我们栖居之所的相对解域,有时足够幸运的话,甚至达到最大解域的无限速率,或者“纯粹的内在性”?“根茎”高原、“平滑与纹理”高原最直接地处理这一“问题”,“游牧学”高原的一些部分处理皇家科学与游牧科学以及公理体系和问题体系之间的差异。其目的是要发展出一种通过生成来把握存在,通过潜在来把握现实的思想图像。2.本体论问题,宇宙以及其中的生命如何能够以这样一种方式存在:它们既是变化的结果,同时又总是对未来的变化敞开怀抱。我们怎样才能依据生成来理解存在,依据差异而不是同一,来将存在理解为开放系统的一个动态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如此这般地理解世界到底有什么好处?它怎样给我们的社会变化带来更好的前景?最直接而又全方位地处理这个“问题”的是“道德地质学”高原与“迭奏”高原——前者主要处理无机层的问题,而后者则主要处理异质成形层的问题。3.人类学问题,第三类问题可以被称作人类学问题,但仅仅在结构主义(反人文主义)的意义上关涉“象征秩序”:人类的生命形式是怎样以象征的方式占据异质成形层的;人类的社会自我组织是如何通过符号来实现并在符号中获得反映——怎样通过语言、货币与图像来实现的?在此,相关的高原是“语言学公设”、“符号的机制”、“颜貌”和“捕获装置”高原。4.伦理问题,人类个体要如何自我组织,才能与他人一道尽可能地实现既有成效又愉悦的去层化?这里最切题的显然是“怎样使自己成为无器官的身体?”高原;但“一匹狼还是一些狼”、“三则短篇小说”和“生成”高原也同样处理伦理“问题”。5.政治问题,我们要如何把人类生命形态理解为社会性的自我组织,才能使它既能解释畜群行为又能解释集群(猎群)行为,既能解释压抑的专制暴政又能解释外向扩张的经济帝国主义,既能解释严苛层化的约束又能解释去层化的逃逸?“游牧学”、“微观政治与节段性”高原最为直接地处理这个“问题”,当然其他许多高原也会处理这个“问题”,只是不那么显而易见罢了。
品牌:重庆大学
译者:周兮吟
上架时间:2016-11-01 00:00:00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重庆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尤金·W.霍兰德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痛苦被看作虚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盖或优化的东西,无法与功绩和谐共存。苦难的被动性在“能”所支配的主动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幸福绝不仅仅是众多能带来更高绩效的积极情感之总和,它对优化逻辑避之不及,不可用性是其特征。幸福中蕴含着否定性,真正的幸福绝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使幸福免于被物化的恰恰是痛苦。痛苦承载着幸福,使幸福长久。《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如今我们所说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种漫
    (德)韩炳哲哲学13.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的第36期。本辑的主题是“基尔克果的苏格拉底”。论题中的五篇文章,分别反思了基尔克果笔下的苏格拉底,探讨了《哲学片断》中的相关问题,分析了基尔克果《结论性的非科学附言》中的个体与城邦……通过对威廉法官的训诫的剖析使我们触及《或此或彼》一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也会促进我们对于基尔克果式的选择、接纳与自我责任等观念的理解,同时更深入地体察道德与宗教心理学的细部;通过对《或此或彼》
    娄林理论流派24.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分析哲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新探”(项目批准号12AZD072)的结项成果之一,本项目结项等级为“优秀”。上编为“批评性评论”,其中第一专题为“早中期分析哲学”,第二专题为“克里普克哲学”,第三专题为“新近分析哲学”本书下编为“理论性建构”,由9章组成,在批判性审视当代西方哲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阐发和论证了一些带有很大原创性的比较系统的哲学观点和学说。
    陈波等理论流派66.5万字
  • 会员
    主要内容共十章。(1)黄氏父子生平。(2)黄氏父子学术概述,经传子史兼通。(3)清代易学与《十翼后录》。(4)清代尚书学与《尚书启幪》。(5)清代春秋学与《春秋释》。(6)清代论语学与《论语后案》。(7)清代礼学与《礼书通故》。(8)清学传统与黄氏父子治经方法。(9)黄氏父子经学成就。
    余全介理论流派20.2万字
  • 会员
    从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背景出发,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思考大中小衔接的生命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策略。首先在建构生命教育课程纲要的基础上形成生命教育七大模块课程及教学建议。进而探索出生命教育大中小衔接的区域推进路径,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机制。最后对研究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效进行总结反思,并对生命教育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展望。
    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实践研究项目组理论流派1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