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数字经济: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
更新时间:2024-06-28 18:05:54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本书立足于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动向、新趋势,详细梳理了我国数字经济的演进脉络、体系架构与制度建设,分别从“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资产”五大维度,深度剖析5G、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阐述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实现路径,内容涵盖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政务等各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践,并前瞻性地从数字经济政策制度、治理体系与监管框架的角度,对我国数字经济“行稳致远”提出极具建设性的对策建议,试图为读者描绘一幅面向未来的“数字中国”新图景。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之文 周克足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聚焦新中产阶层,考察其阶层特征、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主要关注新兴的消费文化和消费形态,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消费”,旨在分析在社会转型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中产阶层和新中产阶层如何参与消费文化,以何种角色参与新兴消费,如何通过消费增强主客观福利、塑造文化品味、获得阶层认同以及实现阶层区隔和社会再生产。经济18.5万字
- 会员本书从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理论来源入手,分析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建立过程,论述社主义政治权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探讨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如何作为,才能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为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上,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建言献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添砖加瓦。经济15.6万字
- 会员本书构建了生态福祉绩效模型,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福祉效应和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中部地区生态福祉绩效演变的驱动力。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模糊物元法对中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做出了评价,测算了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指数,研究了科技对绿色发展的贡献力,构建了绿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模型,多维度实证分析了中部六省绿色竞争力基础、态势及潜力,提出了增强中部绿色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中部经济12.1万字
- 会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2018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设立“绿色转型与可持续社会治理”课题对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开展了前瞻性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发挥咨询参考作用。课题研究从2018年至2021年分三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聚焦绿色消费与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经济11.9万字
- 会员本书是基于云南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资企业和劳动力调查”项目的坦桑尼亚调研数据的研究报告。本书问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现有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成熟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变量之间的相互印证,以量化的方式客观呈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坦桑尼亚中资企业的现状、坦桑尼亚的营商环境及其影响因素。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宏观上分析当前坦桑尼亚的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坦桑尼亚东西方主要国家的关系。中篇利用经济12.2万字
- 会员本书从经济空间结构调整、科技的长远基础、高端制造、乡村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国生态足迹、废弃物收集处理数字化、“一带一路”的持续点、2035经济愿景、教育作为第一国策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理解当前的中国以及把握趋势、做好应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济22.6万字
- 会员本书提出,真正的“中国增长之谜”不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什么比发达快很多,而是为什么比其他发展中快很多。全书基于翔实的数据和比较分析,分析并反驳了几种流行的解释,提出中国的崛起是东亚经济增长奇迹的一部分,而造成中国与其他发展中之间差异化表现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因素,即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对储蓄和教育的重视,不仅有助于澄清公众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常见误解,帮助其理解中国经济过去增长的原因,也有利于预判中国经经济1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