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健康中国“我”行动 癌症防治科普丛书:胃癌
更新时间:2025-03-19 12:03:37 最新章节:重视治疗后的定期随访复查
书籍简介
本书是《健康中国“我”行动癌症防治科普丛书》的一部分,主要围绕胃癌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五个方面进行编撰。内容包括:预防篇:介绍癌症作为慢性病的可防性,强调运动、合理饮食、关注食品安全等预防措施。早筛篇:讲解肿瘤早期报警信号、防癌体检的重要性以及胃癌筛查手段。诊断篇:阐述病理检查、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方法。治疗篇:介绍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策略。康复篇:强调心理调养、合理饮食、定期随访等康复要点。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3-04-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田艳涛 徐惠绵主编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围绕“中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展开,详细介绍了治未病的概念、源流、内容及其在保持健康、阻击亚健康、促进康复和延年益寿中的重要作用。书中通过“一个核心(未雨绸缪,及早干预)、两个开始(从现在开始,从体质辨识开始)、三大法宝(中医养生、中医内调、中医外治)”的结构,系统地阐述了中医治未病的方法和理念。内容深入浅出,结合了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病案病历等,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养生24.7万字
- 会员本书是《肿瘤科普百科丛书》之一,侧重于介绍骨与软组织肿瘤,本书采用风格统一的漫画,提升趣味性、可读性,丰富书稿的内容。本书延续一问一答的形式,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在总论部分回答了肉瘤是什么、肉瘤是恶性的吗、肉瘤和癌有什么区别、什么人容易得肉瘤、身上长包都是肉瘤吗、发现身上长包了怎么办、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有哪些、怀疑肉瘤的患者需要做什么化验检查、肢体肉瘤患者都需要截肢吗、肉瘤会复发吗、肉瘤会遗传吗、养生8万字
- 会员本书是《肿瘤科普百科丛书》之一,侧重于介绍食管癌。食管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6位,世界上超过60%的食管癌新发病人在我国,病人群体巨大,长期以来该疾病治疗难度大,患病群体长期饮食习惯不好,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知识文化层次不高,对规范的诊治和预防等专业知识接受度偏低。所以亟需食管癌方面的专业科普知识传播。本书对什么是食管癌、为什么会得食管癌、得了食管癌要做哪些检查、食管癌的分期和全流程管理、早养生9.1万字
- 会员本书编写队伍强大,由江涛教授和毛颖教授作为顾问,汇聚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三大学会多学科专家的优势力量,编委均为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脑胶质瘤诊断、治疗专家。本书以脑胶质瘤患者诊断、治疗的路径作为章节划分依据,又以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治疗方法的特点、适用性、治疗时机、注意事项等为小节划分依据,对脑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阐明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提出治疗方法和策略。同时,本书对随养生3.3万字
- 会员本书配以原创漫画图片,是一本真正让老年人读得懂、学得会的口腔保健书。本书以老年患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简单的语言、有趣的漫画,让老年人能够快速了解口腔保健知识,在口腔的保健、治疗、康复中可以更高效地和医护人员沟通。本丛书可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一定的贡献。本书内容主要为:简单了解牙齿及口腔其他器官、老年人常见的牙齿问题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洗牙那些事儿、.种牙那些事儿、口腔觉得干燥怎么办、口腔养生4.3万字
- 会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不断提高,群众对医药科普的刚性需求出现了急速增长。本套丛书从老百姓需求出发,解决现在困扰百姓的合理用药问题。涵盖老少孕幼更年期各类人群,以及普通人群在各种情况下用药的困惑和误区,切实以老百姓用药需求为牵引,以期做最“懂你”的科普,希望以此套药学科普书铸造连接药师和患者的“桥梁”。本书为《一生健康的用药必知》科普丛书之一,内容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旨养生3.7万字
- 会员全书分为10章,从居家康养康复、饮食管理与健康、居家运动与日常生活、肢体运动障碍照护、吞咽障碍照护、呼吸困难照护、压力性损伤照护、疼痛照护、二便照护、烧烫伤照护等方面展开。主要内容包括:为什么无病≠健康?为什么大病初愈后很容易疲劳?进食时“呛咳”、被“噎住”怎么办?为什么生病常被告知“忌辛辣食物”?运动后肌肉酸痛该怎么办?服药时间有讲究,空腹、饭前、随餐、饭后怎么选?站不起来、坐不下去怎么办?缺氧养生11.9万字
- 会员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围绕肝病主题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肝病的种类、概念、检查与诊断、治疗,以及日常饮食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内容。以临床上患者咨询频率较高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深入浅出进行讲解,让读者了解肝病,以便更积极地与医生共同管理好疾病。本书适合罹患各类肝病的患者及家属、肝脏亚健康人群以及对肝病知识有浓厚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养生5.9万字
- 会员出现健康问题,怎么有效提问?排队就医的短短几分钟内,该怎么问出最关心的问题,又该怎么回答医生的提问?互联网问诊时,该怎么善用有限的提问次数,准确提问?这可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那么,如果你有一个学识渊博又风趣幽默的医生朋友,怎么向他有效提问?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陈罡医生与医疗媒体人子琳共同创作了这本书,在轻松愉快的情景对话中,为我们普通人和医生有效顺畅地沟通,提供了非常有帮助的参考。这本书围绕心脏养生10.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医学领域的先驱者曾提出“天然治愈力”这一概念。如我们所知,在长期的进程中,自动的生理反应通过多种方式,维护着机体的正常状态,或使被打乱的机体平衡得以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