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

张文雅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研究23.3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7 18:03:02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网络文化是文化的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以其主体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独特优势迅猛地传播和发展起来。因此网络的文化交往应得到大力关注和研究,这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本书结合学科特点从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视野出发,厘清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与结构、类型与功能、基本原则与价值等问题,考察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和困境,并找出困境产生的原因,探究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为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一份贡献。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文雅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新媒体时代日本动漫文化全球传播的现象出发,遵循文化何为、传播何在、产业何立的思路。内容生产是核心,动漫文化编从日本漫画缘起、动画溯源以及个案研究切人分析动漫“是什么”;平台搭建是关键,动漫传播编从传播话语系统、平台注入、受众解析与效果反馈阐释其“为什么”能够实现全球化传播与二次元用户聚集;产业启示是进路,动漫产业编建立在对日、美、韩三大动漫强国的解读之后,重点论证中国动漫产业该“怎么做”。
    方亭文化29.2万字
  • 会员
    宋代是行记创作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众多行记佳作,其中不少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与审美价值。作者从文献、文学、文化诸层面对宋代行记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梳理其源流演变,明辨其文体内涵,探讨其中折射的宋人行旅生活面貌。同时,以他者形象为切入点,分析宋人笔下的异域风物、异族形象以及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因子。并从旅行文化的视角研究行记中地—人—文三者之间的关系,借此剖析宋人的文化心态。
    阮怡文化31.4万字
  • 会员
    作者从阿摩司·奥兹女性想象的自觉入手,以犹太历史与文化、女性主义、阐释学、认同理论、创伤理论、主体间性理论与弗洛伊德、福柯、萨特、布迪厄、哈贝马斯等人的学说为支撑,剖析作家小说中女性群体的恋父、背叛传统、单恋欧洲倾向,揭示这些女性所在性别、宗教、文化、政治诸场域中的复杂权力运作,阐释作家的对话与主体间性立场。著者在对奥兹作品进行研究,从社会文化层面对犹太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行规范分析的同时,还对犹太传
    李沁叶文化12.7万字
  • 会员
    苗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而言,苗族先民曾给出过极具智慧的诠释,并将共生观念付诸实践行为,且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基于此,本书以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为主题,在“共生”主调下,从文化共生逻辑、共生实践和共生规范三个维度深入探讨隐藏在民族传统文化深层意义背后的生态消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路径。
    包龙源 梅军文化13.2万字
  • 会员
    本研究通过对莫言小说创作的整体把握,从形态学、哲学、艺术学、社会学等角度,对莫言小说中“动物性”的呈现姿态、理性思考、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在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及西方现代性文学的比较中阐释莫言小说的世界性意义。
    张雪飞文化21.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个案分析为主,在礼制时空背景下,分组还原十四首《诗经》祭祀礼乐的原始仪式功用。本书检讨传统“以礼解诗”法存在的随文求义、断章取义等弊端,提出并运用多重证据、立体、整体的“以礼解诗”法;意图在“礼”中完整地解读“诗”,而不是解剖式地“以诗证礼”。本书还尝试“以诗补礼”,由“诗”中呈现的仪式迹象,探索可能存在的祭祀礼制。如此,通过文、史、礼制结合的全方位阐释,不仅更新对《诗经》原意的认识,亦深化
    张硕文化19万字
  • 会员
    当前中国的崛起正处在关键时期,必须树立“文化立国”新理念,使文化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根据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和国家新近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求,结合当前各地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要全面增强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营造文化经济的发展优势,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方式,本书即以此为研究背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社会
    刘琼文化18.6万字
  • 会员
    现代新儒学的开创者之一熊十力是将中西文化之辨引向深微之处的重要思想家。本书依照熊十力自述,从“体用不二”的宇宙论,“天人不二”的人生率和“道器不二”的治化论三个方面辩析熊氏文变等问题做出别一种回答。熊氏思想的前后期有由“举体成用”到“摄体归用”的微妙变化,但作为“天人不二”、“道器不二”之依据的“体用不二”却是其贯穿始终的措思宗趣所在。
    牛军文化19.8万字
  • 会员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是美国知名学者弗兰克·哈里斯《1855—1931》于1912年在美国出版的一部研究莎士比亚作品人物与作者关系的一部学术著作。该书试图分析并描述(即便是形象模糊的)进入诗人莎士比亚生活中,或者是影响了其艺术创作的所有(共四位)女人:他的母亲、他的妻子、他的情人、他的女儿。弗兰克·哈里斯说:“的确,如果艺术家可以算是上帝派来的密探,那么,他则把自己所有的崇敬都奉献给被柯勒律治称作‘
    (美)弗兰克·哈里斯文化1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