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管制变革研究
- 吴晓隽
- 5404字
- 2025-02-23 00:30:01
2.6 分享经济平台的动态竞争
前文主要基于竞争性平台定价模型,从不同用户接入行为的角度,研究分析了分享经济双寡头市场中差异化平台的竞争问题。该竞争研究建立在市场处于理性均衡时,双边用户同时选择平台的假设之上。但很多情况下,双边市场的一边用户会比另一边用户更早地介入市场,从而影响另一边用户的选择和决定。国内文献对双边市场中平台竞争的动态性鲜有涉足。本节先后研究了两类平台,即排他性服务平台和非排他性服务平台的动态竞争,考虑外部效应和价格歧视,运用伯川德竞争模型和动态博弈的相关理论,对分享经济平台的动态竞争性问题进行研究。
2.6.1 参数设定
b:分享经济平台的消费者。
s:分享经济平台的供应商。
v0i:用户i在每次交易中获得的基础收益(i=b,s)。
vki:用户i在每次交易中获得的净收益(i=b,s)。
k:分享经济平台,k∈{1,2} ,1、2为市场中的两个提供同质服务的分享经济平台。
θ:搜索到交易对象并成功匹配的概率,θ∈[0,1]。
pki:平台的注册费(i=b,s)。
tk:当交易发生时,平台收取的交易费用tk∈[0, T], T为交易费用的最大值,T∈[0,1]。
f:平台提供服务的成本。
πk:每次交易中平台k获得的利润。
2.6.2 基本假设
(1)平台、消费者和供应商将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决策:第一阶段,两个非合作的分享经济平台同时对更早介入市场的一边用户进行定价(本书假设先对供应商s定价),定价结果可观察;第二阶段,用户同时选择平台,产生一个市场配置N。
(2)分享经济平台1和2提供同质服务。
(3)分享经济平台1为市场中的在位者,平台2为进入者。
2.6.3 一般模型构建
分享经济的双边市场中存在两类用户,消费者b和供应商s,每次交易中,对于每个消费者b,都有唯一的供应商s与之匹配,匹配成功的概率为θ。
市场中存在两个提供同质服务的分享经济的平台1和平台2(下面简称平台1、2)。平台采用两种收费方式:
(1)平台k向用户i预先收取注册费。当
为负时,是平台为了鼓励某些用户的加入,对用户进行的补贴。
(2)当交易发生时,平台k向用户收取交易费比例为tk。当tk< 0时,即针对每次交易都给予补贴,可能发生伪造交易以获取补贴的现象。当tk> 1时,用户无法从交易中获得收益,将停止交易。因此tk ∈[0,T] , T∈[0,1]。
消费者和供应商预期可以从交易中获得的基础收益(i=b, s),每次交易的总收益之和为1,即
。
用户每次交易的净收益为:
vki=(1 -tk)-
(i=b, s)
平台k的定价必须使用户能够获得非负的净收益,即

对于给定的平台k,假设先对供应商s进行定价:。
在Pk的定价下,令表示平台k从用户i的交易中获得的最大收益,也是用户i在每次交易中支付的成本(i=b, s)。
由计算可以推出:

2.6.4 排他性分享经济平台的动态竞争
在这一部分中假设分享经济平台是排他性的,即用户仅可在分享经济平台1或2上注册,但不可选择同时归属于两个平台。市场中存在一个在位者和一个进入者。本节首先对进入者如何获取市场份额进行研究,接着分析在位者为阻止进入者的成功进入而做出的反应。
1)进入者采用分离-占领策略获得市场份额
假设平台1为市场中的在位者,平台2为进入者,不存在进入成本。此时用户s在平台1上注册并交易,即。
在位者和进入者同时对消费者b定价,市场目前的定价系统P=(P1, P2)=()。只要用户在平台1上获得的收益大于平台2的注册费用,即

用户们会继续在平台1上进行交易,此时他们没有在平台2上注册的动机,平台2无法获得任何市场份额,。
为了获取市场份额,平台2必须采取分离-占领策略(Divide-and-Conquer Strategy),对一边用户进行补贴,让这些用户先在平台上进行注册,再利用分享经济平台双边用户之间的正交叉网络外部性,吸引另一边用户。
(1)平台2先对用户s进行补贴。
由公式(2-34)可知:
当时,用户会选择在平台2上注册,
将代入上式,求得:

由公式(2-33)知,因此:

注册费为负时,平台2对用户s进行补贴。为获取更多收益,用户们选择离开平台1,在平台2上注册,此时,平台2成功夺得正的市场份额。
(2)平台2对用户b收费。
平台2对一边用户s进行补贴时,支付了大量费用,为弥补这些开支,平台2可以向另一边用户b收费。
平台2对用户s定价后,用户b预期到用户s会选择平台2,此时用户b需要将在平台2上获得的收益与平台1收取的注册费和0中较大者进行比较,即比较的大小,当
时,用户b加入平台2。
根据上式推导可得:

是平台2在每次交易中从用户b处获得的利润,可见该利润存在上限,平台2仅能通过提高t2来增加利润,即当收取最大交易费用T∈[0,1]时,获得的利润最大。
2)在位者采用定价策略阻止进入者获取市场份额
为阻止平台2通过使用分离-占领策略获得全部的市场份额,平台1应该设计针对消费者s的定价策略使得:①平台2无法获得正的利润;②保证自己可以获得正的利润。
平台1为市场中的在位者,此时P=(P1, P2)对应一个均衡的市场配置N:。
接下来,平台2将采取分离-占领策略,为使获得的利益最大,平台2对用户s的补贴(略微低于),并且通过双边用户正的交叉外部性吸引b用户,获得
(略微低于),交易费用
。因此平台2从每次交易中获得的利润为:

令平台2的利润不为正,即

上式变形可得:

保证平台1能够获得正的利润
时,平台1获得的利润最大,即

在平台1采用满足公式(2-35)和(2-36)的定价策略后,平台2因无法获取正的利润而不会选择进入市场,同时平台1能够获得大于零的利润。具体定价策略如下:
(1)当,即平台1对用户b补贴时,由公式(2-35)推导可得:

因此,的最大值为
,平台1的利润:
由于T∈[0,1], π1≤0,平台1无法获得正的利润,因此不会采用该定价策略。
(2)当,即平台1对用户b收取注册费时,由公式(2-31)推导可得:

因此,的最大值为
。
由公式(2-32)知,,当
时,
,即对用户s收取注册费;当
时,
,对s用户进行补贴或免费提供服务。
平台1获得的利润为:

平台1获得的利润与双边用户在每次交易中获取的收益有关,当,且T∈[0,1)时,利润为正;当T=1时,即平台剥夺用户从交易中获得的所有收益时,平台利润为0。
3)结论
本节分析了分享经济平台仅提供排他性服务,即用户只能归属于单一平台时,市场中的一个在位者和一个进入者的定价行为和动态竞争。
首先分析了进入者使用分离-占领策略进入市场的行为,对市场一边用户进行补贴,吸引用户前来注册,对另一边用户收取费用,尽可能地弥补补贴带来的支出。接下来讨论在位者通过定价策略,使得进入者无法获得大于零的利润,从而阻止进入者进入,并保证自身获得正的利润。
【结论2-21】进入者平台2可以采用分离-占领策略获得全部的市场份额,对用户s进行补贴,并从每次交易中收取较高的交易费。平台2对用户s的定价,其中
。
【结论2-22】在位者平台1可以通过定价策略使得进入者无法获得正的利润,从而阻止进入者进入市场,即,同时保证自己能够获得正的利润,即
。满足上述条件的定价
。
(1),当
时,
>0,即对用户s收取注册费;当
时,
,对s用户进行补贴或免费提供服务。
(2)当t1=T时,平台利润最大。
(3),平台1应该向另一边用户收取注册费用,以保证平台利润大于零。
在定价为的情况下,平台1的利润π1=
,当
,平台利润为正。
2.6.5 非排他性分享经济平台的动态竞争
在现实生活中,排他性分享经济平台是很少见的。一个用户在互联网上搜寻交易对象时,通常会访问不同的平台,以增加匹配成功的概率,因此对非排他性分享经济平台动态竞争的研究更符合实际情况。
在非排他性分享经济平台的动态竞争中,用户有两种归属情况:①用户仅归属于一个平台k; ②用户选择同时归属两个平台K={1,2}。
假设市场中两个平台提供服务是独立的。当双边用户均选择多归属时:①一边平台匹配失败,另一边平台匹配成功的概率为θ(1-θ),用户的收益增加了; ②两边平台均匹配成功的概率为θ2,用户可以选择交易费低的平台进行交易,节省了
。因此,多归属时用户总共增加的收益为
。
接下来对非排他性分享经济平台的动态竞争进行详细的分析。
1)进入者采用分离-占领策略获得市场份额
平台1是市场中的在位者,所有用户都在平台1上进行注册和交易,平台2为市场的进入者。只要用户b单归属平台1的收益大于单归属平台2的收益,同时大于多归属时获得的收益,用户就会选择只在平台1上进行交易,即


由上式可以推出,当时,用户都会选择继续留在平台1上,此时,
。
因此,平台2需要采用分离-占领策略,对一边用户进行补贴以吸引用户加入。与排他性平台不同的是,非排他性平台允许用户多归属,用户可以在平台1上交易,以享受平台1上另一边用户带来的正交叉外部性,并在平台2上注册以获取补贴。
假设平台2对供应商s进行补贴,即时。用户s选择多归属,在平台2上注册,在平台1上交易,此时
。为促成平台2上有交易发生,平台2还应该设法吸引消费者b前来注册。
当用户b选择单归属于平台2时,在平台2上支付的费用应该小于在平台1上支付的费用,即。
当用户b选择多归属时,加入平台2后多支付的费用应该小于多归属时获得的收益,即。
综上可知,只要:
用户b就会选择加入平台2。

2)交易费用设置和进入者获得的利润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当时,供应商s和消费者b均会选择在平台2上注册。用户是否仍会在平台1上注册并交易,将决定平台2获得的利润大小。用户选择交易平台的决策取决于两个平台交易费的设置,因此平台2对交易费的不同定价,将导致三种不同的竞争结果。
(1)平台2作为“第二平台”。
当平台2的交易费大于平台1的交易费,即t2> t1,且用户多归属,<
。平台同时匹配成功后,用户b会优先选择在平台1上交易,当平台1上的匹配不成功时,才会在平台2上交易。此时,平台2为用户b交易的“第二平台”。
作为“第二平台”时,平台2在每次交易中获得的利润为:

当(略微低于),且
(略微低于),平台2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

(2)平台2作为“第一平台”。
定义为用户b使用平台1作为“第二平台”进行交易时获得的收益。
当平台2的交易费小于等于平台1的交易费,即t2≤t1,且用户b使用平台1作为“第二平台”进行交易时获得的收益Z1≥0。平台同时匹配成功后,用户b会优先选择在平台2上交易,当匹配失败后,再在平台1上尝试交易。此时,平台2为用户b交易的“第一平台”。
用户多归属,。
作为“第一平台”时,平台2在每次交易中获得的利润为:

当(尽可能接近),
(略微低于),
(略微低于),平台2获得的最大利润为:

(3)平台2作为“唯一平台”。
当用户b使用平台1作为“第二平台”进行交易时获得的收益Z1< 0时,用户b仅在平台2上交易,不会选择将平台1作为交易的“第二平台”,因此平台2成为用户b进行交易的“唯一平台”。此时,,
。
用户b不在平台1上注册,即

作为“唯一平台”时,平台2在每次交易中获得的利润为:

当(略微低于),
(略微低于)时,平台2获得的最大利润为:
3)结论

本节分析了非排他性分享经济平台的竞争过程,即用户可以选择单归属于一个平台,也可以选择多归属于两个平台。与排他性平台不同的是,非排他性平台允许用户在一个平台上交易,以享受平台上另一边用户带来的正交叉外部性,并在提供补贴的平台上注册以获取补贴收入。分析相对来说更为复杂,因此本节仅讨论了进入者如何使用分离-占领策略进入市场。并根据用户选择交易平台的优先顺序,讨论了交易费用的设置,以及进入者平台获得的利润大小。
【结论2-23】进入者平台2可以采用分离-占领策略获得正的市场份额,此时平台不光要对用户s补贴,还需要考虑针对用户b的定价策略,以保证用户s的注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补贴。综上考虑,当平台2的定价满足时,供应商s和消费者b均会选择在平台2上注册。
【结论2-24】用户b和s在平台2上注册后,会根据不同的交易费设置,优先选择不同的交易平台,因此平台2进入市场后将产生三种不同的竞争结果:
(1)平台2作为“第二平台”:平台2的交易费大于平台1的交易费,即t2>t1,且用户多归属时,用户会选择优先在平台1上交易,当交易失败后,才会尝试在平台2上进行交易。因此,平台2成为用户交易的“第二平台”。此时平台2获得的最大利润为
(2)平台2作为“第一平台”:平台2的交易费大于平台1的交易费,即t2<t1,且用户b使用平台1作为“第二平台”进行交易时获得的收益Z1≥0,用户会选择优先在平台2上交易,当交易失败时,再尝试在平台1上交易。因此平台2成为用户交易的“第一平台”。此时平台2获得的最大利润为。
(3)平台2作为“唯一平台”:当用户b使用平台1作为“第二平台”进行交易时获得的收益Z1< 0且t2≤t1-Z1时,用户b仅在平台2上交易,不会选择将平台1作为交易的“第二平台”,因此平台2成为用户交易的“唯一平台”。此时平台2获得的最大利润为
综上可知,平台2作为用户交易的“唯一平台”时获得的利润最多,其次是作为“第一平台”,作为“第二平台”时获得的利润最少。
2.6节的内容研究了当市场仅存在一个在位者和一个进入者时,分享经济平台的动态竞争问题。首先分析了当分享经济平台仅提供排他性服务时,用户只能选择单归属情况下,进入者如何采用分离-占领策略占领全部市场份额,在位者如何使用定价策略阻止进入者进入市场,并保证自身获得大于零的利润。接着,文章分析了当分享经济平台提供非排他性服务时,用户可以单归属也可以多归属的情况下,进入者如何通过分离-占领策略获得市场份额。并且讨论了在进入者获得市场份额后,当两个平台均匹配成功时,用户会根据交易费设置的大小选择优先交易的平台,进入者平台也将因此获得大小不同的利润。结果表明,当进入者成为用户交易的“唯一平台”时,获得的利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