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况
提起卡塔尔,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感到很陌生。但提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9·11”事件后声名鹊起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媲美奥运的多哈亚运会和将要举办的2022年多哈世界杯,大家一定不陌生。凭借石油和天然气的天然优势,这个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成为波斯湾一颗耀眼的明珠。世界经贸论坛公布的《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卡塔尔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十三位。2013年,卡塔尔实际GDP总量为2998亿美元,卡塔尔居民(含居住期1年以上的外国人)人均名义GDP近10万美元。2014年卡塔尔名义GDP(基于现行价格)为2118亿美元(7710亿里亚尔),较2013年同比增长4.2%。美国《全球金融杂志》(Global Finance Magazine)公布全球“最富有国家和地区”,阿拉伯国家卡塔尔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小国卢森堡和“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中国香港位列第6,美国第7,中国内地排第90位。
《全球金融》认为,有两种标准方法来定义一个国家的富有程度。一是国内生产总值;二是居民平均的财富水平,这也是最为普遍接受的衡量标准。因此,该杂志选择使用人均GDP,并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计算,从而考量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水准及通货膨胀率,比仅以汇率换算更能呈现出各国人民真实所得。这也是研究人均财富,比较各国经济实力、各国生活条件或使用的资源时,大多数经济学家倾向的方法。自2009年至2013年,卡塔尔一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2013年人均GDP达到105091美元。2016年,穆迪公司发布了卡塔尔2015年宏观经济数据。2015年,卡塔尔人均GDP 13.21万美元(按购买力计算),居世界第一。卡塔尔实际GDP增速3.7%,通胀率即CPI 3.7%,政府财政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为-2.1%,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为8.3%,外债占GDP的比重为90.7%。2015年底,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资产约占其GDP的180%。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公布的2016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卡塔尔综合排名全球第13位,超越阿联酋(第15位),成为中东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卡塔尔人均GDP的计算基础不仅只有卡塔尔本国的公民,还包括非卡籍的外籍常住人口。2016年卡塔尔人口为250万,其中卡塔尔公民约占15%,外籍人口占85%。卡塔尔人口的83%集中在首都多哈。在卡塔尔的华人约为8000名,绝大多数工作生活在多哈。
外籍人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
鸟瞰卡塔尔,她就像从阿拉伯半岛伸入海湾的一个小拇指。过去卡塔尔的经济支柱是采珠业,除了洁白的珍珠以外,没有其他资源。到了18世纪中期,卡塔尔已是全球珍珠生产量最大的产地之一。但是,现在这个只有1.15万平方公里的曾经的荒芜之地已探明石油(含凝析油)储量就达262亿桶,居世界第13位,天然气储量达910万亿立方英尺(约25.8万亿立方米),相当于1640亿桶石油当量,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5.3%,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居世界第三。有人曾形容卡塔尔是一个躺在石油上的聚宝盆。
1971年卡塔尔独立后,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年来,卡塔尔取得了快速发展和骄人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名气越来越响,越来越引人注目。在这里,你会感受到全球化的浪潮、多元化的色彩;在这里,既有沙漠、骆驼、帐篷,也有设备最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五星级宾馆、豪华别墅、世界最著名的银行、游艺场;在这里,既有传统的可以讨价还价颇似集市的阿拉伯市场,也有“家乐福”那样的大型自选商场,高速公路上跑着各种世界名牌高级轿车。卡塔尔像个小联合国,是各种文明和文化的汇集地。在卡塔尔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的宗教、信仰、国籍、民族、肤色、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却能和睦相处,为建设新卡塔尔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