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矛盾不断显现,使得我国扶贫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同时,缺乏科学的瞄准机制,导致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贫困情况不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扶贫资源的精准使用和减贫效果。鉴于此,我国通过不断完善扶贫战略和推行精准扶贫政策,开展建档立卡工作,力争实现对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又精准的扶持,以提高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新的贫困形势和精准扶贫背景下,如何适应现实状况并创新扶贫绩效评价的思路,如何通过建立有效评估体系实现精准绩效评估并挖掘阻碍绩效提升的深层原因,如何在扶贫项目绩效评估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扶贫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和相关配套措施,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书在精准扶贫的视角下,以扶贫开发项目绩效评估为研究对象,借助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明确扶贫开发项目绩效评估的关键所在,构建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系统研究框架,并进一步改进扶贫项目绩效评估体系,以适应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项目推进的新要求。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六点。

①基于经济学、管理学及管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构建了精准扶贫背景下的项目绩效评估的研究框架。将扶贫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看作包含了绩效和评估两个子系统的有机体,它们之间通过有效的数据传递、信息反馈以及人为管理活动被连接起来。明确了扶贫的瞄准与资源配置、扶贫实施者的主导、扶贫受益者的参与、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等关键因素互相关联、共同作用对扶贫项目的绩效产生的影响,在进行扶贫项目绩效评估时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关键因素。②通过对已有评估流程、评估思路研究的总结和借鉴,发现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扶贫项目绩效评估体系应能够反映和评估扶贫项目的精准性,并实现对建档立卡数据的有效利用。评估的流程需增加必要的数据应用和监测收集环节的设计,以便于绩效的评估反馈及扶贫信息体系的形成。③结合当前精准扶贫政策环境及项目特点,对现有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为适应当前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应当综合应用评估指标法、运筹学方法、计量分析方法等各种评估方法。④基于经验选取和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精准扶贫背景下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围绕扶贫精准绩效展开,包括扶贫瞄准、扶贫资金投入和使用、扶贫项目管理、扶贫成效等6类因子11个指标。⑤通过甘肃和四川扶贫项目绩效实证评估,分别验证了精准扶贫视角下逆向描述性基期绩效评估模式、分类评估模式、综合评估方法、加权赋权法的适用性,探索了建档立卡数据的应用性并归纳了项目绩效后续监测内容。⑥通过实践总结发现,扶贫绩效评估在实际操作和配套机制方面仍有不完善之处,应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从形成扶贫绩效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建立专业化的扶贫绩效评估机构、提高扶贫对象在绩效评估中的参与性、建立制度化的评估信息反馈沟通机制等几个方面予以改进,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