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发明(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 舒银霞
- 848字
- 2021-03-28 06:15:19
2 我国古代体积巨大的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呢?
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指从夏朝晚期到先秦两汉的青铜器物。青铜器,顾名思义,其材质为青铜,是铜与锡、铅的合金铸造出来的器物。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众多的青铜器物,其中不乏体积巨大的青铜器,如商朝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重达832.84公斤。如此巨大的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呢?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整体一次铸造成型,一种是分体多次铸造铸接成型。整体一次铸造成型的方法叫作“块范法”。所谓“块范法”,就是先通过铸造“外范”和“内范”来确定鼎的模型,然后在“范”中添加青铜溶液一次铸造成型的铸造方法。它一般用来制作体型巨大、结构简单的青铜器件。“外范”一般选用陶或木、竹、骨、石等各种质料作为底坯。形状细长扁平的器物,用竹、木削制底坯;小巧玲珑的器物,用骨、石雕刻为底坯;比较大的鼎、彝等器物,则选用陶土来塑成底坯。底坯表面的形状、花纹和即将铸造出来的青铜器物完全一致。底坯做好后,外层用特制的泥土敷上,等到半干,再用刀划成若干块范,然后揭下来一一做好标记。内范的制作方法和外范基本一致,它塑造的则是器物的内部,内范外壁要和器物内部的大小、尺寸完全吻合。块范做好后,工匠们根据铸造要求,对它们仔细打磨、加工。随后,工匠把内、外两个范合在一起,再把熔化的青铜液倒入范中。等到溶液冷却,除去内范和外范,青铜器就铸成了。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王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迄今为止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龙头提梁卣
如果青铜器结构复杂、造型奇特怎么办呢?工匠们会把它分成各个部分,分体多次铸接成型,这就是分铸法。比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卣(yǒu)(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样式非常奢华,它就采用了分铸法,分两次从五个部位铸接,才把七个部件和卣体联成一体。再如著名的四羊方尊体型较大,造型复杂,也是用分铸法铸造的。铸造一件体积巨大的青铜器,则往往需要块范法和分铸法的结合,这种铸成过程,实在是一种大规模的生产过程和复杂的工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