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批判中建构“新哲学”框架
- 聂锦芳
- 479字
- 2020-08-29 20:49:13
附录:《德意志意识形态》发表情况[1]一览表[2][3][4][5][6][7]




注释
[1]除中文版外,其他文种只选择有独特编排方式和研究价值的情况列入。
[2]现存《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只有第一、四、五章,缺第二、三章,据1976年英文版编者考证,恩格斯等人的《反克利盖的通告》可能是其中一章,这里从此说。
[3]《“格拉齐安诺博士”的著作》最初可能是为计划出版的季刊而写的一篇文章,后来才被确定收入《莱比锡宗教会议》。这样说的根据是,付印稿的结尾处原来有一段关于《莱比锡宗教会议》的文字,这段文字后来又被删去了。最晚到快要写完《圣麦克斯》前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不把《“格拉齐安诺博士”的著作》一文收进《莱比锡宗教会议》。但是鉴于赫斯参与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讨论和实际写作,所以这里还是把这篇文章看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4]1976年英文版编者经考证认为,恩格斯所著《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可能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所缺第二、三章中其中的一章,这里亦从此说。
[5]易名为《卡尔·马克思论作为“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家的卡尔·格律恩》。
[6]易名为《批判施蒂纳的学说》。
[7]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题目称呼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