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16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 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 4187字
- 2025-02-17 05:00:13
第一节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015年,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继续完善,“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形成,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运输网络建设速度加快。公路和航道等级水平不断提升,煤运铁路运输网络结构逐步完善。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物流通道的通达能力、运输效率和绿色化水平,而且也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01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比2014年年末增加11.34万公里,达到457.73万公里。公路网密度47.68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14年提高1.18公里/百平方公里。2006-2015年我国公路总里程和公路网密度情况如图2-1所示。在环境保护方面,2015年我国公路环境保护投入140.50亿元,其中生态保护设施占65.1%,污染防治设施占21.5%。[10]
2015年,我国等级公路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比重继续提高。全国等级公路里程404.63万公里,比2014年年末增加14.55万公里。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88.4%,比2014年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57.49万公里,增加2.92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2.6%,比2014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2.35万公里,比2014年年末增加1.16万公里[11],是近五年来里程增加最多的一年。

图2-1 2006-2015年中国公路总里程和公路网密度增长情况
2015年,在农村及贫困地区公路建设投资方面,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227.27亿元,增长6.5%;纳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2011-2020)》的505个贫困县完成公路建设投资3474.72亿元,增长0.9%,占全国公路建设投资的21.0%。从公路里程增加情况和公路等级提升情况看,2015年,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398.06万公里,比2014年年末增加9.90万公里,其中村道231.31万公里,增加8.85万公里;同时,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5.28万公里。在公路通达能力方面,到2015年年底,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99%,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8.62%,提高0.53个百分点;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87%,其中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4.45%,提高2.68个百分点。[12]
2015年,我国西部地区多条重要高速公路贯通,81%的建制村实现通畅。[13]2015年7月,荣乌高速公路晋冀交界段全线贯通,使荣乌高速公路真正起到连接山西、河北、内蒙古三地,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14]2015年10月,福州至银川国家高速公路横向联络线的重要组成路段——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肃段)和武威至金昌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金昌至阿拉善右旗(甘蒙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的通车,打通了成渝经济区又一重要西北出口,实现了兰州到成都、重庆、湖北的全程高速化,有利于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金昌至阿拉善右旗(甘蒙界)高速公路的通车,打通了甘肃金昌至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的快速能源运输通道,对完善我国西北交通运输格局具有重要意义。[15]2015年12月,贵瓮(瓮安)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该高速公路是贵州省两条主要国家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和杭瑞高速的优化联络线,同时也是黔中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的通车使贵州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16]另外,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79万公里[17],比2010年年末的6.08万公里[18]增长了28.1%。
二、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015年,中国铁路网规模继续扩大,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比2014年年末增长8.2%。路网密度126公里/万平方公里,比2014年增加9.5公里/万平方公里[19],是近五年来路网密度增加最多的一年。
铁路网结构继续优化。西部地区营业里程迅速增加,达到4.8万公里,比2014年增长10.1%。复线里程比2014年增长12.5%,达到6.4万公里;复线率52.9%,比2014年提高2.1个百分点。电气化里程比2014年增长12.9%,达到7.4万公里;电化率60.8%,比2014年提高2.5个百分点。[20]2006-2015年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及增长情况如图2-2所示。

图2-2 2006-2015年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及增长情况
2015年,我国煤运铁路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多条煤运铁路通道开工或通车,煤运铁路运输网络结构逐步完善。2015年7月,蒙西至华中铁路煤运通道全面开工建设,线路途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7省(区),是“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也是衔接多条煤炭集疏线路的大能力、高效煤炭运输系统和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1]2015年12月,黄(陵)韩(城)侯(马)铁路全线开通,该铁路是连接陕西省中部与山西省南部的重要能源运输通道。[22]另外,2015年12月,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开通运营。该铁路对推动内蒙古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保障国家能源运输需要,构建张家口与承德、唐山间的便捷铁路通道具有重要意义。[23]
2015年,我国高铁建设快速推进,新建高铁3306公里,营业里程超过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24]东北地区高铁建设进展明显,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高铁、沈阳至丹东高铁、吉林至图们至珲春高铁和丹东至大连快速铁路2015年先后正式开通运营,对完善东北地区交通运输结构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作用。另外,2015年6月,合肥至福州高铁开通运营,对促进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25];12月,成渝高铁开通运营,该铁路是迄今为止成都和重庆两地间最快的铁路交通走廊。[26]高铁路网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推动我国铁路物流的客货分流,间接提高了我国铁路物流的运力和效率。
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015年,我国水运基础设施规模继续扩大。内河航道建设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0万公里,比2014年年末增加721公里。其中,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和淮河水系航道通航里程分别增加478公里、6公里和169公里。[27]港口建设方面,沿海港口新建及改(扩)建码头泊位130个,新增吞吐能力42026万吨,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30381万吨;内河港口新建及改(扩)建码头泊位161个,新增吞吐能力5079万吨,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981万吨。2006-2015年我国港口新增吞吐能力情况如图2-3所示。在港口环保设施建设方面,2015年我国港口环境保护投入26.59亿元,其中,生态保护设施占22.0%,污染防治设施占64.7%。[28]

图2-3 2006-2015年中国港口新增吞吐能力情况
2015年,我国高等级航道比重进一步提高。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国内河等级航道里程达到6.63万公里,占总里程的52.2%,比2014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11545公里,五级及以上航道3.01万公里,分别占总里程的9.1%和23.7%,分别提高0.5个和1.2个百分点。[29]2006-2015年我国内河等级航道通航里程及占总里程比例情况如图2-4所示。
2015年,我国港口码头泊位继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共2221个,比2014年年末增加111个。其中,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807个,增加103个;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14个,增加8个。[30]2006-2015年我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情况如图2-5所示。

图2-4 2006-2015年中国内河等级航道通航里程及占总里程比例情况

图2-5 2006-2015年中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情况
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状况
2015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10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06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04个。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的城市有广东惠州、青海海西、新疆富蕴、云南宁蒗、山东日照、山西忻州,新疆石河子花园机场、辽宁营口兰旗机场颁证但年内没有定期航班。陕西安康机场、新疆且末机场停航。[31]2015年我国民用航空机场区域分布情况如图2-6所示。

图2-6 中国民用航空机场区域分布情况
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展状况
2015年,我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综合枢纽建设明显加快,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效率显著提升。
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方面,2015年12月,我国“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额(额济纳)哈(哈密)铁路建成通车,改变了新疆与内地之间只有一条铁路通道(兰新线)的格局,形成连接西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环渤海地区的铁路运输新通道。[32]青岛至拉萨运输大通道方面,京昆(北京—昆明)高速公路石太北线通车,提升了石家庄到太原的物流运输效率。[33]
长江经济带的主要运输大通道——沿江运输大通道方面,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加快推进;荆江航道整治工程正式投入试运行,荆江河段通航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可实现3000吨级货船以及万吨级船队双向通航的要求[34];成渝高铁于2015年12月开通运营。
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方面,广西玉铁铁路(玉林至铁山港)正式运营,北部湾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铁山港四大港口实现与广西铁路网全网互通,广西形成了“四港联网”“五龙出海”(南昆—沿海铁路、益湛铁路、湘桂—黎钦铁路、黔桂铁路、玉铁铁路)的水铁联合交通大格局,交通运输规模和质量快速提升,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发展、广西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保障。[35]
2015年,我国多个公铁一体化桥梁建成,提高了部分区域间的物流通达能力。2015年4月,京(北京)福(福州)高铁跨越长江的控制性工程——安徽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建成,保证了合福高铁的顺利通车,大大加强了皖江南北两岸的联系。[36]2015年12月,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简称“蒙华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和沙公高速公路过江通道——荆州长江公铁大桥主跨钢梁顺利合龙。该桥是我国首条跨越长江的重载铁路桥[37],建成后对开发蒙陕甘宁地区煤炭资源、保障鄂湘赣等华中地区能源供应、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