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什么是六常法管理

一、六常法≠五常+一常

1.六常法与其他管理方法有何不同

在展示六常法的全貌之前,有几个概念需要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概括而言,酒店六常管理的“六常”就是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常维护、常规范和常教育。

常分类,就是把酒店管理的所有物品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再用了的,另一类是还要用的。

常整理,就是把不用的物品清理掉;把还要用的物品数量降至最低安全用量,然后井然有序地摆放,并贴上让人一看就能明白的标签。

常清洁,就是整理完后就要给物品、设施做清洁工作。

常维护,就是对前面“三常”的成果经常进行维护。维护“三常”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不用分类的分类、不用整理的整理、不用清洁的清洁,以及定期维护设备设施。有的读者可能会问什么叫“不用清洁的清洁”?比如说我们指甲长了需要剪指甲,剪完了以后往往满地都是指甲屑,需要打扫,因为指甲刀的侧面是漏的。于是,有人发明了一种边上封口的指甲刀,人们剪指甲时,剪掉的指甲屑都掉在了指甲刀的封口里,剪完后只要把指甲刀打开,将指甲屑倒入垃圾桶,就不用再做任何清洁了。联系到酒店管理,有很多地方也需要减少这种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就是要做到不会弄脏的清洁,就叫“不用清洁的清洁”。还有就是对酒店设备经常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方便员工操作。

常规范,就是要把员工的一切行为用“傻瓜模式”规范起来。

常教育,就是通过批评教育,使全体员工养成自觉的“六常”习惯。

有读者朋友可能会认为,六常法就是五常法(5S法)再加“一常”。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

5S法是日本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管理方法。其目的是让工作场所的工具摆放有序,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及效率,降低产品的不良率,其更多被运用在生产制造型的企业中。近些年来,5S法因为简单有效、操作方便,所以也被广泛运用到了工厂、医院、酒店等组织中来。

对于六常法而言,5S、6T等方法只相当于“一代六常”,就是搞卫生、贴标签,以杜绝“垃圾”厨房。“二代六常”即“傻瓜模式”,就是把酒店每个岗位的所有行为规范通过“傻瓜模式”表现出来,打造标准化服务、标准化菜品和超国家标准的安全体系的放心餐饮店,最终让客人认准到六常法酒店用餐。“三代六常”是一套从战略到执行的酒店盈利模式,通过制定战略与执行体系铸造酒店行业领袖。“四代六常”则重点关注厨房空间利用和流线改造。

99%的六常法导入酒店总经理都会说,六常法让他们的酒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六常法是否有效,我说了不算

有人说图2-1所示的根本就是超市的货架嘛,其实不然,它是餐饮店的仓库。实施六常法之后,所有的物品摆放整齐、井然有序。而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管理者能够在15秒钟之内,准确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1

实施酒店六常管理的酒店厨房灶台,没有一点油烟,真正做到了一尘不染。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员工会觉得不舒心吗?

2-2

这台散热器干净整洁的冰柜比前面提到的那台使用寿命延长了四五年,所以花点小钱做保养就是投资,很合算!花这些钱总比新买一台冰柜要划算得多,现在冰柜虽然并不那么昂贵,但省下来的每一分都是纯利呀!

2-3

实施酒店六常管理之后,看到这样的工具摆放,厨师们还会因找不到要用的工具去骂小工吗?小工们还需要浪费时间去寻找吗?整体效率上来了,酒店又岂会不挣钱呢?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