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往事.回忆篇(1)

“燕去时红豆满枝

远游人莫问归期

谁独守潇湘水碧

不知今夕何夕

燕回时良人无迹

应有意此去别离

不愿长情无所寄

远行寻寻觅觅千里

他挥毫泼墨落笔

她舞袖梦里佳期

戏中情戏中意

陌路人相逢

在花天锦地

她唱着他乡遇故知

一步一句是相思

台下人金榜正题名

不曾认台上旧相识

他说着洞房花烛时

众人贺佳人配才子

未听一句一叹戏里有情痴。”————根据《探窗》改编

以前,长安城

古风萧瑟,此时正是秋冬之时,落子里点起了烛光,映透过纸窗,照的人们人脸通红。

“哈哈,你输了,喝喝喝,快喝!”

院落里坐着三个人,桌子上,摆着黑白两子分明的棋子。

花粥也不多说,拿起酒樽来,一口干了。

李白在一旁附和:“好!好!是个汉子。”

明世隐在一旁也是应声附和。

门外有仕女来报:“李师傅,有一女子求见。”

哦?

明世隐和花粥都起哄起来,李白的脸上也有了酒意,脸红扑扑的。

李白把酒放下,整理了一下衣裳,踏着轻风,几乎是跑了出去。

后面留着花粥和明世隐起哄,在那里笑话李白。

“唐唐!唐唐!”

公孙唐在门外还穿着戏服,秋冬时节,公孙唐不禁冻的有些发抖,有点儿咳嗽。

“在……咳,在这。”公孙唐依旧是笑着跟李白打招呼的。

“哈,唐唐,我就知道你今天会来找我。”

“嗯。”

“哎呀,天气变冷了,在城北应该很辛苦吧。”

说着,李白把自己身上披着的绵袄(唐朝时的写法)脱了下来,披在公孙唐身上。

虽然公孙唐对着李白笑,但是依旧掩盖不住她的脆弱与不禁寒。

“进来取取暖吧。”李白的眼神有点儿期待的意思。

“不了,城北今晚还有演出,我得快些走了。”公孙唐虽是这么说,但是眼神中还是流露着不舍之情。

两个人含情脉脉,不知说什么好。

长安的冬天是热闹的,皇宫里,仕女们都点亮了烛灯,大臣们都在彼此喝酒,互相讨句喜庆话。

不管在哪个街道上,都是如此,虽是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人们还是张灯结彩,等待着立冬的到来。

人们作诗,也下棋,演剧,互相敬酒。

不过李白不是很高兴,看着载着公孙唐的马车踏雪而去,又看着公孙唐依依不舍的背影,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一时间,没了兴致。

“哟,怎么啦?我们可都准备给你留着空间了,怎么样?小妮子呢?”

“走了,去城北了。”

明世隐和花粥相视一笑,安慰起李白来。

说到痛快处,三人又举起酒杯,喝起酒来。

城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也不知道出自谁手,公孙唐有一日在李白的房间里看到了这首诗,当即问李白这是谁送给他的诗。

李白想要挑逗挑逗公孙唐,便让她猜。

公孙唐没猜,不过她倒是觉得这首诗写的惟妙惟肖,真是才子所作,便把它带回戏班了。

戏子们也都夸这首诗写得好,不过众人都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谁。

自此,这首诗就成了城北戏班经常唱到一首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