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幸福课堂概念解读

幸福课堂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其二,不仅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还要拥有一个幸福人生。所谓幸福童年,指快乐的校园生活;所谓幸福人生,是为孩子今后人生走向构成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

幸福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以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群体发展、长远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前提,以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动力,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在能力为基础。其最核心、最具时代的特征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幸福课堂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具有更大的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要达到幸福课堂的目的,就要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拥有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靠教师去实现、去完成,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素质教育的目的才能够真正达到。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关键是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这种体验过程与追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需要他们具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