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算搬家

“那是什么鸟?怎么还会吃鱼?”石头睁大眼睛看着不远处从水里钻出来的黑鸟飞上船,长长的鸟嘴里咬着乱崩的活鱼有小手臂大。

“那是鱼鹰子,专门被有船人家的渔夫训练出来抓鱼的。”

“不是鸟吗?”

“是水鸟里的一个种类,一般人家训练不出来,都是家传的鱼鹰子很金贵的,”水清坐在船里迎着霞光笑道。

“李家湖好多这些鱼鹰子呀!怎么我们那边没有呀?”石头看了羡慕不已。

“人跟人不一样,不一定别人有什么你就得有什么,会打鱼怎么都能打到鱼。”

“看来我们就是搬这里了,也得回那边住着打鱼,”水清指指湖面不少的船在撒网忙碌。

周兴平看了也没说话,一直把船摇到一个荒坡上,带着孩子和水清上岸拴好朝着村里走去。

李家湖的地势高的不是一点两点,整个高出了一大截,真要是发大水了淹哪都淹不到这里来,这个村里人口很多,还有光溜溜的孩子在湖边玩耍游窜,水性看着不是一般的好。

“这村人口看着真旺!”水清到处看了半天哪哪都是人家,还能听到女人们说话喧哗的声音。

“这一带就李家湖是最大的村子,一个村有五百多户人家,其次便是向家湖村,翻过芙蓉镇那边还有一个浪庄湖也是大村,那个村有四百多户人家,不过跟李家湖一样一个大村分成了两半,”周兴平低声为她解释了村子的情况。

“你对这村这么熟悉,你觉得我们买在什么位置最好?”

“就买在刚刚上岸的位置吧!你看见这几间房子了吗?”周兴平停下脚步指着更高处的六七间房子。

“这里?”水清手搭在额头朝上看,“这里好是好可是我们没法停船呀?这算村头还是算村尾?”

“算村西郊湖也算村尾了,这个村一直走到头,能看见一个修过的大码头,这是附近村子都没有的东西,但是村头的房子不便宜,其实选在这里比村头好,我带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周兴平对水清招招手,两人带着孩子朝着岩石上的房子爬上去。

“这建房子的人家真是讲究!还打台阶出来方便行走。”

走到房子跟前看了全貌,门口凌乱的厉害看着应该好几年没住人了,挺空旷的的地方,在下面是完全看不出来有一大块地方。

“你跟我来,”周兴平走路不便的带水清走到左边,伸手扒拉开一堆烂草。

“这是台阶?”水清很意外的看着两米高的台阶,抬脚走下去就是一大片空地,就跟家门口的湖是一样的,晒闷鱼都非常的方便,主要这里几乎没人来,家里小船拉上来停着完全不用担心害怕被偷了。

“你怎么知道这地方的?”水清回头好奇的问道。

“我跟我爹给这个村的汪财主打鱼,下雨在这里躲过雨所以知道这里。”

“你熟悉这里就好,那我们就选在这里吧!”

“水清……这里……这房子横死过人,你介意吗?”

“怎么个横死法?”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因为这个原因,这房子四五年了都没卖出去,房子几乎是白送都没人买,打鱼的都介意横死的宅子。”

“穷死我都不怕了,还怕他死了好几年的吗?只要价钱便宜那就好说了,你去村里找里正说买,我带他们坐在这里等你,”水清从怀里掏出布包递给他。

周兴平见水清没问题了,他瘸腿的爬上台阶继续朝村里走去。

水清带着两个孩子也爬了上去,又把烂草给原样的盖好,坐在门口不远处的石头上等人回来。

也没让她们等多久,周兴平带着一老一少的两个人急匆匆的跑过来,看老的应该是里正嘴上胡子一把长灰白的,年轻的二十七八岁的模样。

“水清,这是李里正,他过来开门给我们看房子。”

水清起身牵着两个孩子过来,对老里正笑笑也没说话。

“房子情况你都知道吧?”里正不放心的回头问道。

“我们只晓得横死,因为什么横死的?”水清开口问道。

“打架死的,”年轻人开口解释起来。

“都是我们李家的族叔爷一门的事,老大出去给人干活挣钱了,回来修了这七八间的房子,老小整日游手好闲的学人赌博,有一天赌红眼了回来敲开老大家要钱,我那大叔伯不愿意给他,兄弟两人就在家争夺东西,小叔伯推了大叔伯一下,给他磕在鱼叉上当场走了。”

“那也算不上大问题呀?”

“如果是这样还真没事了,谁晓的村里人误以为大叔伯自己不小心摔的,也就当正常事出殡下葬,小叔伯看村里没人知道是他干的,夜里又大着胆子过来破门翻东西,谁知也死在了那个鱼叉上!”

“后来报官才晓得是小叔伯干的,这不房子的名声一下就出去了,空了好几年也没人买的。”

石头听完不自觉的害怕起来,紧紧的握着水清的衣摆。

“别害怕,鱼叉都被我爷给烧掉了,”年轻人看石头这样生怕生意跑了。

几间房子打开透气半天,周兴平跟水清走进屋里看,房间很大很宽敞,屋里置办的东西齐全还很新好好的落了很多灰,可以理解没人敢拿的原因。

“怎么样看得中吗?”老里正抽了一口烟问道。

“搬来我们这里你不吃亏,别的我不敢说什么,至少在鱼税上面我保你钉是钉卯是卯,官府的衙差不敢三天两头的过来找你要税。”

“我们村是大村,一季两次税直接交我爷手里,由他老人家统一送去官衙拿条子回来,这就省了衙差趁机多收你的鱼税钱了,”年轻的赶忙说了种种好处。

周兴平跟水清对看了一眼,“那这房子多少钱?”

老里正看看周兴平他们穿着,衣服打着补丁鞋虽然是芦苇草编的,那脚后跟都还掉了没补上。

“五两,少了这个数你也别张口了,看你们应该是月湖庄的吧?”

“你怎么知道的?”石头忍不住问道。

老里正看了一眼孩子,穷成这样还用问吗?连草鞋子都穿不起的除了月湖庄,也找不出第二个村来了。

“五两就五两,我们再给你拿二百个钱,能帮我们找两个人过来整整房子吗?这房子多多少少……”水清难看的笑笑。

“要不是月湖庄淹的太频繁了,俺们也舍不得搬走买房子,五两攒了十多年硬是刮皮刮下来的,”周兴平罕见的卖起惨来。

“这个没问题,我一会就让李家出来几个小子帮你们整修,就连房子屋顶都给你们修好,”老里正爽快的答应道。

“要我说你们月湖庄的早该搬走了!一年从春淹到冬的,有多少家底子够淹的呀?就说昨天下大雨吧!你们一准定是又被淹了,还不如狠狠心咬咬牙在别地买房子呢!少两年不被淹就能挣一间房回来了。”

周兴平听了只能无奈的苦笑。

“你跟过来交钱我给你拿房契。”

周兴平又把钱重新握在手里,带着水清和孩子出来跟着去村里看看。

“看到这房子了没有?五间房子才要四两银子,这房子跟你买的房子他们是亲兄弟家,你回月湖庄了问问你们庄的人有没有买的,四两银子买好几间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事!”

水清听了目光一闪,轻轻的拽住周兴平的手,“我听石头爷在到处打听房子吧?要不你们爷俩就都住这里?”说完微不可见的眨眨眼。

周兴平反应过来了皱起眉头看着房子,“这破损的太厉害了,我爹估计不一定……”

“我会帮你们整修的,这你完全不用担心,你们要是商量好了,我一会让人就过来一并修了,连你的那间房子都不要整修费了,”里正回头怂恿起来。

周兴平脸上出现了心动的模样,“那我……”

“买了吧!咱们不是带了六两吗?我们的给齐了,剩下一两算是孝敬了他爷,明天你再把剩下三两凑送过来,”水清完全心动的催促起来。

“你这媳妇识大体还孝顺,不错!爷俩住一起是对的,你要愿意我今天把两张房契都拿给你了,”里正极力的推荐他们买房子,实在是这两兄弟的房子就是雷区,靠近这附近的人都不敢住,只要卖掉有人住进来,后面自然就有人过来买地基盖房子。

“那行吧!我晚上回去去镇上把东西卖了,明天一早过来给里正送剩下的钱,”周兴平松口了。

“房子是大事你买了就能住,”里正听了笑呵呵的对他笑。

“勇子,你赶紧回去找十来个人过来,记得扛几捆草和竹棍过来修屋顶。”

“好的爷,”年轻人跑的飞快的回去了,生怕跑的迟一点周兴平他们就反悔了。

越走村里越热闹来来往往的人流密集的很,感觉不比芙蓉镇差多少,相比这里的热闹繁华,湖西郊那边就显得格外的冷清,仿佛与李家湖不是村的。

“你去过房契,我身上还有十个钱,我去买点香烛纸钱啥的在门口烧了,那以后就是咱们的住家了,搞好一点准没错头,”水清停下脚步嘱咐起来。

“卖香烛的人家你从这里进去就能买到,神婆子家的东西卖的都很便宜,”里正好心的给水清指了路。

“你买好了在这里等我,”周兴平回头说了一句,就跟着去了里正家。

“里正,我爹那房子你给写俺家小子名字,叫‘周岩朗’我不是独兄弟,上头还有两个兄长,家里喂的猪是她们娘三日夜辛苦出来的,明天卖了拿来写我爹的名字,有点对不起她们……”

“我这腿跛了好几年,家里的活也帮不上什么忙……”周兴平一点也没遮掩的说完,还低头看着自己的瘸腿想扯嘴笑,笑的比哭还苦涩。

里正看他眼里都是怜悯,“你考虑的是对的,一家人省吃俭用的买房子,给爹娘有住的地方就行了,其他该怎么样就得怎么样,爹娘要孝敬自己的孩子也要疼,那就写你大小子的名字了,”里正说完拿笔沾了墨写起来。

“过来按手印就可以了,”里正放下笔他自己先按了一下,然后给周兴平按了一下。

周兴平按完拿出包袱打开给里正,“这一串是五百个钱总共是四串,这几个块子加一起是四两,您秤一下看看。”

里正拿出小秤较了一下,果然分毫不差,可见这些钱每天都数了多少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