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八文钱收?”还是有渔民动心的了。
“当然了,我让人带你过去都是现结钱,全天的收大鱼活鱼,”月辉对着岸边的弟弟打个手势,“你划船跟着岸边的小伙子走,离这里最多一杯茶的功夫就到了。”
那人犹豫了一下最终八文钱占了上风,划船跟着月贵走,其他渔民没走的都暗暗的观察着他们,目光一直追随着远走的鱼船看。
月辉依旧穿梭在来来往往船里吆喝。
约莫一息的时间左右,去了的船满面喜色的划过来,轻巧的船上一条鱼都没了。
“他们真的八文钱收鱼吗?”其他渔民纷纷拦住第一个卖鱼的问道。
那渔民拍了拍自己的口袋,掩饰不住脸上的开心,划船头也不回的走远了。
有人第一个去,自然就有接二连三的人追随,不多时莲花家的后门口就挤满了船只。
毛鱼甜瓜拿筐递给每个停船的人,让他们自己把鱼倒进筐里装好,这样轮到哪个上岸秤好结到钱就能走了。
家里人多配合的又好,郭四子这边秤完那边泥鳅账就出来了,给钱的速度也快的很,因此门口很是井然有序。
“俺说你们真的是全天收鱼吗?小鱼干也是全天的收?”有渔民忍不住又问了一遍,原来小鱼干也可以卖钱呀?
“没错,这样就省了你们早上挤一块卖鱼了,都挤着卖鱼耽误大家伙的时间,有这时间都打两条鱼上来了,”郭四子朗笑着回答道。
船上等的人听了都跟着点头笑,是个正经收鱼的商家。
一早上李明远家忙的有条不紊的,院子里的女人们统一坐在阴凉处破鱼打麟。
石头三兄弟忙的满头大汗的来回送,忙碌的情形一直到巳时才渐渐的慢下来。
水清这边是龚顺子带人来送鱼泡,还帮着把鱼泡倒进篾网里。
“顺子,等你三哥来了,我让你三哥好好谢谢你……”
“三嫂你说这话就见外了,你们一回来三哥送了俺三袋粮食,这东西比任何感谢都珍贵,俺不也是啥没说就要了吗?更何况俺娘子今天还能在码头摆鱼丸摊子,也是三嫂教给俺们的手艺,多余感谢的话就不说了,”龚顺子不在意的挥手表示不用客气。
“对,这是你们兄弟越走越亲的地方,反而是我谢来谢去的没意思,”水清笑着认错。
“没错三嫂,以后俺可能就不方便跟来了,就由他来给你送鱼泡,至于工钱你单独给他就行了,”龚四子指了指身后沉默寡言的人介绍。
“我晓得了,”水清连忙拿出二十个大钱给那人,送走龚顺子后搬了凳子坐在水边,腿上掂了一块油布开始洗鱼泡。
洗干净的鱼泡倒进大盆里,开始一个个绞出来扔浸水的筐里漂着,放满一筐就提出水面,拎屋里放在木板上给晒着,然后继续回去绞鱼泡。
码头第一天收的鱼并不多,水清早早的洗完鱼泡去莲花家,把她们弄出来的鱼泡兜回家洗干净绞出来,忙到傍晚才有时间起来活动筋骨。
晚上在家简单的做了点吃的,自己糊自己的口还是能糊住的。
下午李明远回来,看见满院子晒着洗干净的鱼,脸上的笑容灿烂的都灼人。
“得亏昨晚三嫂过来帮忙把关了!要不今早肯定是一团乱麻,明远哥,姐夫他们一旦回去了,我们还是没人手呀?”莲花想到早上的手忙脚乱,后来还是她嫂子过来指挥,家里十多个人才进入各司其职。
“我前些日子在人牙子手里买了两户人家,两户人家有十六七口子人,月辉他们这边回去了,那边那两家就能过来帮忙,你不用担心人手的问题,”李明远原本买人是为了炒鱼用的,目前因为岳母在眼前,他也就没伸张这件事。
莲花听完眼睛都挣圆了,“买人咋养得起呀?”
“他们都是逃荒的人很便宜的,比雇人过来干活划算多了!三哥临走时还交代我,也帮他买的一户人家尽快用了,府城码头不比村里的码头,一个人不吃不喝都做不完鱼泡,再说了俺们如今房子多,不愁住的地方安置他们,”李明远给了莲花一个安心的眼神。
莲花想了一会,“都听你的安排明远哥。”
有了第一天的顺利开张,接下来的第二天每个人熟练的捡起自己的事做,月辉依然撑着筏子在湖面上寻找大鱼客源。
今天比昨天收鱼又相对好了不少,有渔民来过一次后,第二天直接撑船先来李明远家卖,他家不要的在送去码头卖。
“今天卖鱼的咋感觉比昨天的还多呀?”周母起身把洗好的鱼挂起来,咂舌的看着门口排队卖鱼的渔民们。
“好几年没开市了,昨天码头第一天开市有人来,自然也有人来不了,今天人来的多很正常的娘,这样忙的日子,约么再有三四天就该恢复正常了!”
“我听辉子说码头那边卖鱼的,都快人山人海的挤呢!推船的大撬今儿一早就用了,”莲花脸上都是止不住的笑意。
“咋?码头大撬不常用吗?俺记得李家湖码头,到鱼旺季的时候几乎也天天用呀?”莲慧惊讶的看着妹妹说道。
“李家湖才几条大船呀!他不用大撬船满鱼了根本不知道走,明远哥说这码头光装洗好的鱼,就有十三条大船,中等小船还都不算在内。”
“另外收鱼的船也不计算在内,这不一早码头大总管来了,让拉撬的人放船出来敞开了收鱼,又多招了二十来个杀鱼的人进去干活,辰时还放了十条大船远运,俺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壮观的船队呢!”莲花脸上都是感叹。
周母听完脸上也是羡慕和崇拜,莲慧更是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
玉霞她们听了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她们几个娘家都是农户,体会不到渔民们对肥鱼丰收的喜悦,就像渔民体会不了农户对田地的依恋。
“码头今天鱼多的堆不下,那你三嫂一个人咋忙的过来呀?”周母突然想到儿媳妇还在一个人洗鱼呢!
“明远哥给三嫂那里临时雇了三家人帮忙,他说也就这刚开市才有大鱼泡便宜捡,等各个镇码头都恢复正常了,那时候三嫂就收不到这么多的大鱼泡了,所以现在宁愿多花点钱雇人帮忙,也不能错过这捡鱼泡的机会,”莲花轻声给老母亲解释。
“这话没错,今年的鱼真是条条看着都肥!”莲慧心有感触的点头道。
一屋子人忙到晚上天黑点灯,才把一天收的鱼洗出来,晚饭是玉霞跟泥鳅毛鱼帮忙做的,每个人都累的腰酸背疼的捶胳膊腿。
泥鳅帮着做完饭就跑回了家,他娘带着十几个人在屋里点灯熬油摘鱼泡忙着。
“你怎么回来了?你小姑那边不忙了吗?”水清看进屋的儿子问道。
“刚忙好,我回来给你们做饭的,”泥鳅说着就要去厨房忙。
“不用你做了,柳婆婆都已经把饭做好了,泥鳅你小姑父回来了吗?”水清起身阻止了儿子去厨房。
“还没呢!不过应该快回来了,怎么娘你有事吗?”泥鳅扭头看着他娘问。
“有点事,你柳婆婆他们家,想在城外阳坡村落户安家,刚好你姑父能帮上忙,”水清简单的解释了两句。
泥鳅不解的看着他娘,这些人不是他们买的吗?
水清也没跟儿子多说,转身带着他去了莲花家说事。
“娘,他们不是我们买的吗?你怎么还给他们落户呀?”泥鳅看人不在跟前了才问他娘。
“傻儿子,买人干活不是咱家现在该做的事,目前我们还到不了买人的地步呢!”水清侧头看着儿子笑。
“你去屋里把你小姑小姑父叫出来商量事,屋里人多乱糟糟的不好说话,”水清拍拍儿子的肩膀。
“好的娘,”泥鳅飞快的跑进屋找人。
“你们说,东家太太是不是真的愿意给俺们落户?”水清屋里十几个人看她出去了,一个年轻的女人忍不住问了心里话。
其他人面面相觑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脸上既是期待又怕水清骗人的。
“她要是真的给俺们落户了,俺愿意给她白干两年活,”一个汉子沉默了半天说道。
“哥,东家太太不是承诺俺们,不会让俺们白干活的吗?”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落户可是要钱的,俺家也是渔民俺知道鱼期,一年五月开鱼十一月结束,就这么几个月给工钱又能给几个钱?”
“东家太太不是说,男人还能去那边洗鱼吗?”另外一个女人道。
“不管怎么说,只要俺家落户后还是渔民,俺愿意给东家白洗两年的鱼泡。”
其人羡慕的看着说话的柳渔民家,他们两家是被李东家买回来的,目前暂时借给周东家干活用,三家除了柳家是渔民家,其他两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户家。
周兴平挑柳家买回来,主要是因为他家里女人多,男人生不出什么外心来,再说鱼泡正适合女人们做的事。
“三嫂你怎么不进去说话呀?”莲花出来好奇的问她嫂子。
“泥鳅你去门口看着点,别让人听到我跟小姑他们说话了,”水清把儿子打发走。
李明远看了一眼泥鳅,伸手拉莲花又远离了门口一点。
“明远,我考虑了一下,我们两家暂时先别买人回来吧!”水清低声说了一句。
“怎么了嫂子?是不是他们不听话?”莲花不解的看着她嫂子。
“不是这个问题,主要是我们两家现在不适合买,说一句很迫切的话,我们手上没什么钱了养不起他们,”水清无奈的摊开手摇头,说了眼前比较现实的问题。
“再一个便是今年冬天的事情,还不知道瑞昌什么情况,他们到现在都还没开门,我们投入的陈本又这么多,万一瑞昌不回来了呢?”
“我们如果找下一家卖鱼,万一别人鱼价压的太低,那时候我们怎么办?不卖鱼?可是家里又养了这么多的人等着吃喝,要是卖了,你们这么辛苦做的鱼你舍得亏本吗?”水清说了一个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问题。
“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学杨府的做法……”
“什么做法三嫂?”莲花急切问道。
“明远,你不是说城外阳坡村落户,可以无偿的得到两亩地吗?而且办户籍落户才一百个钱,我们不如做个恩惠,给他们都落户过去。”
“我们五月开始打鱼雇他们到十月份,天冷种菜卖的好,就接着雇他们来种菜,不好就让他们忙自家的事,这样我们能省好几个月的嚼用,也不用管他们的住处,还能在忙的时候有固定的人可用,他们能落户还得一点田地,这不比让我们养着的好?”
“我做鱼泡只用女人,你们家炒鱼都是力气活用男人,到时候我们给他们按月结工资,这样有固定保证收入的,不怕他们干活不卖力气,”水清心里觉的自己真厉害!越来越有做地主的潜质了!
“可以的三嫂,今年俺们这做的摊子确实太大了,瑞昌铺子不开门,俺们心里也七上八下的,与其买人养着,不如施以恩惠雇人做事,”李明远也觉得这样是最保险的办法。
“我跟柳家人说,让他们给我白洗两年鱼泡,我会给他们落户安家,不知你们要怎么说?”水清说了自己的条件。
“自然是跟三嫂的一样呀!”李明远说完脸上多了一丝狡黠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