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趋于稳定

“娘,给你做鱼泡的柳家大闺女,她有婆家了吗?”月兰神秘的靠近水清低声询问。

水清抬头惊讶的看着月兰,“没听她家说呀!怎么你想说给辉子吗?”

“嗯,”月兰起身又近了近水清跟前,“辉子都二十一了,俺跟石头像他这么大平安都两岁了,”月兰一脸愁容的说完。

水清侧头看莲花,见她也是一脸兴趣的笑意,默了片刻道,“辉子同意吗?”

“同意了三嫂,”莲花小声的回答。

“那行我现在给你们去问问,”水清起身到后门口坐在柳婆子身边。

“柳嫂子,你大闺女多大了?有亲事没?”

“十七了东家太太,目前还没亲事呢!原本之前是要说亲的,这不赶上人荒马乱的就给耽搁了,”柳婆子眼里说不出的焦急,老姑娘了,当娘的夜里睡觉都不敢闭眼睛。

“你对那边院里经常来送鱼泡的小伙子印象咋样?”水清原本打算委婉点问的,这不想了半天还是觉得直接说比较好。

“他?”柳婆子眼里多个一抹满意,显然她平日也把月辉看在了眼里,又听他总是喊水清三婶三婶的,不敢高攀所以就没深想。

“月辉呢是庄稼汉,今年二十一了,也是因为打仗给耽误住了,目前家里还有一个十六岁的弟弟和一个病老娘,他姐姐是我大儿媳妇,家里人口就这么简单。”

月辉那孩子为人踏实稳重,就是性格有些略显老成不怎么爱说话,但是人品绝对没问题的,至于他以后的落脚点,估计会落在丰安庄那边,他们童家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种庄稼是有名的一把好手,留在府城反而对他没多大好处。”

“如果你要是能看中他,你看你闺女能不能嫁给他?”水清哼哧了半天,把平日郭四子李明远夸月辉的话拿出来增色。

柳婆子脸上满是矜持的笑容,也没着急回答水清的话。

“你要是拿不定主意,我就让他多跑两趟过来送东西,你再细细的观察观察他,毕竟是闺女一辈子的幸福大事,可不能大意了,”水清干巴巴的又添了一句。

“不用看了东家,俺中意那小伙子,”柳婆子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不紧不慢的开口回答道。

“不问问翠红的意见吗?”水清挑眉不解,像她没条件被人暗中卖了没法子,眼下这有条件为啥不问问呢?

柳婆子摇摇头温声道,“俺是她娘,俺不会害她的东家太太。”

这答应的太干脆了一时给水清说愣住了,她没干过说媒保牵的事,只好起身说道,“既然柳嫂子看的中辉子,我这就回去跟我婆婆说,对了柳嫂子,辉子他们快要回丰安庄了,官府下了通文那边已经太平了,他们得赶紧回去收粮食……”

“俺晓得了东家,嫁鸡随鸡随鸡嫁狗随狗,她成亲后跟着女婿走,俺是没有意见的,”柳婆子善解人意的回道。

水清摸着脑袋走了,她什么都没说柳婆子晓得了什么呀?

“三嫂如何?”莲花迫不及待的拉住出来的水清问。

“柳婆子看中辉子了,我问要不要问她闺女的意见?她说不用,我又说丰安庄得回去了,她说她晓得了,花儿,她晓得了啥?”水清迷茫的反问莲花。

莲花扭头看向茫然的月兰,得!看样子也是不知道的,“我回去问问俺娘,”她扭身急忙忙的跑回了家。

周母正在屋里收拾东西,大女婿已经先送一车人回去了,剩下的还有周母月兰月辉兄弟在。

莲花跑进屋把话从头学了一遍,最后也问道,“娘她晓得了啥呀?”

“这还用问吗?人家是女方总不能说,你来提亲吧?她晓得了,就是让我们准备提亲,趁着月辉回庄子前把亲成了,这样翠红就随俺们回丰安庄了,”周母白了一眼闺女。

“啊,这个意思呀!那娘你看要准备啥东西?俺们现在就给准备了,既然女方都没什么意见,快点成亲也没什么不好的,”莲花急吼吼的催促起来。

周母脸上多了一丝为难的表情,“辉子娘还在呢!这事我咋能给他做主……”

“奶奶,你就当看俺面上给辉子做主了吧!俺娘那人从没把俺们姐弟放在心上过,等着她点头,怕是辉子一辈子都娶不上人了,”月兰哭着进来拜托道。

莲花回头脸上闪过不喜,这月兰啥时候多了听墙角的习惯?

“那我做主了,现在就让你婆婆你姑准备东西,”周母本就是一个爽快的脾气,月辉在周家这几年都是可圈可点的,如今孙媳妇哭的稀里哗啦求她帮忙,她能撂开手不答应吗?

当下就吩咐姑侄俩人去买东西,目前大家伙都没什么钱,一切成亲事宜都是从简的。

莲花买的东西都是实用的,两匹粗布给柳婆子全家,两块花布给翠红,买了肉、鱼从自家大盆里抓没花钱,买了一兜点了胭脂红的馒头,目前馒头都是珍品细粮,又从周母那里背了大半袋没吃完的粗粮。

傍晚带着月辉上门提亲定亲了。

“她柳婶子,这些东西你千万别嫌弃,年下正经好了俺们都给你补足了,”周母亲热的拉着柳婆子的手说话,还给了六百个钱当彩礼。

柳家的人脸上都带着笑容,翠红的哥哥还小声的跟月辉聊天。

“婶子,俺知道眼前的艰难,你这带来的东西俺们没什么好说的,俺也知道你们急着回乡下庄子干活,那俺也就事缓圆办了,明天让他们拜堂成亲,早早的跟着回家去吧!”柳婆子不客气的接过钱给了准话。

“那行,明早卯交辰就是吉时,俺们就给小两口的事办了,俺们现在回家准备东西,明早过来接人过去,”周母老道的从怀里掏出庚帖放下。

“好的周婶子,俺这里也给收拾一下,明早吉时来接人给带挂炮仗响响,”柳婆子跟在周母后面提了要求。

这是规矩应该带的,她柳婶子你放心,”周母给了一个俺们都懂的笑容,带着闺女孙媳妇回去了。

两家人分开后周母想了好一会,把即将要退的房子收拾出来,又连夜买了两块肉,带着闺女孙媳妇给做成半成品出来,放到井里镇着防止馊了早上不能用。

第二天一早做了一大桌饭菜,统统给装好让送给了柳家去,李明远带着月辉去柳家住的房子里接人走。

回来屋里堂上已经点了蜡烛,门口泥鳅跟月贵正在放鞭炮,进屋拜完堂揭开盖头就把东西收了,一家人简单的吃个饭算是正式礼成。

租来的马车辰时末准时停在了门口,月辉帮着把东西都搬进了车里,然后扶着周母上车坐好。

月兰跟翠红紧挨着,月贵挨着他哥哥坐,一车算是把人都拉走完了,岳母前脚走李明远后脚就得退房子去。

打这开始三家人也就正式的,开始投入到洗鱼洗鱼泡里去了,码头的收鱼工作进入了良好的循环持续中。

水清大概算了一下人工,她要了十一个女工,其中有柳婆子给家里人做饭,至于住还是最开始买回来的没变动,柳婆子一家住水清家房子,另外两家住李明远那边,刚好他们手里都有闲置的房子安置。

剩下的男人和女人,都去了李明远家秤鱼洗鱼,有时候不忙收工早的时候,他们还能成群结伴去村里整治自己的田,反正每天都是忙碌的生活。

周兴平来府城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了,跟他爹还是下大雨过来的,来的时候给莲花家拉了满满两车绿树枝。

“瑞昌掌柜子给俺们送信了,十二月份他会带大船去李家湖收鱼收菜,”周兴平说着还掏了信给水清看。

“卖酒翁没了,”周兴平低低的又说了一句。

水清闻言惊讶的看着他,“不是说没事吗?怎么突然就没了?”

“他儿子说逃难的时候被人夜里打的,没事的是他娘子,”周兴平唏嘘道。

“那他的酒铺子还在开吗?”水清又问。

“在开呢!不过村里没啥生意了,码头废弃了以后就没人舍得花钱了,就连卖猪肉的都搬走了!到是卖油的让我问明远,他们还要不要油底子了,”周兴平完全想象不出,以往热闹的李家湖什么样了!

“估计花儿他们不要了,”水清嘟囔了一句。

“是不要了,明远打算从府城就近买油底子用,从村里拉过来太远了不说还有运费,根本就不划算,”周兴平给了一个你真了解的笑意。

水清闻言跟着笑,“李家湖那边鱼还好打吗?”

“还行,俺跟爹除了这样的大雨天出不去打鱼,小雨天一次都没歇过手,打的鱼全部给洗了晒干熏了,葫芦岛的地和地基都整好了,等这个月下旬就能撒上菜籽。”

“那地要拌粪肥吧?好几年抛荒早就没了肥力……”

“芦苇丛的粪肥又不要钱,俺跟爹把地里全都拌了一遍,家里的大缸我给送过来?”周兴平不屑的打断了水清的话。

“行,我们现在手里有人帮忙,正好腾开手让人跟你回去拉大缸带山楂过来,明远他们也需要大量的木枝熏鱼,得派一个人专职来回跑腿才行,”水清点头表示赞同。

家里的事说完了,水清便详细的说了这边的情况,又说了在阳坡村买地的事。

“既然那边地薄了,俺们就让他们给整理出来,然后冬天种菜出来卖,至于他们看菜地给报酬,那就也带着他们一起种,掌柜子不是说菜越多越好吗?过完年种芋头也不荒着地,肥料不够俺们去芦苇丛拉就是了,”周兴平老成的学杨府大管家盘算半天。

水清听完忍不住笑出声,“那你去跟明远说说,看看他是什么意见,这事我们不能一家说了算。”

“好!”周兴平一脸高兴的朝着莲花家去。

莲花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因为雨太大了码头今天没开张,李明远正在屋里教人炒鱼呢!

“现在就炒上了?”周兴平进屋笑问。

“先把小鱼干给烘了,早上三嫂过来教的手撕鱼块,俺们吃完都觉得不错,但是掌柜子没来亲口尝到,俺们哪敢就放开手做了,”李明远抬头无奈的笑言。

周兴平把李明远拉去没人的地方,把他的想法告诉来李明远,“你觉得可行不可行?”

“可行的三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死心塌地的给俺们干活看菜,反正是种菜用,我再去买点地回来……”

“别买了,你不是说土薄的很厉害吗?花那钱不值得,等年底俺们东西全卖了后,去打听哪里有肥沃的小庄子卖,再说了那里都是新搬去的人,菜多了是看不住的,”周兴平拉住李明远阻止道。

“也对,那就带他们安心种菜,到时候统一把菜送来我这里给掌柜子拉走,”俩人在角落说了好半天的话,算是把家里和府城都给安排圆满了。

傍晚水清带孩子过来吃饭,稻香看见她爹上去抱住泪眼汪汪的,给周兴平看的心里也酸了好一阵子。

“爹天冷了就来了,你们在这边要好好的念书。”

“知道了爹,”三个孩子还像小时候一样乖巧笑闹。

泥鳅则是亲热的跟他爷坐一块,桌子上的菜跟毛鱼是抢着夹给周父,给周父乐的比吃蜜罐还开心。

“爹俺们少喝些酒,吃完饭还得赶回去呢!”周兴平看老父亲一杯接一杯的,忍不住开口提醒道。

“赶回去?不在这住一晚吗三哥?”李明远讶异的问道。

“不住了,明早起来一早就得出湖打鱼,等封鱼期间了俺们再过来住,”周父放下酒杯回答女婿。

“对了明远,今晚我就让朱老头跟我和爹回去,”周兴平看了一眼院子里小声说道,“阳坡村的地也让他们整出来了,二十号左右就该撒种子了,明天我让他把菜种子都给带来,还有地没事的时候都给栅上。”

“三哥放心,我没事也会过去看看的,”李明远给了一个我明白的眼神。

晚饭很快结束了,周兴平在孩子们不舍的目光中回了李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