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人事安排

“周东家这庄子能入你的眼吧?”中人笑嘻嘻的低声询问周兴平。

周兴平眸光转了一会,满意的笑容快速隐去,仿佛从没有出现过。

“还行吧!就是这价格有些过高了,”周兴平语气嫌弃的说道,一副看不上的表情。

“你看周老爷担心偏了不是?这五百亩的农庄子别人买,我刚刚那价钱一丝扣儿都不让,但是东家你买,我还能不给你一个实价吗?”中人讨好的笑言道,末了还在周兴平手里划了一个数字出来。

“周老爷,这价钱你要是还不满意,那我可就一点缝都没了,这庄子可不比上个庄子差,价钱却足足少了五十两呢!你就是现在不买,回去找别的中人过来看,没有这个数你想要都甭开金口,”中人伸出一只手加两个手指头。

周兴平背手上下左右在地头走了一熄时间,回头看着中人才道,“三个林子六个农庄我全都要了,不过价钱吗我给了你看看能不能接受。”

中人一听三林六庄!顿时笑的龇牙咧嘴的开心,又听价钱要重新商量,笑容顿时僵在脸上不自在的看着周兴平道,“不是周老爷,我给的价你还觉得贵呀?我跟你打了好几年的交情,我什么时候对你说过虚话的?”

周兴平闻言淡笑不说话,脸上一副无所谓的架势,好似这些林子庄子只是他一时兴起才要的,不是专门冲着来买的。

中人心里恨的滴血,可是又舍不得放掉这个主,重新扬起笑脸道,“东家心里什么价位?”说罢摊开手伸到周兴平跟前示意他写。

周兴平也不客气,抬手在中人手心划了几个数字。

中人看着手心暗暗舒了一口气,还好这周跛子只在他原来的基础上减了二百两。

“能接受吗?”周兴平问。

“嗨!难得周老爷要的开口了,又是多年的老主顾交情,价钱不是在本内,我赚不赚佣金的都无所谓,这个数我同意了,咱们现在回城过手续?”中人热情的扬起笑脸恭维道。

周兴平抬头看看天色,“行,现在快马加鞭两个多时辰到汾阳城是没问题……”

“不用去汾阳城过手续的周老爷,我领你去鹿陵镇直接就能过了,这一带虽然是在汾阳城的管辖地,但是直接管的却是鹿陵镇县衙。”

周兴平看中人熟门熟路的,他自然无话可说,跟着去县衙过完了所有契约,从县衙忙完出来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他直接去了其中一个庄子歇下,庄子买好不是就完事了,得把庄上的租户们安排妥当。

六个农庄原先都有农户,这省了周兴平很多的事,一切农庄收益都是五五分成比例,至于山林的东西,这个还得听水清拿主意了,农庄完全安排妥当用时十多天。

回到府城已经三月底了,草长莺飞的季节芙蓉镇的黄皮坡,开始了一片热火朝天的犁地发苗,周父过完正月十六就跟老伴来了镇上。

三儿子正月初十就出门寻摸庄子,还带人去了激浪镇置办东西,忙的有个把月没有沾家了!

“爷爷,我娘带信要的东西你吩咐了没?”稻香脚步轻快的跑来田头问她爷。

“放心,二月底你爹出门前我就吩咐了,目前山林猪小树子可以马上就送过去,但是你娘让这边捂的鸡鸭鹅蛋还得一个月才有,天太冷了小鸡仔爬壳出来会冻死,时间还要再等等才行,”周父回身对着孙女解释道。

稻香想了半天对她爷说道,“爷爷,要不先把齐全的两样送过去,家禽四月底送去都没事,东西送齐了,我娘才好准备人手忙林子,我爹说三个大林子加一起得有千把亩地,要是整治的话一个月两个月都没法完事呢!”

“你娘山林子准备咋整治?”周父到现在都不知道儿子的山林干什么用,只接到儿媳妇给的口信,从蚕林庄育万把棵桑树出来。

还要万把头能奔跑的林子猪,以及鸡鸭鹅啥的禽类,“山林子的土地啥的都不肥,买这么多不能种粮食的地不得亏死了吗?”

稻香左右看了一眼靠近她爷神秘道,“爷,你知道什么是山珍吗?”

周父不解的看着孙女,“那是什么东西呀?”

“达官贵人吃的山珍海味,其中的山珍就得山林子里出,爷爷不是嫌弃山林子土薄吗?我娘就放牲口进林子里喂,这样既可以养野性的牲口,牲口拉的粪肥还能肥山林地,地肥长草长各种菇子山菜出来,又能采了卖给那些有钱的老爷们吃。”

“然后咱们的山林子还不用花大成本,就能养的很肥沃,林子肥沃了,自然就能吸引别的野物驻林子里,家养和野物混养不就是稀罕物了吗?到时候那些老爷们还不抢着要?”

“还有我娘让送桑树苗过去,她觉得其中一个林子适合做蚕林,大力整治的林子也就是做养蚕用的,”稻香清脆的笑声悄悄的说完。

周父越听脸上的笑容越灼热,对着两只干巴手吐了口唾沫搓搓,“你去回口信,你娘要的东西一只都不会少了。”

“等等香子,山林子里干活的人得看着才行,新鱼铺子还有一个半月就开市了,到时候你爹肯定要顾着鱼铺子为先,那山林子那边给谁看管干活呀?”周父高兴之余突然想到人手分不开用,急忙叫住走远的孙女问。

“人手的事爷爷不用操心,我爹跟我娘商议了一下,挑了袁家一老一少当林子统管事,激浪镇的鱼铺子,挑的是翠红嫂子的四侄女两口子,和柳大兄长的闺女和女婿,本来要挑柳大兄长家侄儿们的,这不小姑父那边离不开他们嘛!”

“所以我爹和小姑父就召集了三家人,随他们自己自愿挑选东家,三家有手巧的嫂子侄女们,去了我大姑家糕点铺子忙事,男孩子有的在府城的酒铺子忙。”

“有的去了小姑父农庄上安家忙了,剩下的都很愿意去咱家的山林子,鹿岭镇离汾阳城就半天的马车路,总比他们在家闲趴着没事干强,再说了咱家年节给的东西丰厚,工钱给的也厚他们挤破头的抢着去呢!”稻香回她爷爷一个大笑脸。

“你翠红嫂子的侄女们去顶啥事呀?”周父皱眉道。

“当然能顶事呀爷爷!”稻香听完朗声笑起来又道;

“咱家每增加一样东西,就为没人用而伤脑经,总是我爹事事冲前面自己干,这开始几年还好些,那今年秋寻回蚕种子了怎么办?”

“明年正式养蚕出丝了又怎么办?还有怎么缫丝?缫出来的蚕丝该怎么织锦成型?后续开坊子等等,这些都是要固定的人,不能今天在这做事,明天给抽调到那去做事,坊子没有熟手咱的生意能做起来吗?”

“我爹挑翠红嫂子的四侄女家去做事,一是因为她洗鱼泡好几年了,鱼泡好不好打眼就知道好坏。”

“二是因为她家的夫婿,是阳坡村有名的勤快人,他月月都来咱家送木柴,看着品行端正机灵踏实。”

“月月给咱家木柴,肯定不可能全靠自家砍呀!咱家和小姑家量要的又那么多,他肯定得在阳坡村收别家的,这样村里的各家人品情况谁能有他熟悉?”

“至于柳大兄长的闺女呢!她打小鱼户出生的,带人洗鱼不是手到禽来的吗?她夫婿被柳大兄长接到爹的暗示后,还专门带在身边学码头管事人情往来,约么有大半年了,所以我爹的打算就是,激浪镇洗鱼泡的交给柳四侄女挑人带去。”

“收鱼秤鱼的人交给她女婿挑选,他毕竟目前是阳坡村的人,学着当管事肯定得挑自己熟悉的人用,这样他必会挑阳坡村的村民用,这也是我爹希望的,用人哪的人都可以用,但是自己眼皮下的人用着才更让人安心。”

“洗鱼交给柳大侄女了,码头对外人情往来则交给柳大女婿,府城这边的事,我爹打算慢慢添置新人进来,替换三家人出去给咱们当管事用,这样既解决了咱家没人用的困难,又能让三家人对咱们死心塌地的,毕竟鹿岭镇跟激浪镇离咱家有点远了,对人苛刻了我们也鞭长莫及,”稻香说完咧嘴得意的笑。

周父听完也止不住的笑起来,而后又担心道,“好是好,就怕他们最后心大了,俺们可没跟他们签奴仆契约。”

“就是因为没签奴仆契,他们才更死心塌地的跟咱们,他们又不傻,现在上哪能找到我爹我小姑父这样的东家呀?工钱给的又多又厚,对他们从来没有打骂过,还年年带着他们种菜赚钱,我看应该担心的是他们才对,”稻香脸上多了一丝神秘。

“啥意思?”周父不解的看着孙女。

“因为他们一旦起心背叛咱们了,我爹和小姑父马上就能甩了他们,去阳坡村招招手重新选人,大把的村民挤过来跟着咱们走,丝毫不影响咱们两家做事赚钱。”

“反倒是他们,如果他们离开了我们,想农户身一年赚十多两银子?每个月一百个工钱?做梦吧!就因为他们懂这一点,所以他们做事格外的用心认真,丝毫不敢出差错的,”稻香骄傲的扬起嘴角。

“对!这里的弯弯绕给爷爷蒙住了,确实如此!确实如此!”周父听完哈哈大笑起来。

“那爷我去给我娘送口信了?”稻香笑眯眯的说道。

“去吧!去吧!回庄后让你奶多找几个有经验的老婆子看蛋,”周父说完转身拎铁锹,精神头十足的朝田边走去。

周兴平回府城的第一时间,跟柳大郎去村里走动,还召集了两家准备当管事的人见面说话。

“凤子,你准备挑哪些人去用?她们愿意去吗?”周兴平一副长辈的口温问柳大郎闺女。

柳大郎闺女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有什么问题你到是说呀?你要是洗不好鱼,就换你小妹两口子去,”柳大郎一看闺女吞吞吐吐的模样火了。

好机会不等人的死丫头,他给李东家洗了多少年的鱼了,别说混管事当了,他怕是死了钻土里都轮不上做管事,这一犹豫万一东家变卦了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