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老人的打算

“你爷这个筒子做的好!比黄皮坡甜瓜棚里的暖锅实用,还得是老人的丰富经验多,金点子也多!”水清听完菜头的介绍蹲下细看。

筒子有腿粗了细长细长的,一点上火弄紧不冒气,整个棚子不大一会的功夫,顺着竹缝隙往外渗热气,棚子里可不就变成了夏天吗!

菜头挠头笑道,“俺爷做筒子也是根据俺家暖炕做的,阳坡村靠湖近冬天潮湿阴冷的很,不做暖炕出来,夜里冻的人根本就睡不着,俺爷就把俺以前家用的暖土炕学来制床,自俺家用了暖炕后,冬天就没怎么挨冻过。”

“这不菇子也需要温度高吗!俺爷就试试做了两个棚子的出来,前两天用了一下觉得很不错,现在正在带人砌其余的棚子呢!”

“干活还得是老人家!省了咱们多少的成本,回头你去给老袁叔整一套好皮袍子,天渐冷了山林子湿度大,老人腿脚走路也不舒服的,”水清侧头看着周兴平笑道。

“皮袍子来的时候已经让坊子定做了,老袁叔我打算今年、明年、让他再帮着辛苦辛苦,等菜头真正上手独当一面了,就让老爷子跟俺爹一样荣养了,工钱俺们还是照发不耽误,至于老袁叔想迁家过来的想法,这趟回府城我跟明远商议了一下。”

“可以给老袁叔一家迁过来,咱家的山林子需要袁叔这样有经验的老人坐镇,迁来这里后,他们阳坡村那边的产业,老袁叔愿意就留着来回辛苦点种。”

“不愿意也可以处理了,老朱叔家人口多住不过来,村里的好地基也没有了,明远告诉我,他愿意出钱买了老袁叔的地基和田地。”

菜头闻言一大家子都能来,眼底立刻明亮至极,脸上洋溢着浓浓的笑容。

“看来菜头像老袁叔,喜欢这种土地多的地方,这样菜头,你晚上碰见你爷了,把我跟东家的意思学给你爷听听,你爷要是同意了,立刻就能派人带信回去搬家,”水清温和的跟菜头商议道。

“明白了太太,俺晚上就跟俺爷说,”菜头摸头嘿嘿的傻笑。

“行,叫五六个可靠的人过来帮忙,我们正式开始搭架子干活了,山林里捡的粪土都准备好了吧?”水清看了一眼旁边的烂木头问道。

“好了东家,俺现在找人过来忙,”菜头三两步跑出去找人送东西。

水清和周兴平用量线在棚子里约量半天,等菜头带人来的时候,棚子里已经做好了记号。

“你们几个进来绑木架子,你们两个推车去把拌的粪土拉过来,”菜头对带来的几个人做了明确的分工。

来的人确实老实,菜头怎么吩咐他们怎么做,多的一句话不敢问不敢说,都吭哧瘪肚的坐在地上用稻草搓绳子绑紧。

“东家,那一半俺们不绑吗?”菜头看棚子里还有一半空着没架子,东家太太则吩咐人抓粪土拌草放架子上。

“那一半不做架子用,之前不是让你捡了很多烂木头回来吗?等架子土抓完了,空的那一半直接用烂木头做成排杠,挖空的地方朝上就行了,”周兴平随口解释了两句。

菜头听了也不知道懂不懂,应该是没懂,因为他脸上都是不解的神色,不过也没再好奇询问了。

人多物料准备的也齐全,半下午的功夫棚子里的架子弄好了,原本很空的小棚子,横竖的架子搭的很满,两寸厚的泥土上,稀稀拉拉的栽着菇子。

“这?”菜头惊讶的看着搭好的烂木头,一根一根的并排横着,掏空的洞里放个盘子进去,撒点豆水用踩烂的稻草裹紧。

水清带人上完泥土,烂草抓的薄薄的均匀的盖在木架床上,对于菜头惊讶她也没解释原因。

“你们几个今天跟着忙了一天,搭了两个棚子都学会了没有?明早搭新的棚子会不会了?”

“回太太,会了,”棚子里的十来个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菜头,天也黑了就让他们散了回去吧!明天你早点带人干活,”周兴平拍拍手上的泥土吩咐道。

菜头走到门口看了看雾蒙蒙的天,“你们都回去先吃饭,吃过饭去下个棚子里再盖一个架子出来,天越来越冷一天盖两个,一共有四十四个棚子时间哪够呢!”

林户们互相对看一眼,也没反对意见,袁管事私下里也说了,棚子里活忙好不忙了,他们就能干自家的私事了,又不是这活干完赶那活的,自然还是很愿意的听话照做。

水清周兴平在旁边听了也没说话,跟林户们一起出来回了落脚屋里,匆匆吃了晚饭,周兴平跟着林户们又加班加点的,盖了一间棚子出来。

“爷,东家说的你啥想法?”菜头深夜回来坐在他爷的对面,把白天周兴平的话原原本本的学了一遍。

老袁头抽了一口烟满足的放下道,“就冲着东家愿意给俺家十几口子人迁过来,俺是没说的答应了,更何况不干活每个月还白给三十个钱,这在哪个东家身上也舍不得给呀!他就是不给俺钱让俺养着,俺也是对他感激很。”

“至于阳坡村的田地房子李东家要,那就卖给他了,俺们从此以后就会在这边扎根住,可能好几辈子都不会再出激浪镇了,那边的田地薄的太厉害,虽然看着种菜收成不错,可是俺们全家一迁走,不打理房子田不出二年,就能房塌田板的不划算,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专心伺候好这边肥沃的土地,不要一年的时间,就能挣回那边两年的田地损失,告诉东家,俺家要带信回去搬家了,”袁老头吧嗒吧嗒的跟孙子掰手指头算细账。

“那俺们那边养的猪,还有鸡啥的……”菜头说起来还是有点心疼不舍的,阳坡村没有好田,但是他们家种的养的,并不比有好田的差呀!

“那边不能种粮食都能养得起猪,这边的土地这么肥,俺们还养不起了?你呀这点小账都拎不清了?东家在汾阳城能种菜养牲口,这边大片的山林子田庄,他不是更要养吗?你看山林子里放的不都是现成的猪?”

菜头闻言眼睛顿时睁大,“爷,是不是东家跟你说过啥呀?”

袁老头笑而不语了许久,“你呀!饭要一口一口吃下去,就像东家做产业一样,一口太多了容易噎死人,最后什么都没落下,一步一走才能走的稳稳当当,俺们家不趁着现在迁过来扎住了脚,让东家记住俺们的忠心,爷怕以后俺们想过来就没机会了!”

“俺不懂爷,”菜头不明其意。

“唉!”袁老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俺们三家人里柳家打鱼,这当初东家第一次就挑了他们家,后面又加上柳家的闺女,跟东家的侄儿成亲,他们的关系近了好大一截。”

“剩下俺们朱袁两家呢!李东家第一眼就看中了老朱头的能说会道,慢慢的也连带了老朱头的儿子,及孙子女儿女婿儿媳妇们,都被两位东家安排了重要的事情做,然后柳家因为熟悉湖面会划船。”

“所以柳家的大大小小们,也安排了重要的事情做,唯有俺们袁家一直做着洗鱼的活,如果俺们爷孙这次事情做的好,不抓住机会求东家把家迁来,往后俺们就会给别人做嫁衣穿。”

“反过来俺们把家搬过来了,东家心里想做第二个人选来接替俺们,他也会前后想半天,俺们就是图他念在老袁家,当初在他做激浪镇山林子产业没人的时候,俺们举家迁来帮他干活,让他记住俺们的老实憨厚。”

“俺孙,这就是情分,你记住了,东家是一个念情的人,俺们从此以后扎根在这里了,只要你好好的干活做事,这里以后就是俺袁家的地盘,东家是轻易不会动你的,同时迁来这里也是爷看好的地方,这样既得了东家的放心大胆用你,又能让俺们也满意的有田种。”

菜头张张口,想说什么最终又闭上不言语了。

袁老头看了一眼孙子,“俺晓得你想说什么,既然东家念情,那你们留在府城不也是一样的吗?”

“那爷告诉你,留府城和留这边可不一样呀菜头,留府城俺们袁家一辈子都给人当洗鱼工,知道为什么吗?”袁老头深沉的询问孙子。

菜头摇头表示不知道。

“因为朱柳两家人都被刻意培养起来了,只有俺们还一直老老实实的洗鱼晒鱼,如今被派来这里就不一样了,你每天忙的脚不沾地的,可你能跟府城比吗?”

“你现在出去走一趟回来,庄里哪个林户看见你,不是恭恭敬敬的喊你一声小袁管事?这里除了东家,俺们袁家是不是最大的?包括满仓都不敢在你面前造次了,你自己说,是留下好还是回去当洗鱼工好?”

“留下好!爷,俺明白了你的意思,俺明天一早跟东家说完,就带信回去让他们准备搬家过来,趁着冬天俺们还能跟着种一茬菇子赚钱,”菜头顿悟了他爷爷的想法笑道。

“想明白了就好,爷没有带人干活前是固执了些,自这几个月带人天天干活,俺的脑袋才迷迷瞪瞪的明白了啥,仿佛这几十年都是糊里糊涂的过来的,只有这老了,才晓得错失了好些机会!”袁老头感慨的苦笑起来。

爷孙深夜的交流从此定了袁家再回农户,次日一早菜头去找周兴平,“东家,俺爷说他同意田地房子给李东家了,俺们以后不去住那边了,那房子放着一年就能荒了,还有那田地也是的,一季子不上粪肥,半年不要田地就能薄的草都不长。”

“你爷这话确实没错,行,我晓得你爷的意思了,你去送信回阳坡村搬家吧!”周兴平拍拍菜头的肩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