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经营战略理论的契合度问题 经营战略的理论背景②

着眼于企业内部优势的杰恩·B.巴尼

“核心能力”这一概念由于弥补了波特理论的不足而备受瞩目。它代表一种将关注点由企业外部环境转移到企业内部优势的经营战略思考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杰恩·B.巴尼(Jay B.Barney)为中心创建的企业资源观(Resource Based View, RBV)

巴尼认为,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使用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盈利能力的差异。经济学用“生产函数”这一概念来表述资本、技术、人才、原材料等资源与产出价值之间的关系,巴尼认为应该重点关注“资源”这一部分,这样有助于制定出优秀的经营战略。

RBV将企业资源分为三种,以资本、工厂等为代表的有形资产,以品牌等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和以人才、技术等为代表的核心能力。各种资源都能带来竞争优势,所以当企业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些资源时就能持续盈利。

上述日本汽车厂商与福特相比,虽然在汽车产量上处于劣势(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处于劣势),但它们却借助工业机器人、统计质量管理等工具为自身打造出了“能生产出低成本高品质汽车”的核心能力。与之类似,佳能公司在生产相机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研发出低价商用复印机的核心能力,同时也巧妙地规避了富士施乐公司掌控的各项技术专利。所以综合来看,这些在波特看来或许是无谋之举的战略最终却能大获成功,其背后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巴尼还进一步提出了VRIO框架(如表1-5所示),用以检验企业拥有的资源是否可以决定它的竞争优势。VRIO是Value(对顾客而言的经济价值)、Rarity(其他企业难以获得的稀缺性)、Imitability(是否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Organization(组织能否有效运用各项资源)的首字母缩写。

我们虽然可以借助SWOT分析把握企业的优劣势,但VRIO框架却能进一步帮我们探究企业现有资源到底是属于优势还是劣势。通过将资源依次对比V、R、I、O等条件,来明确该资源应被归类于优势还是劣势。如果该资源属于优势,那么它是否是企业特有的优势?又能否持续地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表1-3 VRIO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