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的时候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越渴望的,就越遥远……其实,遇没遇到都不重要了,因为大家都是因光而遇,相遇即是缘。
后来小光没有刻意的去找瑾,只是想到这是个社交平台,心盘上还有那么多空间,而她还可以慢慢去适应结交更多新朋友,像瑾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
后来随着时间,小光也在慢慢的成长中改变了不少,遇到了更多的人,更多的朋友。
就比如假期期间无忧无虑弟弟妹妹们的校园趣事,开开心心也好,小打小闹也罢,充满着各种青春活力。
又或者来自高年级同学们的学习压力倾诉,当然,作为倾听者的我们虽然对于他们来说我们只是个路人,但是路人也能助力,给别人带来不一样的改变,对吧!
还有呢就是大学生生涯的情感烦恼,创业初期的事业困扰,以及毕业后家里组织的婚姻困扰…emmm,小光一瞬间感觉游戏里一身轻,每个人都是被现实生活中压力所压抑,找不到本来的样子。
说实在的,小光她呢也羡慕这些经历过三年高考的奋斗,大学青春的年少,懵懂无知的初恋…这事事的种种都让她羡慕不已。
自然也只能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想起游戏的存在。嘴上虽说是个游戏,对她倒不如说是个“社恐患者集聚区”。
在这个社交平台里她可以遇到和自己一样的有共同语言的人。想着可以找一个和自己有共同话题的朋友亦或是CP。
一想到这,小光就能开心一整天,那是毕竟才有十九岁,花一般的年纪,无事事,无烦恼,只想着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挽救,噢,不对,是来弥补自己青春的遗憾。
在此之前,小光是在十八那年毕业的,在地铁实习,体会过上班族的早高峰,晚高峰,下班后在狭小的六人宿舍里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自然工作压力大也就才有了小光对这个游戏的另一个名字认可,想倾诉,就找它,想交朋友,就找它的各种原因各种各样的事都会想到这个游戏,久而久之事情也就开始从治愈慢慢地延伸到不可想象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