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高管经营课:觉察认知盲点,突破增长瓶颈
- 范桃根
- 1696字
- 2025-02-15 08:56:05
问题2:理念与观念问题
政策驱动与调控市场机制,让房地产业、基建工程业持续辉煌,所以企业经营管理者普遍认为,政策支持是生存发展的核心因素。庞大的市场迅速吹大了一批企业,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普遍认为,市场机遇是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把握政策与市场机遇的观念与理念,成了企业经营管理意识的主流。
物资匮乏、市场充裕的经济环境中,资源外求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发展模式。因此,人情关系成了企业生存的根本。产品与服务都差不多,关系才是根本。在这种环境中,人才、团队、机制的价值并不突出。
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理念与观念,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市场更替趋势中,将限制许多企业的持续发展!
1.经营管理意识滞后
未来,企业生存发展从机遇、政策、资源、人脉外求主导模式,转变为价值、能力、机制体系内求主导模式。
过去的经营认知观念、理念,无法满足新发展趋势要求。
过去的认知局限,将严重阻碍企业的自我价值与能力完善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者普遍关注,什么地方有不错的投资机会,什么行业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如何找到更好的合作关系与合作机会?普遍用商业贸易和投机意识来经营管理企业。未来,这种认知局限性非常可怕,将成为许多企业形成市场价值与专业能力竞争优势最大的隐形障碍。
有些企业规模并不大、实力并不强,可是建材也做、地产也做、医疗器械也做、教育培训也做。不仅做了这么多行业,还在想着要进入哪些更好的行业。这样的企业不少,真不知道他们究竟能做好什么?
在市场饱和度不大的时候,也许这类企业还能找到一些养家糊口的机会,往后能不能活下去,就看能否突破这种经营管理意识局限了。
2.人脉关系价值认知偏见
企业决策者或高管,要么在拜访,要么在接待,要么在联系安排拜访和接待。未来,继续依靠构建社会人脉关系生存发展,将成为非常大的认知误区。企业不具备市场价值竞争优势的时候,社会关系无法维系企业的生存发展。人脉关系只能在封闭的市场领域中让企业多少赚点钱,却无法让企业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发展。
封闭市场领域只会越来越少,依托政策与社会关系生存的企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知!市场开放程度的持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首先关注自身市场价值的培育与提升。没有价值创造基础支撑,关系拓展会变得越来越无意义,反而容易将企业引入歧途,难以修成正果。
3.效率与效果认知偏见
物资匮乏、市场空间大,资源就是利润;埋头苦干、忙乱,更多地获取资源就是创造利润。企业注重效率没什么问题。因此,管理者更关注大家在做什么,够不够忙,而忽视做与忙带来的最终效果。
喜欢员工加班加点,全力付出,至于付出产生什么价值与效益,反而被忽视。看见下班之后办公室灯火通明,他们就满心欢喜,看见员工准时下班则若有所失。没事也要找点事给员工做,他们认为只要闲下来就是资源浪费。
产能过剩、市场机遇难寻的竞争环境中,资源整合行为未必产生利润。未来,没有明确价值目标、效益标准的行为,很可能成为瞎忙、假忙、徒劳无功。
做什么、够不够忙并不重要,行为产生的价值与带来的效益至关重要!
4.资源与机制认知偏见
资源与产品竞争时代,人才、产品、技术就是企业的核心经营要素;
价值与能力竞争时代,流程、制度、机制体系才是企业核心经营要素。
过去,企业做不好,百分之百的经营管理者认为缺乏产品、技术与人才;
几乎没有人能够清醒认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功能存在缺陷。
未来,企业竞争从产品、服务、技术、人才等资源层面,提升为市场价值、价值创造能力层面;企业通过购买产品、技术,引进人才,并不能塑造和形成核心竞争力优势。
价值与能力全面竞争时代,经营管理机制体系存在缺陷,有产品不一定有利润,有技术、有人才也不一定能够创造价值;经营管理体系功能健全,没有产品、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也能够通过流程、制度、机制体系功能锻造出来。
未来,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看穿这一层价值因果关系。
市场机遇从来都不缺,如果企业有足够的价值与能力优势;
政策支持和保护无法持续,如果企业没有价值与能力竞争力基础;
靠人情求来的合作关系不长久,靠自身价值吸引的业务关系才能持续;
员工在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取得了什么结果;
人才等要素资源从来都不缺,缺的是要素资源价值挖掘与塑造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