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故事篇——记忆里的光

清风徐来,吹的窗子心晃晃,她望去,眼眸里充斥着缕丝旖旎的光,似乎灿烂的比少女的脸颊还要炽热,它在眼里留下来过的痕迹,也同样烙在了心里。

可那终会起伏而落,记忆里的光却永远像暗恋过得男孩那般定格在了生命的一隅,或美好且永恒,或遗憾且短暂。

她回想起了从前——

青色的湖水里荡漾着一个儿童的身影,她的母亲坐在院子里,嘴里时不时的哼着花儿与少年。母亲瞧着那儿童——一手扎一小辫,一手摆弄着青湖的一点轮廓,看的波澜在湖上荡漾,儿童也跟着不知觉得乐开了花。母亲看了又看,宠爱快要溢出眼眸,

那是童年时记忆里的光,就像数学里的一加一,它简单;像挚爱的人对你说我爱你!它真诚;也像刚出生的霞光,它青涩。

后来啊,那小孩个子也高了许多,小手里拿着一本薄薄的英语书,傻傻的装着洋人的样子,摇头晃脑着,嘴里时不时的嘟囔着“apple……apple”。师来时,她坐着将身板板正,明亮的大眼睛在讲台那里定格,原来初次获得知识的感觉是这种滋味,原来母亲口中的要好好读书,进学堂长文化,原来是这般的奇妙。她向往着前方,憧憬着未来,而那只是一个属于她的新的开端。

这是少年时记忆里的的光。像出入世俗的少女刚坠入爱河,她虽不知这路途的遥远与艰辛,但只要貌似彼此足够爱就够了一般。她单纯的像张白纸,似乎也容不得一丝的玷污。

天黑了,又一个日出在东方缓缓升起,少女模样的她在许多少年里留下了迷人的芳香,她渐渐的疯狂的爱上了一个男孩,她仿佛觉得她就是生命里的全部!是无人能替代的珍藏品,是千万人里一相逢的流光溢彩!那时,她只觉得,他便是自己生命里的光。

那是少女时记忆里的光。是爱一个可以义无反顾的年纪,是你说愿意娶我,我就愿意说我也要嫁给你的真挚。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在岁月里她也留下了自己的年轮。她揽尽镜中的自己——偏圆的杏眼却有着天生的略显棕红的向上的眼尾沟,恰到好处的鼻梁中挺着在眉的中间的稍下方,脸颊略施粉黛,一则红晕铺在那翘鼻的两侧,略微薄些的嘴唇上一粒唇珠附在上嘴唇上,淡色的纯色,在少女的粉嫩中带着一丝的女人味的温柔。她竟不知觉得看出了神,恍然之间,她忽而从镜中出逃,而亭亭玉立的她似乎是此刻自己心里的那束光。

这是青年时记忆里的光。或许是在与世俗多次交手后,她才知道美貌的力量,是荷尔蒙的分泌,她在梦里舞蹈,在现实狂欢,有的人在她的生命里醉生梦死只争朝夕,而有的人在她的生命里暗度陈仓却只是过客……

转身,再一次回头。她开始爱惜自己的羽毛,她知道了锋芒毕露必然挫败的道理,她知道了这世上哪有什么所谓的永恒情爱,不过是一瞬的烟火,不过是彼此生命里的一颗渺小的尘埃。而这似乎是一个好的开始,也似乎是一个不好的开始。她看懂了许多,也看透了许多。

这是之后她生命里的所有的光。她就是自己生命里的那束光。美好且永恒。

她爱的人离她远去,爱她的人也消磨在茫茫人海中,没有了踪迹。

到最后她才明白,人都是孤独的,光是短暂的,唯有自己永恒。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我有关。”可是谁又会和她有关呢?不过是过眼云烟的瞬逝光阴。

再后来啊,父亲催她赶紧结婚,她相亲认识了一个有稳定工作,家庭条件不错的男人,她只觉得凑合,父亲却连忙说“合适!合适!”就这样,没过多久,她结婚了,她嫁给了一个适合她的男人,那个男人也说爱她。亲戚朋友纷纷祝贺,但只有她知道,心底关于爱情的那束光是真正属于谁的。

她觉得柴米油盐的日子,纵使让人觉得麻烦,生儿育女亦是如此。但婆婆总是隐晦的说自己想抱孙子。此刻她不明白,结婚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传宗接代的工具吗?

日子一天天都过去了,她似乎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这一刻的光,遗憾且短暂。

清风徐来,她从回忆里晃过神来,窗子外的那束光已经落入朝霞,天色也逐渐阴暗了下来,她心里的那束光似乎也幻灭了。

血从手腕慢慢的流下,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它仿佛渗透在里面,地面开始变成血色……

此时此刻,落日的余晖侵蚀着最后一抹朝霞,而夜犹如一张半透明的墨油纸一般,暗示着夜的到来——这是我的窗前。

但我却忽而想起,哥白尼早已证明,日落只是表面,它实际上总是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