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唐朝黄帝篇(56)

乌介可汗虽势力衰微,但仍号称有兵十万。牙帐设在河东大同军以北的阊门山。八月,乌介可汗率兵南下,突然进入大同川,掠夺杂居在河东的戎狄各族牛马数万头,转战至云州城下,云州刺史张献节闭城自守。李炎征发各地屯兵进屯太原和振武军、天德军等地,待来春再出兵驱逐回鹘。九月,李炎命刘沔兼任招抚回鹘使,张仲武为东面招抚回鹘使。各道兵马集结于太原,刘沔率兵屯防雁门关。乌介可汗兵临振武,刘沔遣麟州刺史石雄率前锋袭击回鹘牙帐,乌介可汗惊慌失措,弃辎重逃走。石雄率兵追击,在杀胡山大胜。回鹘兵被斩首万人,收降二万余人,乌介向东北方向逃去,归附黑车子族,其溃散部队三万多人向卢龙镇投降。三年后,乌介可汗被黠戛斯追击时,被部下所杀。回鹘汗国自此衰散四迸,再也不成气候。此后,唐北部边境一直安定了三十多年。

谋划西域唐廷以回鹘衰微,吐蕃内乱,议复河、湟四镇十八州。李炎遂以给事中刘蒙为巡边使,命其储备兵器、军粮,侦察吐蕃边防屯兵众寡,以为收复之备。安史之乱后,唐朝势力逐渐退出西域。回鹘汗国覆亡后,黠戛斯占据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有意将安西和北庭交还给唐朝,而李炎也想借机光复西域,命赵蕃出使黠戛斯商议此事。李德裕等进谏说:“安西离京城长安七千多里,北庭五千多里,假如黠戛斯归还,朝廷就必须重新设置都护府,征发一万名唐兵防守。不知道这么多的兵力从哪里征发,军需物资从哪条路打通运输。这实在是耗费大量的钱财去换取一个收复失地的好名声,恐怕不妥。”李炎于是搁置此议。此事直到唐宣宗时张议潮收复河西才告完成。

经济

禁止官吏

经营质库李炎在位时,下诏禁止官吏经营质库业,不准与民争利。在会昌五年(845年)赦文中,他说:“古代享受俸禄的家庭,仅仅实用俸禄就好,不和别人争夺就业的机会,这样大家都可以获利,每一户人家都可以自足。如果知道有人既做官有做商人放置高利贷,与老百姓争夺利益。今后将会被禁止。仍委御史台察访上奏。”当然,官吏私营高利贷业,影响了政府的高利贷收入,可能是李炎下敕断禁的主要原因。总而言之,此举在客观上起到了廉洁官僚队伍的作用。会昌年间,唐代的户口比安史之乱期间增加了一倍多,人口也逐渐出现了恢复的趋势。设置备边库为了储备物资,加强边防,会昌五年(845年)九月,李炎经李德裕建议而设置了“备边库”,要户部每年从赋税中储入钱帛十二万缗匹,度支从盐铁税中储入钱帛十二万缗匹,第二年减少三分之一;凡是各道进奉的助军财货也一概储入,并以度支郎中主管此事。

文化

从会昌元年(841年),因李德裕等人的奏请,先后沙汰了部分僧尼,拆毁了天下小寺山房、兰若等,对僧尼的一些活动也进行种种限制。会昌二年(842年),曾下令发遣“保外无名僧”,不许置“童子沙弥”,并令原是“杂工巧”和不修戒行的僧尼还俗;同时,还下令不许僧尼无限止地占有奴婢,规定僧限留奴一人,尼留婢二人。会昌三年(843年),废除了摩尼大慈恩寺,杀摩尼师,财产没入官府。翌年,下令各寺院禁供奉佛牙,并拆毁天下山房、兰若、普通佛堂和村邑斋堂,凡所拆毁寺院的僧尼一律勒令还俗,送归原籍等等。[87]从会昌二年(842年)十月起,李炎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此后,李炎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会昌四年(844年)二月,李炎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门寺等有佛指骨之处,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到会昌五年(845年),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灭佛。他下令僧侣40岁以下者全部还俗,不久又规定为50岁以下,很快连50岁以上的如果没有祠部的度牒也要还俗,就连天竺和日本来的求法僧人也被强迫还俗。日本圆仁和尚在他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详细记录了这次“法难”的情况。根据武宗的旨意,这年秋七月裁并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是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废毁;下州寺院全部拆废。长安和洛阳开始允许保留10寺,每寺僧10人。后来又规定各留两寺,每寺留僧30人。京师左街留慈恩寺和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天下各地拆废寺院和铜像、钟磬,所得金、银、铜一律交付盐铁使铸钱,铁则交付本州铸为农器,还俗僧侣各自放归本籍充作国家的纳税户。如是外国人,送还本处收管。李炎这次大规模的灭佛,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87]此次灭佛沉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在“废佛”的过程中,对其它外来的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和回教,也都采取了相应的废除手段。凡国中所有的大秦寺(景教),摩尼寺,一并撤毁;斥逐回鹘教徒,多半道死;京城女摩尼七十人,无从栖身,统统自尽;景僧,祆僧二千余人,并放还俗。李炎灭佛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佛教的势力非常强大,李炎在他的旨意中说,佛教寺院的规模比皇宫还要大,寺院不纳税,对国家财务是一个重大损失,同时僧人过多亦会影响生产活动,造成田荒民饥等后果,影响国家稳定。另一原因是李炎本人更加信奉道教。他在即位之初便“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箓道场”,还前往道场“亲受法箓”。赵归真等道士趁机鼓动灭佛,并提出“孔子说云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的谶言,而黑衣者正是僧人,这促使李炎下决心灭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