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救人

这两天袁副理事长可真是忙坏啦。不出所料,通告一出,顿时一片哀鸿,人人叫苦,个个哭穷,无奈袁总才升了官,干活正干在兴头上,压根儿就没工夫去理会这些民间疾苦,他只想赶紧完成任务,在日本人面前露脸,以后前途无量。

再说,现在是向商会成员征收,出钱的又不是他,他不在里面揩油,就已是高风亮节啦。所以现在袁总的风格整个儿就是雷厉风行,毫不容情,乖乖上交的,说明库有存粮,还可以再挤挤;抗拒不交的……司令部那边的宪兵队随时伺候。

于是很快,松田要的钱粮物资,全部到位。

卫楚恒没有食言,他没有落于人后,当然也不用先于人前——他交了个平均数。然后他拿着报表来到松田跟前,着力强调了袁总在其中的贡献。

松田很满意,这是商会开门红,他的战绩。他翻着账本,留意看了卫楚恒的捐赠页,觉得他整个卫家才出这么一点,心里有些不快,不过转念一想,这人爱财如命,能出钱已经不错了,再苛责,保不准会有相反的效果。好吧,这次就这样吧。

想到这里,他顺手把账簿还给卫楚恒,挥手让他出去。卫楚恒正要走,松田突又想到,那袁副理事长呢,他这样子追着人家捐,那他自己捐了多少?

“袁副——”卫楚恒抓抓头皮,重新翻开账薄,从头翻到尾,再从尾翻到头,道:“咦,没看见呢。”

“是么,你再看看?”松田微一皱眉。

“好的,我再看看……”卫楚恒再从头看了一遍。

“真没有。”卫楚恒把账簿放到松田跟前。

这多半没有。卫楚恒记得,他向袁伯逸分派任务,压根儿就没提理事长也要捐,只叫他赶紧去找下面的成员挨个谈话,一定要一个不落地谈,一个不漏的捐,保证完成松田先生交代的任务。

想起这段时间袁伯逸那如狼似虎地到处找人逼捐,完全“忘我”的模样……卫楚恒心底里是有些好笑的。

松田看着账簿,最终没说什么。捐赠已经不少,不用为一个人拖延时间,他得赶紧向上面复命。于是挥挥手,示意卫总可以离开了。卫楚恒出去之后,松田办公桌对面的屏风后面,转出一个人来。

“这个人……你的?”这个人的汉语还不太流利,说话的风格是一个个字从嘴里蹦出来。

虽然他藏在屏风后把刚才的对话听得很清楚,但松田还是把情况用日语说了一遍。他知道这位黑谷大佐的汉语水平,说起来固然结巴,听上去更是混乱。其实松田所在部门属于警察系统,黑谷的宪兵队属于海军陆战队,原本没什么交道,不过这回征集军需,大本营下令,两边必须通力合作。

“很好、很好。”

黑谷当场表示,这事办得漂亮,没想到战火洗劫后的上海还有这等底子,他对这次强有力的征收行动表示赞赏,愿下次再有合作。

“是的,这次我们合作得很好。”松田微笑着,“贵部行动队的山下队长,我们是朋友,他也帮了不少忙的。”

“哦?”黑谷不解,这事山下能帮上什么忙。

“有人暴力抗拒,送了去宪兵队,很快就解决问题了。”

正说着,门口卫兵通报,卫理事长求见。

卫理事长去而复返,是因为拉下了东西。刚才走得匆忙,把公文包给拉这里了。松田想想,这时候请黑谷大佐再次回避也不太礼貌,再说这卫理事长除了有点儿贪财也没什么其它大毛病……说到贪财——松田想起来,上回那个沈阳故宫的古物还在他手里“鉴别”呢。

于是松田让卫兵请他进来。

卫少爷就这样结识了黑谷大佐。虽然黑谷大佐的汉语不咋地,但卫少爷的日语还过得去啊。于是几人改了日语,竟也相谈甚欢。谈到后来,卫楚恒知道了,这批物资跟着就要运走,至于运去哪里,那是机密。

卫楚恒无意打听什么机密,物资要马上运走,是可以想得到的,也不算机密。再说他也不算真正的特工,没经过一天的专业训练,那些监听发报侦察暗杀的技能,一样不会。

卫少爷这头刚觉得自己干不了特工的活儿,俞志铭便在那头给他派了个特工的差事。他们又有人被捕了,这回还是个重要人物,怎么也得想办法营救。但这事非常难办,人在宪兵队里,虽然里面传出的消息是目前尚未被对方识破身份,但谁也无法保证这能永远保密。况且,即使没被识破身份,日本人多半最后也不会放过。

宁可错杀,不可漏杀,这除了是当年武汉国民政府的说法,也是现在日本人的做法。

本来呢,俞志铭也找不上他,毕竟商会和军方并无直接关联,一看就沾不上边。这说来也怪他自己,他想着军统没提要求,证明国军不缺物资,而共军可一直是什么都缺的,于是主动找到俞志铭,告知他现在有这么一批物资要运出上海,如果有兴趣,可以想想怎么折腾一下,把东西折腾到自己兜里。俞志铭追问细节,他无意间说出意外结识宪兵队司令黑谷大佐的事儿,谁知俞志铭顿时转了口风,提出这么一个要求。

“那怎么成……当然不行。”

确实不行,他又不在宪兵队工作,里面情形完全不知,而日军也不是中国人,用以前那些凭关系给好处捞人的法子,怕是不会奏效。

非但不奏效,还得把出面办事的人给搭进去。

俞志铭不会想不到这一点。那么,凭着两人的交情,他怎么也不该害他的。所以这事最终只有一个结论:此人确是万分要紧,非救不可。

“那你先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先声明噢,我不过是听听,不会出手的哦……”

闲着也是闲着,就当听听故事吧,听听故事总没什么坏处吧……时间紧急,俞志铭没工夫废话,马上开始介绍情况。

卫楚恒沉默着听完“故事”,也没说什么,只说时候不早,得回去了。临出门,他站在门口,当众夸了何百章的手艺,说那道糖醋鲈鱼做得很好,不日还要再来。

不过就是第二天下午,卫总便给何老板来了电话,预定晚餐。

几小时后,见到俞志铭,卫楚恒没说什么,只让他把何百章叫进来,道:“我看了资料,你加入商会,是通过一个叫做刘兴生的人举荐。”

“是的。”

“而这个刘兴生,是袁伯逸的座上客。”卫楚恒那里有商会成员的所有资料,有的成员是自己来的,也有的是经人举荐。

俞志铭不明白卫楚恒说这个干吗,这和救人有什么关系,现在十万火急——

“袁伯逸的日本茶室,你去过吗?”卫楚恒不理他打岔,继续找何百章说话。

“你是说广隆百货公司楼上的那个地方?去过。”

“你这间馆子,是什么时候开的?”卫楚恒又在瞧屋里的摆设。

“年初的时候。”沦陷之后,必须迅速建立联络站。原来的小餐馆毁于战火,组织整理了手头的门店资产,何百章原本就是厨子出身,开馆子再合适不过。

“嗯。那么现在……可不可以有这么一套说辞呢——”

救人,不一定要动刀动枪,何况这时候去跟日本宪兵动刀动枪,那是自寻死路。卫楚恒的办法很简单,他只需修改一下商会的档案资料,那么俞志铭要救的那位“吴先生”,就可以变成这间新餐馆的出资方、真正的后台老板。而何百章呢,他只是一个以手艺参股的大厨——许多餐馆的经营本就如此,十分常见。

这段时间有许多老板因为拒捐被扣去了宪兵队,多数老板很快投降,除了按章捐赠,袁伯逸还趁势多敲了一笔。但也有真正爱财如命的,财产面前,宁死不屈,到现在还有好些人没放出来。目前捐赠这事儿的结果是,日本人得了钱粮物资,袁伯逸得罪了不少人。

“但是,老吴不是因为拒捐被抓进去的,而我也已经捐了。”何百章有点不解。“商会一贴告示,我就去捐了。你知道我们开馆子不是为了钱……”

“是的,你是捐了,但谁又记得你捐了还是没捐呢——要知道,现在商会成员可有上千户了。”卫楚恒一笑。“捐赠的登记簿子在我那里,你说你捐了,但我那里的登记表明,你没捐,到现在也没捐。所以,我一定要把你家吴老板扣住,你能怎么样?”

“我这有收条——”何百章还是不大明白。

“收条?那东西一不能吃二不能穿,你留着它干吗……”

卫楚恒心想,这人怎么这么笨。

“我——”

卫楚恒气得不想理他,回头对俞志铭道:“志铭,你昨天不是说了吗,那姓吴的来上海没多久,还没有公开的身份。他被捕,只是因为宵禁时出现在一个搜捕反日分子的现场,初审时他说他是外地来沪做生意,暂住赫德坊的小旅店。这是实话,旅店房间里还能找到他的行李,行李没有问题,是么?”得到俞志铭肯定的答复,卫楚恒接着道:“我不知你们在宪兵队里有没有内线,如何通消息,但你既然知道吴先生的现状,那么我认为你至少还可以与他再通一次消息,不知能不能办到。”

“老吴的说辞是事先备下的,”俞志铭回答,“但如果需要通消息,我可以想办法。”

“好。那你尽快把下面这套说辞告诉他。下次再审,他要说他其实是这间徽菜馆的老板,出钱投了资,现在从外地来找股东何百章分账,何百章却说没钱可分,钱都给日本人以捐款的名义抢走了,他这才半夜流落街头。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又遇到抓反日分子这等倒霉事。”

“至于初审的时候为什么不说嘛……”卫楚恒沉吟着,“就说怕了日本人,不敢抱怨日本人抢钱。这再审看着要动大刑,吓住了,只好说出来。”

“那你刚才又说我没捐——”何百章更迷糊了。

“所以你是个黑心的何大厨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这人还不明白,卫楚恒觉得这真是有点……“你这个黑心的何大厨,坑了自家老板不说,为逃避捐款,还去贿赂替帝国办事的官员,简直就是破坏东亚共荣,良心这个大大的坏……你还呆在这里干什么啊,你还不赶紧滚?你不马上滚,是想去宪兵队,到那时候再招么……”

俞志铭有点明白他想干什么了。

“当然啦,滚之前,你还得留一封书信,假惺惺安慰一下吴老板……咱们餐馆名气很大,生意很好,还跟日本人的商会攀上了关系,将来一定生意兴隆……要不是赌钱输得实在厉害,拿不出一分现钱来了,你老何也是不会这么做的……你的明白?”

这下子,俞志铭和何百章是一齐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