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小黑”:脾气火暴的灵丹妙药

小明最近对一种黑色的粉末非常感兴趣,他还给这种东西起了一个名字,叫“小黑”。

周六的一大早,小明就拉着爸爸开始研究“小黑”。刚刚找到一份新工作的爸爸心情非常愉快,他灵机一动,就用找工作作比喻,讲起了“小黑”的前世和今生。

爸爸说:“这个‘小黑’换过很多工作。它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本来是一种‘药’,想治病救人,甚至想让人长生不老。”

春秋至秦汉时期,很多人追求长生不老,特别是王公贵族,对此非常痴迷,炼丹术也就由此开始盛行。炼丹师把很多奇奇怪怪的材料按各种比例混合、加热,炼成丹药,认为人吃了可以强身健体,甚至长生不老。

硫黄和硝石是炼丹时常常用到的两种材料。炼丹师在炼丹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定比例的硫黄、硝石跟木炭混合在一起可以发生爆炸。于是,“小黑”诞生了。

《太平广记》里有这样一则故事: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子春的人去拜访炼丹老人。他半夜惊醒,看见炼丹炉冒起了紫烟,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炉内的易燃药物引起的火灾。

一本唐朝人郑思远所著的炼丹书《真元妙道要略》也谈到用硫黄、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伤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

当时的炼丹师已经掌握了一条重要的经验:硝、硫、炭三种物质可以构成极易燃烧的药,被称为“着火的药”,也就是后来的火药。

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经验,编著了《千金要方》等许多医学著作。他在搜集古代药方的同时,也顺便搜集了火药的配方。“药王”孙思邈虽然不是火药的发明者,但可以说是火药配方的传播者。

出自《铅汞甲庚至宝集成》

孙思邈

小明问道:“这么说来,正因为‘小黑’一开始是一种‘药’,所以它的名字直到现在还有一个‘药’字,火——药——,对吗?”

爸爸伸出大拇指:“非常正确。不过,吃了这种药不仅不能治病或者长生不老,甚至还有生命危险,谁还敢吃?于是,‘小黑’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工作了。”

小明这下明白了,挠了挠头:“原来,火药最早就是一种‘脾气火暴的灵丹妙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