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青城大学

第二篇

2018.9.2

清晨的微风正好,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家,小鸟在树枝上吱吱叫着,田间地里的水在阳光映照下徐徐生辉,远处小河哗啦啦的流水声清脆悦耳。

爷爷一早接过电话,“耀你爸爸妈妈马上到家了。”

胡光耀一听,立马起床,一边穿着衣服,一边说到“要的都回来了!”

半个小时后,汽车的喇叭声响起。

胡光耀“爸爸他们回来了。”

车开进院,外公也来了,妈妈也回来了,今天外公的穿着,简约朴素,老帅了。爷爷换上了中山装,几十年的光阴过去了却不显旧,用历久弥新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奶奶却犹豫了,要不要去。自从奶奶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因为,某些原因再也没有机会去学校。

爷爷握住奶奶的手“我知道,你不想再回想当初伤心的回忆,老伴儿,都过去了,这一次我们应该高兴才对,耀可以继续曾经那些没有办法完成的梦想。”

奶奶“我怕,看到学校的一幕幕,那一天就如同梦魇一直徘徊不去。”

胡光耀“奶奶这一次就让我来完成你曾经的那个梦想吧!”

话音刚落,爷爷,耀,伸出手牵着奶奶的手,“这一次,我们一起,谁也不会落下。”犹豫片刻后,奶奶同意了。

行李一件不落放进后备箱。

出发——青城大学。

路上,大家讨论着,对于大学大家充满了期待,喜悦的氛围一路高涨。

两个小时的车程,经过农村泥巴路,高速,国道。驶进青城,高楼林立,遍布大街小巷的商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夜幕降临,城市变得更加灯火辉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一时半刻后,青城大学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校门口人来人往,谈笑生风。新生报到那天,校门口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和家长,同样也来了很多穿着红色外套的志愿者,引导新生报道、为萌新们搬运行李,从校门口开始辛勤、热情的志愿者们秉持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积极投身于为同学办实事的实践中,晴空万里,碧空如洗,虽顶着烈日炎炎的太阳,却也抵挡不住他们的热情,今天的天气酷热难耐,校园里皆是志愿者们拎着行李,推着小推车,来回奔走的身影,亲切的问候、热情的欢迎,无不使人心头一暖,遍布校园都是他们的身影,一路上还有志愿者给新来的同学,家长介绍着学校的点点滴滴。

高楼拔地而起,巍然屹立。最先看到的是崇法楼,崇法楼外青瓦白墙优雅、美观错落有致。崇法楼一旁,一块简介牌写着“四季园,”花园里井井有条的布置令人心旷神怡,五彩斑斓的花朵、郁郁葱葱的绿植,花园中有着四个季节生长的不同植物,每个季节都有一片绿,这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神奇。

青城图书馆犹如一座宏伟的宫殿,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和脚步,让人流连忘返。

走过青砖铺的过道,再走过流水的石桥,便到了校中心,这里有规模最宏伟的六层楼——青城图书馆,图书馆外左侧是一片梅花林,再过两个月寒冬的到来,就能看到盛开的梅花傲然挺立、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右侧是大理石铺的过道直通教学楼,图书馆的屋顶碧瓦飞檐、外围古朴典雅。进入图书馆,馆顶中间透明直面天空的玻璃顶,一面墙上挂着一个巨大的时钟,每一分每一秒不间断的转动着,朝阳、夕阳的霞光,透过玻璃顶的折射展现的淋漓尽致。

图书馆共六层楼:

第一层(华夏文明的起源)华夏文明以礼乐为制度、易经八卦、丹书朱文、上古汉语为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文明之一,在历史上一脉相传。

第二层(世界历史)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

第三层(经典著作)涵盖了文学,科学,哲学等等。

第四层(电子书)以数字形式存储,通过电子设备展示在大家面前。

第五层(世界诗歌)本层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散文,小说,诗歌。

第六层(世界语言)这一层的图书有不同国家的语言,方言组成。

每一层的图书琳琅满目,浩如烟海。从宇宙的诞生到生命的起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这里有我不曾了解的新知识,也有从古至今的辉煌发展,震撼人心。每一层也都有着单独的阅读室,能容纳上千人,阅读室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进进出出,却丝毫听不到脚步以外的杂声,幽静的环境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青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每天在闭馆前悉心打扫着每一层,直到图书馆关灯的那一刻,仍然有不少同学没有归去。也许阅读遨游在书的海洋中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吧。

经过图书馆对面便是高高耸立的宿舍,共3栋楼,每栋同样六层,第一层开始低年级到高年级,进进出出的同学数不胜数,却没有影响过道的幽静有图书馆那味了,推开宿舍木质大门,宿舍有4床,床也不再是高中时期的铁架床上放一块木板,铺上床单那么简约。外观变化倒不是特别巨大,木床有了家的温馨。宿舍洁白的灯光下,照耀着对未来的期待。空调,电风扇,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应俱全,全新未开封的生活用品一套,一套整齐放在新生报到点,等待新来的同学们取走。一楼,尽头有着每个学校都有的共同点,“小卖部,”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来往购物的同学络绎不绝,源源不断,学习之余补充能量也很重要。

走过宿舍楼,映入眼帘的是教学楼,楼外印着一行大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我见过最大的教室,里面的灯光洁白无瑕,木质桌椅,简约、优美,讲台一侧巨大的屏幕上时时刻刻都充满了学习有关的资料,另一侧则是普通黑板便于讲解难点。讲桌在电脑台上,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此刻开始。

教学楼几十米外是:挥洒汗水自由拼搏的操场宽阔至极,仿佛一个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校园之中,操场中翠色欲流,柔软的草儿们生机勃勃。一侧篮球场,篮球爱好者的殿堂,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投射在球场上,篮筐高悬,球员们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汗水在空中交织成美妙的画面,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激情和挑战,带来无尽的欢乐与活力。

当然最最最重要的,民以食为天,食堂,共3层,每一层各具特色,厨师们在厨房里忙碌地挥舞着锅铲,用坚持和毅力诠释着美食背后的辛勤。炒菜,大米饭,面条,粥,饼,应有尽有,可以说容纳了我们国家大江南北的美食,川菜、鲁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赣菜,每一个菜系有着各具一格的调味,烹调方法、传统名菜,菜肴花样繁多,绚丽多彩,色、香、味、形无一不佳的风格特点,在青城大学的食堂不仅能大饱眼福、还能大饱口福,价格嘛自然是相当亲民。

知道了学校的大致环境,爷爷奶奶提议逛一逛校园,大学曾经也是奶奶无比向往的地方,我们慢步走过校园的每一栋大楼,奶奶说到“现在的环境相比于我们那个时候而言,已经非常非常好了。”路过河边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正座在边上钓鱼,脸上布满沧桑,气质却更显得宁静淡泊。在经过其身边,奶奶说话的声音被这位老者听后,说到“杨......”爷爷第一时间反应说到“老伴儿那位老者叫你。”奶奶听到自己名字后一时间站在原地没有前进,那个熟悉的声音在奶奶的脑海里飞速传播,“老师...”,那位老者放下鱼竿缓慢起身后转过身,看着奶奶,是“杨...”,奶奶“是我,老师。”老者笑了,他的笑容里充满了慈祥,让我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内心的宁静。

老者“那一别,匆忙,没有任何提前通知,当我知道在考试前就有人要那般对你的时候,我极力斥责他们的不公道行为,正因为这样没过几天我便被调离了工作岗位,中间去过很多学校教学,一波三折最后来到了青城大学教学至今。”

奶奶“当初的事,不提了,提多了都是泪流满面。”

老者“现在我们能在此相遇,莫不是你孙子要来这读书?”

奶奶“老师说的不错,我旁边这位便是这次的主角。”

老者仔细看着我,“好好好,年轻人很有魄力,很好,继续保持下去。”

奶奶座在那里陪老者(老师)聊了许久。

到了晚上爷爷奶奶在老者的安排下住进了宿舍,曾经梦想的大学奶奶住了一宿,这一宿奶奶与老者(老师)彻夜畅谈,第二天,早早爸爸便开车来学校接爷爷奶奶回家,奶奶对着昔日的恩师,鞠了一躬说道“老师谢谢。”转身上车离开了。老者挥手告别自己昔日的学生,老者(老师),一路上问了我很多有关奶奶的事,也和我说了以前奶奶读书的时候是多么的刻苦,“年轻人,带着你奶奶的那份心愿,好好努力,我相信未来的日子一片光明。”“嗯,谢谢,老师。”

新生报到,第一天,分配好班级,一一落座,老师们自我介绍,同学们自我介绍,大家算是正式认识了,因为我报考的是师范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会经常出校园和其他学校的小孩子接触,在其中我看到了做老师的辛勤、不易,用自己的热血铸成红烛为学生点亮前进的方向。虽然辛苦但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以后的教学方法,看着小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打动着我的心,这使我越发向往今后的教学工作。

不管前方道路如何崎岖不平,始终如一的坚信未来一片光明。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希望和期待,也有这个时代的焦虑和不安,但无论什么时代有梦的人,心里都有一团火,只要聚在一起火光就会越来越旺,永不熄灭,不管前路有多么漫长还是迎面而来的疾风骤雨,我们都要保持热爱,共赴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