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新娱乐打马球

后世骑兵的打造,实则牵涉一套庞大且繁杂的体系。

从兵员的选拔与训练,到马匹的饲养与管理,再到后勤的全面保障以及武器的合理配备,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至关重要,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骑兵的整体战斗力。

暂且不论马鞍、马镫、马蹄铁这些看似不起眼,实则对骑兵作战影响巨大的装备细节,也不提马刀、马槊等各类武器配备的复杂考量,更不说马种选育这种需要长期投入与专业技术的麻烦事。

单就战马本身的训练和培养而言,就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马匹生性胆小,面对战场上的各种突发状况和激烈声响,很容易受到惊吓而失控。

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系统且严格的脱敏训练,才能让它们逐渐适应战场环境。

在训练过程中,要让战马习惯战鼓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要让它们对喊杀声习以为常,还要让它们不畏惧士兵手中挥舞的火把,更要让它们对破空的箭矢无所畏惧等等。

只有经过这样全面且细致的训练,战马才能在战场上保持镇定,听从骑手的指挥。

其次,公马必须进行阉割处理。

这是因为,在战场上,公马一旦闻到敌方母马的气味,就会完全失去理智,变得疯狂不可控。

它们会不顾一切地朝着母马的方向奔去,完全不顾及骑手的命令和战场上的局势,这无疑会给整个骑兵队伍带来极大的混乱和危险。

此外,战马的日常培养成本极高,是普通士兵的数倍之多。

这不仅仅体现在马匹的饲养上,还包括马厩的建设、兽医的照顾、训练场地的维护等各个方面。

而在高强度训练和作战时,仅靠草料远远不能满足战马的需求。

草料虽然能提供一定的能量,但无法满足战马在高强度活动下对营养的需求。

此时,还必须为战马补足精粮,这些精粮能为战马提供充足的能量,让它们保持旺盛的精力;要保证充足的清水供应,让战马随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还要添加适量的盐巴,以调节战马的生理机能。

因此,要组建一支合格的轻骑兵部队,首要条件就是确保充足的粮食供应。

没有稳定的后勤保障,任何骑兵建设计划都难以顺利开展。

易峟率领着众人,一路走走停停,不紧不慢地执行着以战代练的计划,终于缓缓抵达了攸地。

随着他们愈发深入东土这片土地,原本肆虐的干旱之势渐渐有了缓和的迹象,降雨也愈发频繁起来。

干燥得仿佛要冒烟的空气里,渐渐多了几分湿润。

昨夜,似乎就有一场淅淅沥沥的细雨悄然降临,慰藉干渴已久的大地,滋润着每一株草木。

瞧那树叶尖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微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

这些珍贵的甘霖,对于久旱的田野而言,无疑是场及时雨,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下过雨后,道路中间的车辙里蓄着积水,车轮在泥泞中缓缓滚动着,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每前进一步都显得有些吃力。

远处攸地城邑渐渐映入眼帘,那夯土筑成的城墙在炽热的空气中微微颤动着,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城墙虽然并不高大,但历经风雨的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守护着这方土地。

攸地的攸侯喜,长期坐镇在东土之地,与历代商王都素来亲厚,关系极为密切。

商族人说攸侯喜深谙东土的风土人情,对夷人的族邑情况更是了如指掌。

易峟心中暗自思忖,如果能够拜访到攸侯喜,那对于了解东土夷人最新的族邑情况,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于是,易峟当机立断,命人在远离攸地城邑的地方驻扎下来。

第二天清晨,易峟便立即派遣子坚和石库水前往城中联络攸侯喜。

他再三叮嘱两人,一定要礼貌周全,将拜访之意诚恳地传达给攸侯喜。

送走了两人之后,易峟在驻地中缓缓地踱着步。

他时而驻足,凝视着远方,目光深邃,似在思索着即将与攸侯喜的会面;时而微微皱眉,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夷人族邑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

忽然,易峟的视线被前方喧闹的人群吸引住了。

只见两组多马羌的勇士们正各自牵着束着尾巴的马匹,精神抖擞地站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准备学习打马球。

他们身姿矫健,眼神中透露出兴奋和期待。

那马匹也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不时地甩动着尾巴,发出欢快的嘶鸣声。

这打马球,正是易峟向多马羌推广的新式娱乐活动。

多马羌人擅长骑马,他希望多马羌人能够通过这项极具观赏性的活动,在娱乐中提高控马技巧,还能增强团队配合意识。

顺带掌握和领会一些轻骑兵的动作战术要领,为日后可能面临的战斗做好准备。

而且,如果马匹习惯了打马球,适应了嘈杂的环境,也有助于马匹的战场脱敏训练。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易峟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

先有几匹马飞驰而过,马蹄踏起的瞬间,扬起一片片尘土与草皮,在空中肆意飞舞,为这热烈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狂野的气息。

场地中央,那颗木质马球在球员们手中紧握的木棍下,如同灵动的游龙,快速穿梭。

球员们身姿矫健,紧紧追随着马球的轨迹,每次挥动木棍都带着力度与方向,马球在他们的操控下,时而高高飞起,时而贴地疾行。

队伍前方,两个什长紧紧盯着马球和球员们的动作,不放过任何细节。

只见他们熟练地操控着缰绳,向各自的队友演示着击球的动作和技巧。

他们时而侧身挥杆,时而俯身击球,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行云流水。

与此同时,他们也扯着嗓子,大声讲解着比赛的规则,声音洪亮而清晰,在训练场上空回荡。

队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什长的讲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什长的动作,不时微微点头示意,脸上满是认真与专注。

待什长讲解完毕,他们便迫不及待地跨上马背,紧紧握住缰绳,眼神中透露出兴奋与坚定,迅速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

一时间,训练场上马蹄声、呼喊声、木棍击球声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