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上架了

不知不觉就折腾到上架了,正好借这个机会对目前的情况做个总结分析,赛博升堂,如何评价《从狼开始》这本小说。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作为一本网文小说看,《从狼》绝对是失败的,这没啥好掩饰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写到现在我好像没发现有任何爽点的桥段,整本剧情发展到现在,整个剧情基调走向都是偏阴暗的,主角虽然马马虎虎活到了现在,但也只能说是勉强活着,甚至可以说有些憋屈,哪怕是目前人类方明面上的顶流(真的)战力,但好像根本没有什么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惊人表现。

这像主角的样子吗?说好的嘎嘎乱杀呢?

本来大家哥们平时在三次元打工上班就够坐牢了,下班好不容易歇着看本小说,结果又在书里坐牢,你不凉谁凉是吧,hh。

大家是来找乐子的!不是来坐牢的!

(ps:我现在都不敢看评论,不用想肯定是各位的亲切问候,请尽情的辱骂我吧)

好吧,反正凉也就凉了,我也就心态放平按照原先的预想把剧情写完完结就好,当长长经验,争取下一本再接再厉。

说来也惭愧,其实我在此前压根就没看过什么网文,完全就是觉得我上我也行的心态,唯一看过看完的一本,是初中时期看的土豆的斗破。

顺便一提,现在差不多40万字下来,按照原先的剧情预想,应该只是走了五分之一的进度而已,也就是说全部生下来大概要200万字?不爆更真是写到猴年马月去了。

为什么想要写小说?理由很多,肯定是想赚钱是吧,而且都有种我上我也行的心态,结果只有真实试过之后,才知道你上你真不行。

网文是一个隐形门槛非常高的行业,光是毒点我就不知道踩了多少个,没有多少一本封神的天才,既然没有天赋,那你就只能坚持,学习,失败,再坚持,再失败。

现在社会外界的声音太多,你的声音太小,就只能平心定气,坚持下去,然后吸取经验教训。

好了,鸡汤不要太多,再说说写《从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和理由。

各位勇士既然能看到现在,应该注意到书里有很多游戏的情节和字眼吧?

是的,帅比作者是个游戏发烧友,而且很喜欢研究一些游戏里的设定,《从狼》里的很多重要设定都是从各种游戏里面缝合过来的,究极缝合怪。

这里顺便一一写明出处,就顺便当是个游戏推荐。

一开始最明显的,郊狼从一个大雨倾盆的都海世界醒来,这个情节就是缝合了《雨世界》里的世界观,还有重要角色迭代器「屋旁青草」,也是缝(chao)合(xi)了游戏里迭代器的设定,就连取名的名字格式也非常相似。

「屋旁青草」这个名字,来源是前酥联的一首经典曲目《屋旁的青草》,歌颂航天与思念故乡的,很好听,也非常符合这个深空探索空间站的设定。

总之蛞蝓猫可爱捏。

还有主角人格分裂这个设定,缝合了《极乐迪斯科》里主角哈里的人格思维设定,当时玩这游戏非常上头,很喜欢里面人格拌嘴的表现方式,觉得非常的新奇,就试着搬了过来,结果读起来又像是一个毒点,我淦。

还有就是,书里一个最重要的设定是「熵平衡崩溃」。

这里再次简单复习一遍,这个设定的意思是,一定时空里的「熵平衡」变化是有一个固定的稳定值的,不会轻易出现巨大的熵增熵减波动,一旦出现额外的熵减现象,时空世界会生成相应的熵增现象作为补充,从而维持熵平衡的稳定值。

听起来有点不好理解,举个不严谨的例子就是,你有一天突然捡到了一张毛爷爷,这是好事,属于熵减现象。

但既然你捡到了毛爷爷,那么就有人丢了一张毛爷爷,这是坏事,属于熵增现象,两者一减一增抵消了,就属于所谓的熵平衡。

再粗暴点理解就是,好的东西和事,就是属于熵减。坏的东西和事,属于熵增。

这也是缝合《极乐迪斯科》里面的设定,游戏里有一种名为「灰域」的物质,这种物质的设定不好解释,表现是能让一切物理法则失效,生命也迎来终点,将一切变成「无」。

灰域出现属于特殊的「熵增」现象,一旦这东西堆积过多,世界就会迎来毁灭,进入宇宙热寂。

那么这玩意是怎么来的呢?

游戏里设定,有一帮叫「无罪者」的人,这种特殊的人能够看见未来,准确讲是能看到不同的未来世界线,也就是所谓的预测未来。

预测未来和多重世界线并不是稀罕的设定,而且预测也只是预测而已,想要把现实推向预测的未来世界线,还是需要无罪者自身的努力,有点像游戏SL一样,有点麻烦。

但是这时候,有一帮无罪者动起了歪心思,既然能够预测未来,那是不是也能预测未来世界的科技产物?然后记住科技产物的技术原理,回到现实世界直接给搓出来,这样不就大大加速了世界科技文明的进程,也顺便加强了己方的技术实力优势?

可能大家没看懂这段,打个比方就是你穿越回了古代,凭借现代人的知识手搓出一台内燃机的那种情况,然后开始在古代世界嘎嘎乱杀,快进到世界大一统的那种情节。

毫无疑问,手搓内燃机绝对是额外的熵减现象。

游戏里那些「无罪者」的操作也是类似这样的,凭借预测未来的能力,直接记住未来世界出现的科技产物技术原理,然后回到现实从无到有直接搓出来,从而建立技术优势快速积累自己的资金技术优势,最后更顺利的把世界推向自己想要的世界线发展。

但这明显是在卡BUG,属于额外的「熵减」现象,按照游戏设定,这是在破坏时空结构的稳定性,作为「熵增」补偿,来自未来世界的「新奇」科技造物一旦被制造出来,那么这个时空世界就会诞生更多的「灰域」,一点点侵蚀世界,加速世界的毁灭进度。

既然副作用后果这么严重,那么这些无罪者有停手了吗?

当然没有啦,灰域出现只是苦了苦人民百姓而已,无罪者的钱包可就是塞的满满当当了,有什么能比赚钱更重要?

是不是很像所谓的贷款,只不过这里的操作是在贷未来。

这种操作一出现,其他无罪者都蒙了,而且都不得不加入进来,因为靠预测未来制造「新奇」的操作来钱实在太快了,而且你不干,就等着被别人侵吞吃干抹净,当一辈子穷光蛋,难有翻身之日。

这其实是一个死局。

所以,游戏历史里的无罪者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而且或多或少都制造了「新奇」,只有一少部分的无罪者老老实实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世界。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代价就是这个世界的灰域猛增,百年时间后,热寂毁灭即将到来。

但是,谁管死后洪水滔天?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

而回到小说里,主角所在的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嗝屁拉闸的,越来越多人注意到梦中世界其实就是未来世界后,也学起那些无罪者的操作,去挖掘未来世界的科技技术,比如人形体技术和基因改造技术,书里有暗示过的。

这两样技术就是书里的「新奇」,附身者其实也走上了游戏里无罪者的末路,一旦对未来世界了解研究的越深,现实世界熵平衡崩溃的到来就会越快,这其实就是一个死局。

就像核威慑一样,你不去发掘,你就一定会被其他人威胁恐吓,但如果大家都去搞这个,那么世界也就快玩完了。

所以,书里有个毒点,不是一开始见到屋旁青草吗,她告诉主角世界末日即将到来,但就是谜语人不说是怎样的末日,也不说降临的时间,和灾害具体发生在哪里吗。

其实不是不能说,而是一说了就会立刻加速熵平衡崩溃的到来,因为预知未来也算是一种隐性的熵减现象。

换言之,现实世界的熵平衡崩溃已经积重难返,必须要死这么多人,属于必然发生事件。

不过那时候没处理好,读起来像个帅比谜语人,该罚。

和《极乐迪斯科》特殊的熵增现象「灰域」不同,书里的熵平衡崩溃表现是时空重叠,来自未来世界的机械生命体开始从时空隧道「倒悬海」开始入侵现实世界。

倒悬海影响范围内的物理法则失效,城市也开始像未来世界那样拥有了生命在疯长,活人变成嗜血的怪物,城市变成了一片炼狱,生命禁区。

(ps:倒悬海逆流雨的表现参考了隔壁的鸣潮)

只有那些经济发展一般地区幸存了下来,比如乡下农村之类的地方,以及第三发展国家。

说到城市拥有生命疯长这个设定表现,也是缝合过来的,不过缝的不是游戏,而是一本老古董漫画。

——《Blame!》

冷门神作,在我心中的地位是能和剑风传奇坐一桌的档次。

简单介绍一下剧情就是,遥远未来的世界,城市网络失控,水泥城市疯狂扩张增殖,人类被视为非法入侵者被城市安全警卫追杀,几近灭亡。

最后,失控的城市扩张到了太阳系那个大小,幸存的人类只能像老鼠一样苟活在这个水泥迷宫里,整天被一堆机械怪物追杀。

漫画的主角「雾亥」是个特殊的安全警卫,任务是找到拥有遗传因子的人类,然后前往网络球帮助人类重新获得城市的控制权,从而拯救人类。

三言两语说不清,反正大概就是这么回事,这本漫画里刻画的巨大都市建筑集群的形象非常震撼,巨他妈的有科幻感,这也是小说里戴森球超构系统的重要设定来源。

不管合不合理,但就是觉得巨他妈的酷,巨他妈的科幻,可以说就是为了这个设定,为了这碟醋,我才写的这本小说。

既然要写科幻,不够「大」怎么行,一定要大,格局要大,尤其是世界观一定要大,不大没那味,不大我不写。

而且,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取得戴森球系统的最高权限,这个目标也是参考了《blame》的剧情,以及另一本前酥联的小说《路边野餐》。

还有什么缝合的来着?哦对,那个人形体的设定也是缝合的,来自最近两年的一个恐怖游戏《信号》,以及一个刚宣布停服的某二次元枪娘游戏。

不是说书里有个「灵魂信号论」的设定吗?这个设定就是缝合这个恐怖游戏《信号》里的。

怎么个事呢?简单讲就是,这个恐怖游戏有个重要的设定是,人的灵魂很可能是一种特殊的信号,既存在于脑子里,也游离于空气中。

而且人死了以后,灵魂并没有消失,而是像信号断线一样回到了宇宙空间中游荡,而且不受时空限制,只要能制造出死者生前相似的大脑矩阵回路(忘了),并激活运行,重新把灵魂信号接收回来,那么理论上是能让人死而复生的。

但就是会失忆,可以把记忆理解为身体里的本地数据。

哦,还有那个心流场的设定,这个就很常见了,隔壁高达里的新人类那种,精神共振就是新人类做法发功的表现,《信号》里叫「生物共振」。

书里的设定是,未来的人类大脑开发到了一种新境界,足够强大的脑量子信号配合强大的城市网络接收系统,能让人直接动动脑子就能上网,所以并没有走上赛博朋克的道路。

理论上讲,进化后的人类配合上完全体的戴森球系统,就是那个权限「唤」,人类就是神,未来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将进一步解放,但这一步最后没有抵达,具体原因可以参考隔壁《原子之心》的剧情。

以上就是《从狼》创作时的各种缝合灵感要素了,看到这里就可以发现,要素实在是太多太杂了,可以想象读起来一定很难受,全他马的是私活自嗨。

说好的「进化」呢?怎么连个发育时间都没有就搁着疯狂推剧情了?挂羊头卖狗肉是吧?

该罚。

必须得承认,进化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由进化引出来的,映射现实的故事,才是帅比作者真正想要写的。

这也是这本书会放在科幻的缘故。

历史是曾经的科幻,现实是正在发生的科幻,未来是还没发生的科幻。

关注现实,就是在关注未来。

科幻当然能天马行空空想世界,但一定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痴人说梦,否则就是空中阁楼海市蜃楼。

亦真亦假,描写那种有可能发生的未来,才能获取那种科幻的,既陌生又熟悉的代入感。

基于现实,主角崔继阳的经历形象也是这样塑造的。

一个原本躺平摆烂感情麻木的普通人,结果因为一次特殊的机遇逐渐走上了时代风口。

所以在一开始,主角没有什么称王成神的远大目标,也没有什么什么拯救苍生的伟大宏愿。

而是随波逐流,在末世不断挣扎求生,不断变强获得力量,不断认识世界荒唐真相的过程里,逐渐找回曾经死去的理想。

也是属于人类的终极理想,只能说懂得都懂,别担心不会鉴证的,太露骨了反而没意思,像个魔怔人天天念经那样。

一开始,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塑造主角的性格形象,不过后来作者三次元那边发生了一些破事后,我才大致确定主角一个最重要的特质。

那就是得有人情味,得是一个明事理人情,三观正常且拥有强大共情力的普通人。

得他马是个好人。

借用《极乐迪斯科》里的经典台词就是,「你拥有一个广阔而浩瀚的灵魂」,就像各位屏幕前的帅比一样。

所以,称王成神君临世界的格局还是太小了些,尤其是对于科幻小说来说,咱们看不上。

咱们应该走上一条让芸芸众生成神之路。

——

OK,最后做一个总结,现在来看,写这本小说的事前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要素实在太多太杂了,而且也一点都不爽,你一个刚入门的扑街根本没有实力去写这么宏大设定的小说,你不扑街谁扑街?

好吧,其实现实也往往总是这样,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你完全准备以后才开始。

但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不去写,那就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你不去做,就永远也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实现。

很多时候,仅仅是存在,就足够让人热泪盈眶。

不知不觉就写了快五千字,怎么牛魔的我写正文的时候就没这么顺?阿米诺斯。

总之总之,谢谢各位能来看我写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