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入城

面对主动打开的城门,李察的军队并没有一拥而入。

虽然他们的确很想一拥而入,但是,看着走在最前面的军队,他们还是停止了自己的脚步。

毕竟犯不上比特使大人先入城。

既然城门打开了,想必一定是能买到食物的。

即使是城里没有足够的商人,也可以朝当地的领主买下他储备的食物。

带着这样一种乐观的情绪,李察的军队陆陆续续的开始在城外驻扎打猎,还有少部分准备跟在李察身后进城消费。

当然他们肯定不是去买粮食的。

打了这么久的仗,现在粮食已经有李察供应了。

他们如果自备粮食,那么他们买的越多亏的越多。

既然有雇主买单,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自己买单呢?

一旦涉及到钱上的事情,雇佣兵们就会变得尤其精明。

看见军队没有一股脑乱,纷纷的走进来抢夺城池,策勒城的领主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现在的手心里都攥出了一把汗。

毕竟如果这样开门,对面的军队就直接冲进来的话,那么他已经不敢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虽然这座城镇的外围是一层矮矮的石墙,里面还有他的城堡。

但是一旦那些人涌了进来,很快就会把他的住在外面的工匠给抢光。

那他后面几年找谁收税去?

而没有税,他又没法雇的起雇佣兵。

没有雇佣兵的话,他就没办法在和周围领主的争端之中打赢战争。

不过他现在算是赌对了。

没有引发什么大的事情。

怦怦跳的心脏又慢慢恢复平静。

今天发生的事情对于常年只是在和邻居凑出几千人,为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大打出手的他来说,实在是有些太刺激了。

在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反应过来了。

这个自称教廷特使的男人带着这么大的一支军队来到这里是要干什么。

难不成是为了偷偷摸摸的过来做什么?

策勒城的领主眉头一皱,准备在接待李察之后转身回去。

这么大的事情,当然不能不通知一下姻亲。

无论李察和他的军队为何而来,这毕竟是十多万大军。

也许,这个地区之后的局势就要永远永远的改变了。

忽然,他有了一种看见只存在于口口相传的传说之中的事件的感觉。

明明这个季节并不热,甚至有点冷。

但是他的心里莫名其妙涌上了一丝急切。

这么重要的事情,晚一天传过去都会浪费很多价值。

就这样想着,然后他情不自禁的加快了脚步。

既然李察的到来已经是必然,他快一点迎接反而能快一点回去报信,身为教宗特使,想必李察也不至于把他扣下来当人质。

如果扣下他当人质,他反而可以放心了,在这个时代,如果无理由的杀掉一位贵族,可是会获得广泛的恶名的。

教宗的意志已经太久太久没有笼罩在帝国的北部了,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一位特使,想必也不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堆恶名的。

无论这个特使是想要来干什么,收钱收贿赂还是发动圣战,都离不开一个不错的名声。

如果来的人是其他的身份,他还可能要忐忑一下,但是来的是教宗特使,他反而有些有恃无恐起来。

通往李察军营的道路很开阔,他走在路上反而思考起来要提出什么条件。

眼前的特使来到这里肯定是有需求的,那么即使他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来承担这一份需求,也可以穿针搭线赚取利益与人情。

“你就是这里的领主?”李察停下了身下的马,然后端详起来站在他身前呵呵傻笑的这个年轻人。

第一眼看上去好像有点傻,但是如果认真的看第二眼就会对这个年轻人有所改观。

因为只要看了第二眼,就会发现以前这个年轻人可能是真的傻。

策勒城的领主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仍然没有发现他已经被李察评价为傻乎乎的了。

不过他的这副表现也成功地迎来了李察身旁传令兵的不满,现在他家大人可是有身份的人了。

传令兵自动提高了李察的身份,至于他现在当然也是有身份的跟班了。

“喂。”一道声音从传令兵口中响起响起。

被这道声音惊醒的领主,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发现了发出这个声音的传令兵。

仅仅是一个传令兵,也敢这样对他,不过还没等他发火,意识到自己遇见了谁的小领主,就已经开始毕恭毕敬。

那可是很久都没来一次的教宗特使大人,其实他之前还抱有一些想要利益的想法,但是在见到李察的那一刻,他的心里便只剩虔诚。

俗话说的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在教宗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里也一样。

那些距离教宗很近的亚平宁各邦国恨不得不断的排斥教宗的影响力,甚至会把城邦里的李察换成自己人。

即使是教皇想要收复这些主教的任命权也可能无功而返。

如果通过和平手段派过去的李察可能会莫名其妙的暴毙,或者会直接拒不承认。

如果通过军队强行送主教过去,首先教皇国的军队很难打过其他邦国的军队。

其实每送一次都是一笔巨大的花费,他能送一次,那之后还能送第二次吗?

更不要说,之后的驻军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但是对于帝国北方的各个诸侯来说,教宗特使的到来倒是让他们举起双手双脚热烈欢迎——如果这个特使的到来没有涉及到他们的利益的话。

距离产生美在这一刻真真实实的生效了。

毕竟教宗平时除了任命帝国内部的三个宗教选侯国的人员之外,其他的事务并不干涉。

而且来源于教廷的任命权也在一步步挤,是从一开始的可以任命大量职位到之后的只能任命主教。

而现在即使连主教也不能任命了,而是需要当地提交名单来指定下一任的继任者。

而这个继任者往往是已经经过了角逐夺得了继承,下一任大主教的人才能报到教皇面前。

所以教皇能够让谁当这些宗教选侯国的大主教也是不能够自己决定的,只能走一下形式上的面子,保持批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