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福王府
- 饿殍:明末千里行之兴明
- 姒钦诩
- 1651字
- 2025-02-07 11:08:32
洛阳福王府的琉璃瓦在洛阳城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远远望去,整座王府就像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府内,福王朱常洵正躺在铺着波斯地毯的暖阁里,享受着春日暖阳。他身下的紫檀木榻上铺着柔软的貂皮,榻边摆着一盘晶莹剔透的葡萄,每一颗都像是刚从西域快马加鞭送来的珍品。
“王爷,今日的早膳已经备好了。“一个身着锦绣的侍女轻声禀报。
福王懒洋洋地挥了挥手,示意她退下。
他的目光落在暖阁一角的那只鎏金铜炉上,炉中燃着名贵的龙涎香,袅袅青烟在空气中缭绕,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福王深吸一口气,仿佛这香气能让他忘记一切烦恼。
然而,福王的烦恼并没有因为龙涎香的香气而消散。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榻边的扶手。
最近,他总觉得有些不安,仿佛有什么事情正在暗中酝酿,而他却一无所知。
“王爷,您怎么了?“一个娇媚的声音从暖阁外传来,紧接着,一个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款款走了进来。她是福王最宠爱的侧妃,手中捧着一只精致的玉碗,碗中盛着刚刚炖好的燕窝。
福王看了她一眼,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什么,只是最近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
侧妃将玉碗放在福王面前,柔声说道:“王爷,您可是大明的福王,天下还有什么能让您烦心的呢?“
福王叹了口气,端起玉碗,轻轻搅动着碗中的燕窝。
他的目光透过暖阁的雕花窗棂,望向远处的花园。花园中,假山流水,亭台楼阁,处处彰显着王府的奢华与气派。然而,福王的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你说得对,本王是福王,天下还有什么能让本王烦心的呢?“福王自嘲地笑了笑,将碗中的燕窝一饮而尽。
然而,福王并不知道,他的烦恼才刚刚开始。
远在京师的紫禁城内,天启帝倚在龙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目光透过雕花的窗棂,仿佛能望见千里之外的洛阳城。
他忽然轻笑一声,对身旁的魏忠贤说道:“梁良这小子,倒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也不枉朕力排众议,让他如此年少便成了大明最年轻的举人。”
魏忠贤微微躬身,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仿佛那笑容是从他骨子里挤出来的:“陛下圣明,梁良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起来——这梁良,自己也得赶紧结交一番,可别让那些东林党人抢了先机。
天启帝眯了眯眼,语气忽然变得意味深长:“至于福王嘛……盯着点。他从香山澳买火炮、养私军的事,朕不是不知道。
不过,现在还不是动他的时候。”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暂且留着他,等日后爆雷了,就拿他开刀吧。福王府……可是富得流油啊。”
魏忠贤连忙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谄媚:“陛下英明!福王那点小动作,哪能逃得过您的法眼?他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呢。”
天启帝轻笑一声,目光悠远,仿佛在回忆什么:“这一幕,倒是让朕想起了正德帝纵容宁王的时候。呵,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魏忠贤附和道:“陛下说得是。不过,福王可比不上宁王,他不过是仗着当年万历爷的宠爱,才敢如此放肆。”
提到万历,天启帝的眼神微微一暗。当年万历皇帝为了立福王为太子,与群臣争得面红耳赤,甚至闹出了“国本之争”。
可惜,最终万历还是妥协了,福王也只能乖乖去就藩。想到这里,天启帝不禁冷笑:“福王啊福王,你当年差点就成了皇太子,如今却只能窝在洛阳,心里怕是憋屈得很吧?”
魏忠贤低声笑道:“陛下说得极是。福王这种人,就像那爬上山的人,登高望远后便不肯下来了。若是让他从山下重新开始,他哪会甘心?”
天启帝点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更何况,他还勾结努尔哈赤,真是胆大包天。看来,这皇位的诱惑,还真是大得让人连命都不要了。”
魏忠贤连忙接话:“陛下放心,福王那点小动作,翻不起什么大浪。倒是梁良那边,奴才觉得,可以多加留意。”
天启帝摆摆手,语气轻松:“随你吧。不过,记住一点——别让东林党人抢先了。”
魏忠贤连忙应声:“奴才明白。”
东林党人势大,天启有意放纵魏忠贤,用来制衡东林党人。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传来几声鸟鸣。
天启帝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嘴角却依旧挂着那抹意味深长的笑。
而魏忠贤则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如何拉拢梁良,顺便给福王再添一把火。
远处,夕阳西下,紫禁城的琉璃瓦在余晖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