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迩英阁点进士

王尧臣回应道,“劳烦杨副都知回复官家,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筛选出殿试中优秀的五份答卷。”

还能咋办,肯定是按官家的意思去办啊。

少休息几天就能在官家面前刷出好感,等于白赚的买卖。

杨怀敏只是来传个话,目的达到就没有留下的理由了,

“有王枢密副使这句话,那怀敏可以回去交差了。”

等人一走,孙抃的笑脸立马垮下来,暗骂一句没种的老太监。

王拱辰神情冷淡,端着茶碗云淡风轻的吃茶,官家要钦点姜塬为状元,他有意见却无法阻止。

而且在劝谏官家施恩属于撞刀尖上,吃力不讨好。

想要打击姜塬,唯有入仕之后,看他官品是否端得正,政绩高低等因素,才好上奏进行弹劾。

“两位,这几天咱们就多辛苦一下,把官家的旨意先办妥了再说。”

王尧臣对着他们两人说道,实际上阅试官不只有三人,另外还有十几人官员打下手呢。

……

姜宅。

殿试虽然落幕了,姜塬依旧手不释卷,待在屋子里继续看书,主要是在宋明清时期保持读书人的形象,绝对是最有利的一件事情。

“小郎君睡了吗?”

门外忽传窦素娥的嗓音。

姜塬放下书卷,起身走去开门,却见眼前的妙龄女子显然经过梳妆打扮,乌黑的秀发,丝丝干净透着芳香,两支珠簪插在发髻里,显得气质素雅。

明艳的脸蛋儿施着恰到好处的淡妆,丹唇点绛,不禁的想让人吃一口胭脂。

而且窦素娥丰腴的娇躯,只穿着较为单薄的衣裳,虽然没暴露出大片的肌肤,也勾勒出优美的曲线了。

姜塬目光肆意妄为的落去,他选中的厨娘,除了厨艺品行过关,相貌身材方面也不例外。

秀色可餐,他必须把四个字都落实到位,今日窦素娥一改往日的形象,让人错愕不及。

瞬间开起玩笑说道,“素娥深夜敲响主君屋子,又如此打扮,是想侍寝了吗?”

“没有,你别多想,我只负责主君的伙食,憋不住就去找妙琴。”

窦素娥脸颊红扑扑的回应,她可是知道邢妙琴每天都会钻进木桶伺候姜塬沐浴。

要说没点猫腻,谁会信啊!

也就是邢妙琴一直没有显孕,待遇又无变化,才让人安心一些。

接着她又说道,“小郎君已经考完殿试,想来空闲不少,我想学点书中的知识,你能教吗?”

“可以,就是担心你嫌弃读书无趣,难以坚持下去。”

姜塬很乐意窦素娥学多一点知识,爽快的答应了。

窦素娥闻言,顿时欣喜不已,她按照嫂子的指示来找姜塬请教学识,中途忧虑着会被拒绝呢。

倏然,她被披上一件外袍。

“天气还没暖和,你穿那么少把身子冻坏,我明日岂不是要饿肚子了?”

姜塬脱下他的外袍,给窦素娥穿上,轻车熟路牵着她的皓腕入屋子。

窦素娥低着螓首,让人无法看清她的脸颊,柔声道,“就算我生病了,也不会耽误小郎君的饮食。”

“这算什么话?我就是那么的无情?”姜塬语气稍重。

书案前,他把窦素娥安置在火盆一旁,等宅子扩建后,自会有独立的书斋。

“还不放手吗?”

窦素娥坐定后,她的右手依旧被少年握住,虽然对方掌心很温暖,不舍得离开,芳心羞涩却是羞涩的提出距离。

姜塬脸皮够厚,扯了个借口,说道,“你这巧手每日为我做饭,就是想着多心疼一会儿。”

“说不过你!”

窦素娥蓦然放弃了挣扎,甚至因为姜塬记得她的功劳,心里反而颇为开心。

嫂子提议真有效,短短的时间,她跟小郎君亲近不少,往后要抓住两人独处的机会才行。

然后她另一个手伸到腰后,拔出一本线装书籍,说道,

“教我尚书!”

书是乱拿的,学啥不重要。

姜塬心想早有准备啊,翻开尚书的第一页,从头讲解给窦素娥听,不吝啬的传道授业。

日后不介意换成另一种方式!

……

皇祐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大内宫城•迩英阁。

王尧臣等人身穿紫袍,腰挂紫金鱼袋,神情恭敬的面向赵祯。

经过五天的时间,他们快速评定出殿试中最优秀的五份答卷,供官家阅览定名次。

代价嘛,黑眼圈明显的加重,面色也憔悴了。

姜塬卷子肯定也塞进去了,不过对方写的文章可圈可点,被定为状元也不离谱。

特别是他的咏志诗,感染力太强了。

猛猛的加分。

连王拱辰也无话可说。

迩英阁不算一个政治严肃的地方,所以赵祯君臣较为放松,他也没端着身子坐。

此刻手拿一份殿试答卷,聚精会神的看着,该演的戏绝不能缺,省得做事太粗糙。

“雪压寒松腰愈挺,风欺劲节立寒庭。”

“已许此心同日月,风雷日夜作龙鸣。”

“李清臣的《咏松竹》甚是可以,寒风、松竹表现出一个人的品格和毅力,心志比日月,抱负如风雷,擢为殿试甲科第四吧。”

赵祯已经连续看过两份答卷,将他们划入一甲之中,进士第三、四、五名已经定下。

北宋时期一甲二甲之类的人数不固定,诸如一甲可能只录取一人。

说着提起朱笔,在试卷上画押。

随后赵祯再取起一份答卷,是一个名为郑獬的考生所写,策、论的精彩程度让人频频点头。

咏志诗《登高述怀》

“危峰独上觉身轻,云海苍茫足下生。”

“莫道前途多险隘,孤鸿已渡九万程。”

“这诗中的立意比前面考生要深些,将危峰、云海,前路可能遇到的困难、最后以大鹏意境结尾,彰显出此人的志向非比寻常。”

赵祯读之生出一种冲动,想钦点郑獬为状元了。

也是他念着姜塬的好,克制住情绪。

王拱辰抓住机会捣乱,拱手道,“臣认为郑獬可为延魁。”

延魁就是状元的意思。

“你又急?”

赵祯回应一声,不再理会王拱辰,就算郑獬答卷比姜塬厉害,这次他铁了心要弥补恩赐。

不错不错!

文章的水平跟郑獬不落下风,两人的楷体同样工整清晰。

崇政殿要比贡院的号舍暖和多了,所以在字迹上姜塬没法拉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