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陈列没什么好做的吗?
《好陈列胜过好导购》出版至今已有七年,曾经长期占据同类图书销量榜第一名的位置。但此书仅仅涵盖女装类品牌,一些经营男装、运动服、儿童类服装品牌的读者反映,理解起来有点困难。为照顾到更多“小伙伴”,特将此书进行大面积升级。
此次升级,全书以“女装”和“商务男装”为脚本进行答疑解惑,解决陈列师与店长们在日常陈列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至于童装、男女潮牌、休闲、运动、快时尚、鞋类和家居等品类,不过是女装与商务男装的变种而已。
开篇之前,先解决一个问题:陈列没什么好做的吗?
以此为序,源于去年年底的一篇短文——《区域陈列师职责》。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一名区域陈列师每周的陈列调整次数至少为20次。于是有个小伙伴留言:“一个月调20次陈列很容易啊,我30分钟就能搞定一家店的陈列,重点是陈列没啥好调的呀,陈列做起来也没意思……”
我问:你确定陈列没啥好调的?你这几天调过陈列吗?
他答:调过呀,两家商务男装店和两家童装店。
我问:那你告诉我,两家商务男装店的正装销量占比分别是多少?
他答:这?……(一脸疑惑)
我问:男装休闲外套销售第一品类是羽绒服还是大衣?分别卖了多少件?他答:啊?……(二脸迷茫)
我问:两家童装店男女童装销量比例是多少?
他答:哈?……(三脸沧桑)
我问:上周女童外套第一品类是什么?
他答:做陈列还要管这些啊?
我说:你不管这些,这陈列是咋调的?凭感觉啊?他答:不是凭感觉呀,讲美感的!
我问:你在你们公司做陈列多久了?
他答:两年了。
我问:你这两年是怎么过来的?你是如何在这个岗位上待到今天的?
他答:我很忙的,有很多事情要做……(此处省略N多字)
是不是很多时候陈列真的没啥好调的呢?30分钟就能调好一家店呢?是,只是这种情况极为少见,而且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1.本周无新品上市——若两周或三周上一次新品,中间会有没上新品的时候。
2.销售结构无变化——如两种类别的产品销售比例长期稳定,预计下周的销售贡献主力与上周相同,无须扩大或压缩陈列面积,也无须变动主力销售区的货品陈列位置。
3.库存结构无变化——主力销售系列(或品类)的库存仍然最大,这源于下单时赌对了。
条件1、2经常出现,但条件3却极为罕见,因为畅销的产品卖得快,库存结构必然会产生变化,所以条件3只会偶尔出现。也就是说,30分钟陈列好一家店铺的情况,只会偶尔出现。
三个条件同时产生,这种偶然现象出现在一两家店铺是正常的,但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大部分店铺身上。况且,即使偶尔出现,陈列也需要从头捋一遍,绝不是30分钟就能搞定的。所以,每周的陈列工作是有很大调整空间的。
案例中的小伙伴说“陈列做起来也没意思”,是因为他觉得调陈列的作用不大,没有成就感。那么,陈列真的没多大作用吗?
我问三个问题,你有过以下三种偶然经历吗?
1.调整陈列后,销售业绩上升。
2.主推某款产品后,快速卖断货。
3.陈列做得简洁大气,平均折扣上升。
以上三种现象对应的分别是业绩、售罄和折扣。陈列能够起到的作用,正是帮助终端店铺实现“销量最大化”“库存最小化”和“折让最小化”。而这三项,恰恰是店铺利润的核心三要素,你说陈列的作用大不大呢?
陈列的三大作用:
1.销量最大化
2.库存最小化
3.折让最小化
一名优秀的陈列师,可以让上述三种偶然现象在自己所服务的区域变成必然,概括起来分别是:
1.帮助终端“销售数量最大化”来提升业绩。
2.帮助终端“库存数量最小化”来提高售罄。
3.帮助终端“优质客流最大化”来降低折让(提升平均折扣)。
综上所述,陈列不是没什么好做的,而是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