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二 和孩子共同成长
- 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0~3岁)
- 胡慎之 曾路
- 998字
- 2025-02-12 17:18:38
我一直认为做父母是我们再一次成长的机会,当然也有可能是一场悲剧的开始。
据调查,产妇患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0%左右,也就是说,100名产妇中就有大约20人在生完宝宝后会患上产后抑郁。
早年,人们可能都没太听说过这种疾病,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因为许多人都不认为产后抑郁是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所以没有给予它特别的关注和重视。如今,随着这一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我们也更清楚做妈妈既可能会帮助女性自我成长,也可能会激发隐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悲剧。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来自社会、家庭、自身的压力,会产生许多有关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困惑,自己幼年时的创伤体验也有可能全部被激发出来。有些体验可能会转化成好的育儿经验,有些体验可能会带给我们无比糟糕的感受。所以,太多的妈妈在育儿之路上充满焦虑,许多时候,这种焦虑已经超越正常焦虑情绪的范围。
因此,如何从一名焦虑妈妈转型为好妈妈,成了我研究的课题。
孩子在父母的陪伴和保护下慢慢地成长起来,我们要尊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愿望。然而,有些妈妈会按照自己的想象塑造孩子。
比如,有些妈妈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因为孩子听话对妈妈来说是最好的,可以满足妈妈的掌控感。这些妈妈为什么需要获得这样的掌控感呢?因为这种可控制的感觉可以帮助她们抵消焦虑感、不安感。孩子听话,可以帮助她们应对世界不可控的担心和害怕。因此我常说,有时候妈妈是需要孩子的照顾的。然而,这样的妈妈显然不是好妈妈,她们在用生命影响生命。
生下孩子,女性就成了妈妈,但若想成为好妈妈,还需要妈妈们不断地觉察自己、不断地学习。
在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中,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都是不同的,妈妈能做什么、妈妈的功能是什么也是在变化的。想做好妈妈,就一定要学习,就要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有所了解,要能够客观地审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模式。我们要承认自己在心中对孩子的期望,也要鼓起勇气面对我们心中被隐藏或否认的情绪、情感。
爱的前提是真诚,如若不然,爱就是忽悠人的。真诚的爱会通过我们的内心、身体、态度传达出去,自然地流露。
我认为,爱是一种能力,能够感受到爱的孩子情绪稳定,对世界充满好奇,敢于探索,懂得分享自己的感受,有成为自己的意愿,并能在人际关系中良好地互动,与他人合作共赢。
如果某个孩子在这几个方面都非常棒,那就说明他的妈妈和他的关系是良好的、健康的,他的妈妈是好妈妈。
孩子就是妈妈的一面镜子,你的孩子会照出什么样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