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内核修炼指南:如何拥有健康的自尊和他尊
- 刘翔平
- 1741字
- 2025-02-10 16:17:42
自尊是一种特殊的自我评价
伴随着我们观察自己的过程,我们会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产生某种评价和观点,这叫作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人们如何评价和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自己的身材外貌如何、自己是否富有、智力是高还是低、是否可爱、是否有社会地位等。自尊与自我评价有关,是一种特殊的自我评价。
首先,自尊是带着情感的自我评价,又叫自我感受。自我评价可以分为理智的(或者冷认知的)和情感的(或者热认知的)评价。理智的评价侧重的是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结果做出的客观评价和判断,自我评价相对客观与中性,如认为自己是一个体形偏胖的人,是一个黄头发的人,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自己今天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自己吃了一个好吃的东西。这种评价不带有太多的情绪色彩,只是如实地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涉及是否喜欢与接纳自己的感受。
自尊则主要是指带着情感的自我评价,在评价中包含着喜欢还是讨厌自己的情感感受。有时,某一个对自己长相评价很高的人,可能在认为自己好看的同时,仍然讨厌自己。一个智力测验得分很高的人,非常了解自己的才能,可就是莫名的感觉自己不好,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而一个将自己评价为缺少能力的人可能仍然喜欢自己,他热爱谦虚的自己。我们把这种带着喜好或厌恶态度的自我评价叫作自尊。我们不仅与自己相遇,而且带着深深的情感与自己相遇。自尊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整体上、情感上的感觉。
感觉表示直观、感情的意思,其反面是理智。当我们说对某一事物感觉不好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指我们不喜欢这个事物。它构成了与理智(或冷认知)的不同。我们可以认为某一个人优点不少,但我们也可以直觉上就是不喜欢这个人。一件事情很重要,但我们就是没有做这件事情的意愿,也可以说,我们是对做这件事情没有感觉。
如果我们用带着情感的认知来表示我们对于某人或某事的看法,那么它就与感觉一词的意思非常相似了,当我们对于某人或某事抱有积极的看法、积极的态度和认知、积极的评价时,我们就等于说,我们对某人或某事非常有感觉。
同样,我们对自己也会产生带着好恶的评价,一个人在看待自己的时候不可能是无动于衷的,一定是带着态度和情感的,伴随着喜欢与不喜欢的情绪。这种打着深深情感烙印的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感觉,它被叫作自尊,也可以称为人们感觉自己的特定方式。自尊体现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偏爱的态度,也有人称之为自恋的程度,或自我关爱的程度。
自尊还可以指对自己肯定与否定的看法,即认为自己是否有价值,我们也把自尊当作是一个人的自我肯定和自信的程度的衡量标尺。
其次,自尊是一个人的整体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分为具体的或抽象的,局部的和整体的。自我对具体领域的某一件事情的评价,与发生在环境中的好坏事件有关,比如“今天考试成绩真糟糕”“我受到了大家的嘲讽”“我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或者相反,“我考试超常发挥”“我运动场上表现出色”等。但是,这种具体事情上的自我评价并不涉及整体的自我。一个因为今天下午在运动场上表现出色而进行积极自我评价的自卑的人,很可能回家后,面对苛刻的父母,又回到自卑的常态情绪中。而一个上午考试发挥失常的自信的人,虽然对自己的评价暂时变低,但是中午过后,他又像往常一样,开始喜欢自己,与同学们开心地打闹,或与父母电话沟通考试情况,求得他们的理解。总体上,高自尊的人受具体失败事件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一个低自尊的人失败后会在整体自我上产生特别糟糕的感觉。
最后,自尊是从最重要的自我价值的角度来评价和看待自己,而不是以具体行为结果的标准来衡量表现。两者的角度不同,有时会产生冲突。比如,一个认为自己有外表吸引力并受欢迎的人可能会很自卑,他虽然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具有外表吸引力并相信外表给自己加分,但他并不真的为此自豪。因为在他看来,外表吸引力并不重要,取得出色的或超人的成就更加重要。但在这个让他更加看重的成就方面,他的表现是差的。另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人,却对自己充满热爱和价值感,因为他根本不看重学习成绩,而是更加重视人际关系。他觉得有好人缘、受大家的喜欢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拥有好的人际关系就会感觉良好,考试再差也不会产生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自尊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整体的、以自己价值观来衡量自己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