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枯井不承露水禅

第一章山门叩问

暮鼓荡开第九重云时,青年跌进伽蓝殿的阴影里。金身菩萨低垂的眉眼凝着烛泪,他袖中滑落的丝绦正巧落在蒲团莲纹上——那是用南诏冰蚕丝编的同心结,此刻却像条僵死的白蛇。

扫阶的老禅师停住竹帚,阶前银杏叶在暮光里旋成十八道金圈。“施主踏碎了七片落叶。“苍老声音惊起檐角铜铃,“每片叶脉里都写着因果。“

青年跪坐在褪色的卍字纹地砖上,腕间佛珠突然崩散,檀木珠子滚过三世佛的莲花座。“弟子在俗世情海里溺了三年,“他拾起一颗珠子,指腹摩挲着“观自在“的刻痕,“分明将般若经抄了百遍,却渡不过那人眼波里的阿鼻地狱。“

第二章枯井观天

老禅师引他到庭中古井旁。井栏生着墨绿的苔衣,石缝里探出几茎鹅肠草。老人解下腰间葫芦,琥珀色茶汤倾入井口,井底传来空阔的回响,似有万千风铃在幽冥深处摇晃。

“四十年前,行脚僧在此井照见文殊狮影。“禅师指尖掠过冰凉的井绳,“如今连檐角麻雀都不肯来饮水。“

青年探头望去,井水映着破碎的晚霞,忽然有锦鲤跃出幻象。“定是泉脉枯竭?“

“是观者心上落灰。“老禅师抖落袖中银杏,枯叶打着旋儿沉入井底,“二十八个春秋,香客们往井中投了三千六百枚铜钱许愿,却无人打捞去年沉底的腐叶。“

第三章松塔参禅

山风送来远处樵歌,青年攥着褪色丝绦的手微微发抖:“她曾说这结子能系住三生...“

老禅师忽然掰开石凳旁的松塔,鳞片般的果壳簌簌坠落,露出空荡的果室。“去年老衲留了最饱满的松塔供佛,今春却发现早被松鼠掏空了。“苍老的手指拈起半粒残籽,“有些誓约如未熟松子,强留在塔中反而霉烂。“

青年怔怔望着松塔内部螺旋生长的纹路:“可弟子分明记得...“

“记得上元夜同放莲灯?“禅师从袖中取出半截焦黑的灯骨,“就像这灯芯,以为燃得炽烈便是永恒,却不知河灯本该顺流而灭。“

第四章铜铃惊梦

暮色漫过韦陀像的金甲时,檐角铜铃忽然急响。青年仰头望着铃舌上斑驳的梵文:“这铃音...像极了她腕间银镯相撞的声响。“

“三十年前,有位女施主在此系了九串铜铃。“老禅师解开腕间褪色红绳,绳上玛瑙早已蒙尘,“她说每串铃铛都是未说完的话。去年老衲在金陵胭脂铺,见她教女儿辨认苏合香。“

青年瞳孔猛地收缩:“师父是说...“

“老衲是说,你此刻听见的铃语,许是山风想说的体己话。“禅师忽然指向殿前香炉,三柱线香正化作蜿蜒青烟,“你看这烟执着于香柱,却不知天地早备好了无量的虚空。“

第五章木樨证道

夜雨忽至,敲打得竹林沙沙作响。青年跟着老禅师穿过滴水的游廊,忽被浓香摄住魂魄——雷击过的老桂树在雨中怒放,金粟般的花粒落满青砖。

“这树...“青年喉结滚动,“像极了她别在鬓角的木樨...“

“所以施主三年来避走所有栽桂的街巷?“禅师拾起落花放入他掌心,“却不知残缺处最易生香。去岁雷火焚去枯枝,今朝新芽反比旧枝多开七重花。“

雨幕中忽然传来雏鸟啁啾,青年循声望去,见断枝处有新筑的雀巢。禅师将竹帚递给他:“该扫扫金粟了,莫让昨日花埋了今日径。“

第六章天心月圆

子夜雨歇,青年独立庭中。井水竟映出满月,他急唤禅师来看。老僧提着琉璃灯走来,灯影里井壁青苔都成了碧玉。

“痴儿,且看仔细。“禅师将灯沉入井中,琉璃光影惊散月轮,“你追的是水中幻月,却不见...“他忽然扬手指天,“真月正在中霄。“

青年浑身剧震,手中丝绦随风飘入井口。老禅师从井中打起半瓢水:“饮了这盏无根水,明日该扫山门了。“

晨钟撞破曙色时,青年发现昨夜丝绦竟缠在竹帚上。银杏叶落满石阶,他忽然听见山门外有稚童在唱:“木樨落,松子黄,井底明月照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