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比8,这是马龙上场时两队的比分。
将近8分钟的比赛时间,两支球队的得分都没有上双。
作为NBA球迷,无疑会觉得比赛节奏太慢,比赛内容略显无聊。
可实际上,这对高中联赛而言,反而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高中球员个人能力不如专业球员。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进攻时间比较长,进攻回合数相对较少。
实际上,美国高中篮球联合会(NFHS)对进攻时限没有强制规定,每个州都可以自行决定到底使用多长的进攻时限。
绝大多数州的进攻时限为1分钟,只有少部分向NCAA靠拢,进攻时限为45秒,35秒,30秒。
加州高校基本按CIF的比赛规则来,进攻时限是35秒。
这也就意味着,球员上场后会按照教练的要求,不停的跑战术。
直至获得空位机会再完成出手,亦或是进攻时间快耗完35秒仓促出手。
像NBA那种富有英雄主义的巨星球,在高中联赛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所以,马龙上场后,也跟其他队友一样,按部就班的跑战术。
只要球没传到他手里,就跟着大家一起来回跑、折返跑,防守、卡位、抢篮板。
也是手里没球,马龙显得平平无奇,没有多少存在感。
而作为替补球员,上场后大多也是如此。
就像一台机器,更换了一颗新螺丝。
磨合没问题就继续用,如果不合适就换了它。
可是,马龙的目标是成为球队不可或缺的核心!
而且,按照“马龙之肘”的升级要求,肘击球员时马龙必须是持球状态。
懂的都懂,球场上不带球就是打架,带球才是打球……
如今马龙想要以打球的方式完成任务,并且成为场上最靓的仔。
那么如何得到球,就是目前马龙急需解决的问题。
“害怕了吗?你个软蛋!”
“为什么不敢投,你在畏惧我?”
“你的脑子挪到了屁股上?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选择在刚才那个时间点出手。”
“你跑步的姿势像个小女孩。”
“你午饭吃的是什么?咖喱还是面条?这些食物都符合你现在的状态。”
马龙突然开启了喷子模式,对面谁拿球,谁就会挨喷。
高中篮球本来就会因为高中生情绪不稳定,再加上投篮命中率低,导致球场上更容易冒出火药味。
如今在马龙率先发难的影响下,他们也很快用“黄皮猴子”、“黄皮猪”、“快回家做数学题”回喷。
马龙闻此非但没有不高兴,反倒心中暗喜。
在马龙的诱导下,很快就有人向马龙持球发起进攻。
马龙现在130多斤,但身高已经来到1米81,所以看上去依旧很瘦。
而对方仅仅靠着目测,觉得马龙体重不足,没什么身体对抗,认为很好打,于是正好就落入马龙的算计。
“怎么回事?居然顶不开?”
对方的强突被马龙用身板顶住,马龙也不伸手,继续紧贴他,跟着他往篮下去。
在篮下,马龙是有队友协防的。
对方也清楚这一点,于是只能急停晃一下,可是马龙不为所动,并没有起跳,而是继续紧贴他的身体。
对方见此,只能往侧翼和底角瞄一眼,准备起跳横传球,把球传给外线的队友。
马龙就等对方分神的这一刻,趁对方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球上,立刻伸手一把拍向对方手中的篮球。
啪——
乒——
篮球先是被拍飞,紧接着落到地上,转眼间又弹到了空中。
此时,马龙已经越过刚才防守的人,迅速上前稳住球,然后迅速调整脚步和控球节奏,开始朝前场发起冲锋。
由于这是马龙第一次在正式比赛发动进攻,马龙又清楚高中联赛的裁判比NBA裁判还要专业,为了避免出现走步违例的情况,控球一般的马龙只能稍微降点速。
而这对于马龙完成“马龙之肘”技能升级要求,也是有利的。
篮下要是没人拦着,马龙直接转换进攻上篮得分,那么请问又该去肘谁?
话说,高中生的回防积极性还真不错。
看得出来他们是真的很热爱比赛,很珍惜每一次上场的机会。
明明马龙一马当先,率先运球过半场,可等到马龙运球到罚球线附近,防守方已经有两人追到篮下。
好在,马龙已经把球运到罚球线,到了自己舒服的进攻范围。
在不用担心运球运丢的情况下,马龙直接合球,然后大步流星冲向篮筐。
一步,两步!
对方数着步数,卡在马龙身前,试图封盖。
这种时候,马龙也没有选择多走一步,避其锋芒。
而是直接迎难而上,双手抱球,双肘抬高,直接跟对方进行身体对抗,高举高打。
Duang——
顶着两人上篮,以如今马龙这身肌肉和体重,也确实有点困难。
好在马龙已经完成了肘击,在之前的空中对抗中,占据了一定优势。
等篮板球从天上掉落下来,身边没人干扰、没人卡位的马龙率先完成二次起跳。
直至马龙摘下篮板,往篮下跨了一步,进而打板上篮,篮下这两人才从马龙的肘击中缓过来,紧接着飞扑上前尝试封盖,但这一次未能得逞。
只见篮球打板后顺利滚入篮筐中,一旁的裁判也举起了得分手势,示意得分有效。
9比10,马龙上场打了差不多有2分钟,期间两队一直在打铁,直至现在才终于完成了一次运动战得分。
而马龙也借助这次一打二的转换进攻,帮助球队反超比分。
一次快攻,两次出手,两分一篮板一抢断进账。
这就是马龙这具身体自带的能力,同时也是球商和比赛经验的体现。
没篮子就先不参与战术进攻回合,篮下人太多持球突破施展不开就等着打转换进攻,队友不给球就让对手把球送过来。
目前马龙也就快攻猛如虎这一板斧,可对于高中联赛而言,也确实够用了。
越低级的比赛,转换进攻的机会越多。
掌控篮板球就能掌控比赛。
马龙在球场上的价值就在于防守、抢篮板,防守后完成抢断下快攻,或者抢到篮板球打防守转换。
9投5中,10分4篮板3抢断1盖帽。
在本场比赛15分钟的上场时间里,马龙作为替补登场的球员能够打出这样的数据,真可谓是十分亮眼。
要知道,本场比赛最终的比分也无非是46比51。
马龙一个人的得分,就将近占了球队的20%。
不过马龙本人,最在意的是“马龙之肘”的升级进度。
马龙已经很努力了,在这么短的出场时间里,马龙几乎将自己能碰到的对手都肘了个遍。
可是,最终一场比赛下来,也就肘了7个球员。
照这样计算,距离升级“马龙之肘”,貌似还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我需要更多上场时间,需要跟更多球员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