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战后联盟再巩固,徐州规划启新程
- 三国霸业从守卫徐州开始
- 蒙天机
- 1505字
- 2025-02-10 12:19:39
徐州城的庆功宴刚刚结束,陶应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战后的重建与联盟巩固事宜。曹操虽此次大败而逃,但他的实力仍在,陶应深知,下一次的交锋或许很快就会到来,徐州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次日清晨,陶应将刘备、吕布、周瑜等盟军将领邀至将军府议事。府内气氛庄重,众人围坐,皆明白此次会议的重要性。
“此次能击退曹操,全靠诸位齐心,陶某铭记于心。”陶应率先开口,目光依次扫过众人,眼神中满是诚挚与感激。
刘备微微颔首,神色温和:“陶公不必多礼,曹操野心勃勃,妄图吞并天下,我等身为汉室臣子,自当共同抵御。”刘备虽势力不算强大,却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在这场抗曹之战中,也尽显大义。
吕布则大大咧咧地一拍桌子:“哼,曹操那厮,下次再敢来,我定打得他屁滚尿流!不过,陶公,咱可先说好了,之前答应我的地盘……”吕布目光灼灼地盯着陶应,毫不掩饰自己对土地的渴望。
陶应心中暗叹吕布的短视,但面上仍保持着微笑:“奉先放心,只要联盟稳固,徐州与诸位共进退,战后之事,陶某绝无食言。”
周瑜轻抚长须,神色从容:“此次联盟虽胜,但曹操必不会善罢甘休。我江东愿与徐州继续携手,加强军事合作,共同训练水军,以便应对曹操可能从水路发起的进攻。”江东水军天下闻名,周瑜的提议无疑为联盟增添了强大的助力。
众人就此展开了深入讨论,从军事合作到经济交流,从情报共享到人才培养,一一进行规划。最终达成共识,各方将互派使者常驻,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组建联合情报网,深入曹操领地刺探情报;在经济上,开放边境贸易,促进物资流通,增强联盟的经济实力。
会议结束后,刘备先行告辞,准备返回荆州向刘表复命。陶应亲自相送,两人并肩走在徐州城的街道上。
“玄德公,此次多亏你及时援手,徐州百姓才得以保全。”陶应诚恳地说。
刘备谦逊地回应:“陶公治理徐州,深得民心,徐州百姓众志成城,才是取胜的关键。我此次回荆州,定会向景升兄详述徐州之事,加强荆州与徐州的联系。”
望着刘备离去的背影,陶应心中感慨万千。刘备虽寄人篱下,却心怀天下,实乃乱世中的豪杰。
吕布则迫不及待地开始索要徐州之前承诺的土地。陶应无奈之下,只得划出徐州边境的部分土地给他,并派陈群协助吕布处理交接事宜,同时暗中叮嘱陈群,务必确保徐州百姓的利益不受侵害。
“陶公,吕布反复无常,给他土地,恐生后患。”陈群忧心忡忡地提醒道。
陶应神色凝重:“我亦知吕布难测,但此时联盟为重,先稳住他,日后再做打算。你此去,多留意吕布动向,有任何情况,及时回报。”
送走吕布后,陶应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徐州的重建与发展中。他命陈群统计战争损失,制定详细的重建计划;糜竹负责商业恢复,鼓励商人扩大贸易,吸引各地物资流入徐州;徐庶则着手加强徐州的军事建设,选拔优秀将领,扩充军队规模,改进武器装备。
在徐州的农田里,百姓们在官府的组织下,重新播种、耕耘,田野间一片生机勃勃;集市上,店铺重新开张,商人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曾经的繁荣景象逐渐恢复;学府中,陶应亲自挑选优秀学子,为他们讲述战争的经验与教训,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夜晚,陶应登上徐州城墙,望着城内灯火通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但他也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和平,曹操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主公,夜深了,早些休息吧。”徐庶不知何时来到陶应身边,轻声说道。
陶应转头看向徐庶,问道:“元直,你说我们真的能在这乱世中,为百姓谋得一片安宁吗?”
徐庶目光坚定:“主公心怀百姓,又有各方豪杰相助,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开创太平盛世。”
陶应深吸一口气,望着远方:“好,那我们就一起努力,让徐州成为乱世中的乐土,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
此时,微风轻拂,带来百姓们的欢声笑语。陶应相信,只要坚守信念,徐州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